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 第274章 就当不孝子死了4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玉溪看公告栏自然不会看那些报酬低的,报酬高的那部分她也会挑拣一下。总要能引起她的兴趣才行啊。

因为好奇,她先看了公告栏里公司艺人的收歌任务,果然,和她合作过的艺人都有在上面发布任务,只是提供的报酬不同而已。

跳过这些歌手,刘玉溪开始专门听那些,没合作过的艺人的歌曲小样,若是哪个声音能勾起她的某些记忆,那么合作不就达成了么!

听了很久,刘玉溪都没有发现她感兴趣的声音,现实就是这样,不可能想啥有啥,记下自己听到哪了,剩下的明天再听。

她又把目光放到了那些要求高的甲方任务上,大多数需求都是影视配乐,剧组有钱,时间又不是很赶,为了尽善尽美,肯定是要委托大公司来完成任务的。

这个世界的影视剧怎么说呢,就和刘玉溪某个世界的二十世纪初差不多,刚刚从小成本电影迈入大制作,但还在摸索阶段。

这时候的导演和演员职业操守还是比较高的,对电影的配乐要求也高,钱花了,作品自然要达到要求。

有的导演,片子都剪好了,结果配乐没有合适的,那是宁愿延期上映,也要等到满意的歌曲。

再过几年,估计这种情况就会很少了。

看着公告栏里各个影视剧的配乐要求,嗯?一部描写梨园世家在抗战时期,舍身取义的电影,引起了刘玉溪的注意。

这不就是《赤伶》这首歌的故事背景么?看了看日期,这个任务才发布一个星期,电影也还没有开拍。

为什么这么早就放在公告栏里呢?因为导演要求了,歌曲不仅要和戏曲有关,还一定要有爱国情怀。

他也知道这个要求有点严苛,所以价格给的很高,整整300万,别觉得少,他也只是要歌曲的使用权。

要知道,刘玉溪最开始给影视剧写的那些歌,一首才十万到十五万,而且他给出的时间也很宽裕。

因为电影剧情的需要,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可是要经过三个月的戏曲培训的,再加上电影拍摄的时间,后期剪辑配乐的时间,略微算算就是小一年了。

看导演的态度,估计要是到时候还是没有合适的歌曲,他还会等。

而且他虽说现在把歌曲交给了四海娱乐公司,可不代表他就不能从其他娱乐公司收歌了,如果时间临近,四海娱乐还是没有合适的歌,他肯定要广撒网的。

可惜,她有歌却没有合适的人唱,不是说公司女艺人就唱不了,而是她本来是准备把所有的戏腔歌曲都交给一个人唱的。

这要是把其中一些歌提前给公司女艺人唱了,回头歌就少了,反正时间也不急,再等等吧,等综艺拍完,如果有合适的人最好,真没有,再找公司女艺人来唱也不迟。

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刘玉溪又开始浏览起其他的任务,看了一会,实在没有感兴趣的,她也就放弃了,没有就没有吧,一切等综艺节目拍完再说。

整个三月份,除了给张茜茜、赵磊录歌,刘玉溪就在小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打发时间。

她也喜欢打麻将,虽然小区里的居民家庭条件都不错,可她们这些老太太也就是打5块的小麻将,“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嘛!

别看打的不大,有时候一些老太太输急了眼,也是会说些难听话的,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多数老太太还是很抠的。

人都说“赌品见人品!”,毕竟每个人的品行不一样。通过半个多月的了解,刘玉溪后面也就只跟一些品行不错的人组局。

输钱发脾气不怕,可大家年龄都那么大了,再把人气到哪,这可就不好说了。还是和情绪稳定的人相处省心点。

其中就有她第一天观战的那几人,通过这半个多月的相处,她也知道了那四位的一些情况。

满头雪白头发那位叫王淑芬,和她们在一起,那性格就和面团似的,其他人怎么吐槽她,她也不生气。

可一回家就不行了,可能是因为她爱人早逝的原因,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在那个年代生活可是不容易。

她自己要上班,两边老人又给不了太多帮助,她对儿子的管教就稍微严厉了些,而她儿子因为是单亲家庭,也比较懂事,平时都很听话。

至于她家怎么在这个小区买房的,只能说母子俩赶上了好时候,她家原来住的是三环内一座沿街的一进四合院,房子加上院子有个150平左右。

2000年的时候赶上拆迁,按当时的拆迁补偿,家里在四环外分了三套90多平的楼梯房和200多万的拆迁款。

那时候她上班儿子上学都在三环里,分的房子离的实在远了点,手里有钱,她当时是准备再在三环附近买一套房子的。

又因为娘俩住了独门独院,毕竟孤儿寡母的,实在是不想处理复杂的邻里关系,赶巧附近不在拆迁范围内的一户人家,因为做生意资金链断了,准备售卖家里的自建房。

虽然房东也怕这房子以后会拆迁,可没办法,如果生意败了,家里可是要背上一大笔债务的,到时候房子还是保不住。

所以双方还是以高于市场价30%交易了房屋,王淑芬也有些小市民的精明,反正房子是肯定要买的,找合适的房子又需要时间,而且万一这房子以后拆迁了呢,毕竟这房子也是在三环里,离她家又不远。

可巧,房子只住了两年,这一片也拆迁了,这家的房子可是二层小楼,每层四间房,还有个小两百平的院子。

这一拆,分的房子就更多了,直接在四环外又分了五套,还有500万的拆迁款。

王淑芬尝到了甜头,就用拆迁款就近又买了四套房,毕竟光分的那些房子的租金就够她们娘俩用了。

这次可没有独门独院的了,买的都是三环外商品房,虽说后来再没遇到拆迁的事了,可那房价是翻了翻的往上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