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几根漂亮的毛
涂晶晶抱住了涂志明的大腿,“爸爸做毽子,不理妈妈!”
“行,先做毽子,剩下的鸡毛再给妈妈做鸡毛掸子!”涂志明嘿嘿的笑。
没有鸡毛掸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必须帮宝贝闺女准备上。
涂晶晶不知他在笑什么,总觉得有些不怀好意。
找来了几个铁做的酒瓶盖子,用锤子砸扁,中间用洋钉打上眼儿。
从野鸡的尾巴上拔下来几根漂亮的毛,镶嵌在圆孔里。
接着包上一块圆圆的布片,用铁丝系紧。
毽子做好了,涂志明用手掂量了一下,开始了试踢。
他一边踢,一边念诵道:“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
这是踢毽子的口诀,也是踢毽子的花样。
其实踢毽子只要掌握了技巧并不难。
许多人踢不了几个,只是因为出脚快慢轻重没掌握好而已。
方法就四句话:紧盯托,慢起脚?,毽子过顶,等三秒?。
“紧盯托”指的是要紧紧盯着毽子,确保它在视野范围内。
“慢起脚”则是指在踢毽子时要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当毽子飞过头顶时,心里默数三秒再出脚,这样可以更好地判断毽子的落点和踢出的时机。
涂志明传授给了仨孩子踢毽子的诀窍,然后规定好每人踢三次,依次轮流踢,之后就进了屋。
秀芝从桌上拿起一个信封给了他。
“小陈来了,这是他给你买来的邮票。”
看涂志明打开看,秀芝又道,“刚好王四哥来给他家老爷子拿药,非得管我要一张邮票。
我也却不开情面,只好从里面挑了一张用过的给他。”
“他要邮票干啥?”涂志明问。
“说是要在孩子头顶烧掉,给他家孩子招魂儿。”
涂志明很是无语,这招魂儿的方法还真是五花八门呢,头一次听说头顶上烧邮票,能招魂的呢!
随口问道,“用过的邮票?啥样的?”
“红彤彤的一张,好像有张地图,上面画着几个小人儿。”
涂志明心脏剧烈的跳动了几下,脸上不动声色,和秀芝有闲聊了几句,打声招呼出了门。
心中默念“千万别烧了,千万别烧了”,一路烟尘滚滚的就到了王四家。
王四正坐在院子里编草席,见到涂志明来了立即站起了身,跑到院门口打开了门。
“志明你来了啊?快进屋,快进屋!”
涂志明笑着道,“不进屋了,咱哥俩院子里聊会儿就行。”
王四赶忙进屋拿出了两个凳子,邀请涂志明坐下。
俩人点上烟闲聊!
赵华春抱着孩子出来打招呼。
涂志明看了看,问道,“孩子咋了?怎么还烧上邮票了呢?”
“不知道,就是没精神,整天昏昏沉沉的老想着睡觉。
刚好董大娘过来串门儿,说是在孩子头顶上烧邮票念叨念叨就好使,就想着试试。”
涂志明心说:这老太太得亏是军烈属,还有个当大官的侄子罩着。
换一个敢这么整,早就被挂上牌子站台上挨骂去了。
王四一旁道,“我本想着去公社邮局买的,谁知道去你家拿药,碰巧看见邮递员给你送邮票,就管秀芝要了一张。”
涂志明笑着点头,看似不经意的问道,“邮票烧了没?”
“还没呢,董大娘说得半夜才能烧呢!”
涂志明道,“刚才秀芝和我说了这事儿了,我一听赶忙就过来了。
给孩子招魂儿可是大事儿,哪能用旧邮票糊弄呢?”
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张邮票道,“你把那张旧的给我,我给你拿了一张新的。”
王四和赵华春大为感动,“志明,你就为这事儿特意跑一趟啊!”
涂志明道,“孩子的事儿可不是小事儿!
你把那张旧的邮票给我拿过来,这张新的给你们。”
赵怀春进了屋,不多时拿出那张用过的邮票。
涂志明接过之后瞄了一眼,果然和自己所料想的一样。
邮票之王——全国山河一片红。
不动声色的放进了衣兜,这才把手里的新邮票递了过去。
在王四家坐了一会儿,抽了根烟还吃了一根黄瓜,这才回了家。
临出门,赵华春红着脸问道,“志明哥,我姐姐离婚之后一直在家,这回工厂招工,能不能过来报名?”
“只要是符合招工要求,都能过来报名!”
“她别的都符合,就是年龄……大一岁,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呢?”
涂志明摇头拒绝,“妹子,别怪我不近人情。
规定就是规定,别说差一年了,就是差一个月差一天也不成。
这个口子我不能开,一但开了以后再说话别人就不当回事了。”
回到家之后,涂志明把自己的集邮册翻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把那张红色的邮票放进了集邮册。
秀芝坐到了他的身边。
“哥,我今天是不是惹祸了?”
涂志明疑惑的问,“为啥这么说?”
“你刚才匆匆忙忙出去,就是为了把这张邮票要回来,这张邮票很珍贵对不对?”
涂志明点头道,“这是绝版邮票,的确珍贵!”
秀芝道,“那我这还不算惹祸吗?”
涂志明笑着反问,“那只芦花母鸡下蛋最猛,你也最喜欢。
那我问你,我不小心把那只母鸡踩死了,你会怎么样?”
“踩死了就吃肉呗!”
“那你会怪我吗?”
“当然不会了,鸡怎么能和你比呢?”
涂志明把一张插歪的邮票摆正。
“对啊,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邮票再珍贵怎么能和人比呢?
你可是我心里面最重要的人啊。
别说是一张小小的邮票了,就是你把全世界都毁了,我也不会怪你一句。”
这世上最动人的莫过于情话,涂志明随便来了几句土味情话,立即就让秀芝沦陷了。
秀芝脸上泛起一抹红,紧紧的抱住了他的胳膊,嘴上发出了气泡音,“你就会像哄小孩一样哄我!”
…… ……
清晨三四点钟,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刘晓光和魏三军就来了。
哥仨顶着天边稀疏的残星出发,直奔山里。
山路崎岖,两旁的草丛挂满了露珠,打湿了他们的裤脚。
秋风萧萧,带着浓浓的寒意,三人不自主的裹紧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