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临危受命
翻译已经有点心虚了,“对方是阿拉伯人,不会说的是阿拉伯语吧,我不会啊...”
陈旭安慰道:“没事,你没看咱们这边领导一直跟着吗,肯定有各种翻译一起呢,根本用不到咱们。”
翻译放了心,徐晓暖的心却提了起来。
陈旭和翻译不用工作,那等会要是问自己,自己不会该怎么办?该死的领导,偏偏这个时候去吃饭去了...
怕什么来什么,一大群人真的在宁纺集团这边停了下来。
为首的中东客人扎耶德似乎是对展位旁边的高档面料感兴趣,用手摸了摸,问道:“丝绸?”
一直跟着扎耶德的高级翻译魏永路立马翻译给徐晓暖听,徐晓暖本来紧张的要命,但是这些都是自己熟知的,因此飞快的回答道:“不是,这是棉纺布,只是做的精细,摸起来像蚕丝而已。”
魏永路叽里咕噜的翻译完,扎耶德点点头,然后又问了句什么。
刚刚翻译完的魏永路有点傻眼,自己是重工业那边的翻译,之前准备的资料也都是石油化工方面的,刚刚客人说的专业名词,之间自己好像学习过,但是仅仅看了一遍,现在年纪大了,自己有点记不清意思了啊...
一犹豫,时间就耽搁的有点久,张斌扭头看向了魏永路,心里就有点不悦。
这些小年轻怎么回事,人家也不会问什么多难的问题吧,这就难住了?
魏永路被周围人一看,脸上就冒了汗,心一横,转头找到对方团队里的阿拉伯人翻译,就想问问他刚才的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刚开口,就看到对面人群中出来了一个年轻人,已经开口说话了,而且一开口就是阿拉伯语。
“尊贵的客人您好,您拿在手里的是360根的,旁边这匹布根数更高,是400根的。”
扎耶德眼前一亮,放下手里的布,转而拿起了陈旭指的的另一匹。
再次和陈旭确认,这就是400根的布后,扎耶德转头和后面的团队成员说起了话。
陈旭看向张斌在看自己,赶紧上前把刚才的话解释了一通。
原来魏永路刚刚拿不定主意的那个词,就是经纬密度的意思,纯粹的纺织业专用名词。
陈旭的资料里就有这些,但是都是英文的,但他知道以后中东和中国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搞不好哪天就用的上,因此就花时间全部翻译成了阿拉伯语,没想到现在终于用上了。
张斌点点头,最开始他还以为是宁纺集团的员工,没想到是之前那个能吃的小翻译。
“那一会你来翻。”
张斌直接把工作交给了陈旭。
“好。”陈旭点头答应。
扎耶德和团队成员聊完,转头对陈旭说道:“这匹布能印花吧,一等品率能达到多少?”
陈旭把这话翻译出来,就看到徐晓暖一脸呆滞。
我不知道啊,产品手册上没有这些东西啊,对了,袁涛,他肯定知道...
只是转念一想,袁涛也跟着自己领导吃饭去了,根本不在...
徐晓暖一时说不出话来,又被张斌等人一看,顿时就想哭出来。
但就在徐晓暖想哭的时候,旁边的陈旭又开口了。
“一等品率现在只能达到15%,不过现在还在改进技术,如果技术改进成功,应该可以提升到20%以上...”
陈旭用中文说完,然后又用阿拉伯语翻译了一遍。
扎耶德点点头,非常高兴,转头就问能生产这种布的机器多少钱。
这下徐晓暖不想哭了,这些东西她知道啊。
于是等徐晓暖介绍完,扎耶德吃惊于这么便宜的价格,又再三确认之后,才最终下了订单。
除了订了几百万美元的货之外,还要了四套生产线。
生产线可就贵多了,合同金额一下过了千万,把徐晓暖高兴坏了。
然后就是签合同,这些当然用不到扎耶德了。幸好此时的袁涛等人已经回来了,看到自己公司前面有客人,立马一溜小跑回来工作,徐晓暖这才松了口气。
扎耶德竖着大拇指,向张斌夸赞中国商品物优价廉,张斌朝陈旭示意了一下,让他接着翻译。
陈旭只好脱离展位,跟在张斌后面翻译了起来。
魏永路看到自己工作被陈旭这个小年轻给抢了,心里不舒服,但毕竟是自己技不如人,刚才还差点丢人,因此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陈旭在心里祈祷,在这边转转就得了,可千万别再去其他展区了,那些展区的东西自己可都不熟啊。
幸好现在已经到中午了,转悠完这一片区域,就到了午餐时间,招待外宾自然不可能吃盒饭,于是陈旭跟着一起去吃大餐。
开餐前,张斌借着上厕所的机会,还特意把宁纺集团的人叫过来,仔细的问了他一遍刚才陈旭回答的问题。
他也不清楚刚才陈旭的回答是真的知道,还是瞎蒙的,所以他得先把这个事搞清楚。
技术员袁涛给张斌讲解了一番,最后发现陈旭说的全对,没问题。
张斌这才放了心。
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不喝酒,都是专心吃菜,陈旭也不像之前那么提心吊胆,大胆的开始小口吃了起来。
不过终究是惦记自己的工作,稍微垫吧了一下,肚子不饿了,也就停下不吃了。
一边的张斌看到陈旭的样子,倒是暗暗点了点头。
吃完饭后,送走客人,张斌示意陈旭和自己说几句话。
“宁纺集团的那些专业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多少头,一等品率这些?”
张斌首先问出了自己一直在惦记的问题。
陈旭微微笑了笑,“之前我和宁纺集团的人聊天,中间听到过这些情况,所以就记下了。”
张斌有点意外,他以为陈旭之前接触过这个,没想到是聊天听到的...
“我记得你是英语专业的,怎么阿拉伯语也会?”
陈旭谦虚说道:“之前自学过,略懂。”
“你小子,”张斌一下笑了出来,“你仅仅是个略懂,就把我们40多岁的翻译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