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如果照着程轩这么干,就相当于动摇了大明的根本。

然而,程轩深知他不是在撼动根基,而是在加固它们。

但他并不急,需要时间等待。

因为在南京,他已经着手尝试自己的方案了。

只是成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一旦南京试点取得了成功,将对整个大明带来巨大冲击。

对于郑和的质疑,程轩倒是没太在意。

他的思路,在这个时代的大明人眼里恐怕没人能够理解。

可以想想日后德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当初德军将领莫奇抓到法国皇室的时候就说:

“普鲁士的胜局早就从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强大的根源在于重视教育。

甚至把教育跟服役都列为公民义务。

尽管目前大明看上去很强盛,但大多数民众却非常蒙昧。

几乎九成的人都不识字。

国家纵使有再好的武器,如钢甲战船或者飞艇,又有多少人会用?不开民智的话,即使统一了世界又怎样?

百姓们无知,容易受骗。

没有基本文化的老百姓,连国家的概念都不清不楚。

因此,在程轩看来,缺少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支持,帝国强也好、弱也罢,分裂是迟早的事。

西方各国的思想日益朝着科学的方向迈进时,难道大明就要固步自封地停留在缅怀祖先的时代里?

多数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对于他们而言,长城与大海只是个名字,至于地球形状更是无从知晓。

爱国对他们来讲可能就是喊口号而已。

他们甚至不清楚现在的皇帝是谁,也不知道现在用的是哪个年号。

大明要想变得强大,想一直在世界顶峰站稳脚跟,想成为经久不衰的大国,怎么能让大家没有知识呢?

怎么能不让大家学习读书识字,了解事情的原委呢?

如果不好好普及爱国的思想,那怎么行呢?因此在程轩的心中,广泛推行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只有让大家都有了基本的文化基础,人们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只有真正让人们明白了爱国的重要性,国家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

这样一来,这样的大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如 现在程轩只是在慢慢地安排,一步步来,把南京作为起点,打好基础,等着以后的机会。

想到这儿,程轩笑了笑。

“也许吧!”

程轩含糊地说了一句。

郑和摇了摇头,也没再多说。

热气球升空了,从天津到北京,时间不算长,大概两个多小时就飞到了京城上空。

郑和从空中俯瞰整个京城,感慨道:

“终于回来了。”

当热气球降落在皇家练武场时,程轩笑着说:

“三保公公,我就不陪你们了,我先回家看老婆去。

见到老爷子的时候,帮我告诉他一声,我已经回来啦。”

郑和点点头:

“去吧,我知道了。”

程轩不再犹豫,直接转身走了。

郑和看了看程轩的背影,微笑着摇摇头,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带着一群外国使节去皇城的驿站安顿下来。

程轩一路回越王府。

说实话,二十天没见孙若薇,他还真挺想念她的,尤其是她现在怀孕了,让他更加挂念。

刚走到越王府门口,准备迈进去,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鹰叫。

程轩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金鹰从天而降,向他扑来,最后稳稳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程轩取下鹰腿上的信纸,展开看了一眼。

看完之后,他整个人愣住了。

信纸上只写了几个字:

“郑虎遇难,郑龙有险!”

这消息把程轩震得目瞪口呆。

他呆呆地看着手里的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郑虎死了”这几个字好像大钟一样在他脑袋里回响。

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郑虎的身影。

郑虎七岁的时候,就和他的哥哥郑龙被张氏安排到只有三岁的程轩身边。

这三个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说,郑龙和郑虎陪伴程轩的时间,比他的亲生父母还要多。

他从未将两人当作护卫,而是把他们视为真正的兄弟和亲人。

有时候,当郑虎和郑龙不在身边时,程轩会感到很不习惯。

正因为如此,程轩才会让两人带领龙骑军去建立功业。

他知道不能让两个兄弟一辈子只是做自己的贴身护卫,必须为他们的未来打算。

然而,程轩怎么也没想到,郑虎竟然去世了。

不仅郑虎死了,郑龙也面临着极大的危险。

这让程轩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他的家人就这样走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他的心里一片混乱,甚至有些恍惚。

这是程轩第一次失去一个他关心的家人。

他的眼眶变得通红,内心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悲伤。

同时,一股强烈的怒火也在心中升起。

好一会儿,程轩才缓过神来。

他抬头看向西边,眼里闪过一丝杀意,连肩头的老鹰都感到不安。

本想走进王府的程轩停住了脚步,转而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皇宫,御书房。

“什么?你要做什么?出征?”朱棣惊讶地看着程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郑和在一旁也同样吃惊:“殿下,发生什么事了?”

就在前不久,程轩还好好的说要留在府里陪妻子,没过多久就跑到皇宫来说要西征,郑和怀疑他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程轩没有解释太多,直接对朱棣说道:“您老人家就说同意不同意吧!我知道现在朝廷没什么钱,但是只要您同意,所有的粮草军饷我越王府来负责,包括战场上受伤或者牺牲者的抚恤,只要您同意我去西征。”

朱棣皱起了眉头,问程轩:“西征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告诉我原因,我怎么同意?即便我能答应,你觉得大臣们会同意吗?你爹呢?至少得让我知道是什么事情让你决定西征。”

程轩看了看眼前的两位老人,递给他们一封信,说:“铁木耳那边情况危急,我的好兄弟郑虎战死,郑龙也非常危险,五万龙骑军也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