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沙县那场激烈的战斗中,金陵政府的军队铩羽而归,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在金陵城炸开。
总统府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
何兴尧面色阴沉,猛地将手中的文件摔在桌上,怒喝道:“一群饭桶!这么多人马居然败给了小小的救国军,白沙县就这样丢了,党国的颜面何存!”
王煜参谋总长王煜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待何兴尧怒火稍歇,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委座,此次失利实在意外,救国军不仅战术巧妙,还得到飞行编队支援。
不过,咱们不能就此善罢甘休,得尽快想办法挽回局面。”
何兴尧眉头紧皱,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咬牙切齿道:“立刻调集周边部队,重新整编,准备再次进攻白沙县。
这次务必制定详尽周密的计划,绝不能再出差错。”
“委座,目前咱们兵力分散在各地,短时间内难以集结足够力量,而且先前战斗让部队士气受挫,需要时间整顿。”
王煜面露难色。
“哼,这不是借口!十天之内,必须集结好部队。
让政工人员去鼓舞士气,告诉他们,这是为党国尽忠的时候,不容退缩!” 何兴尧语气强硬,不容置疑。
此时,情报部门送来一份加急情报。何兴尧匆匆浏览后,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情报显示,救国军虽在白沙县获胜,但自身伤亡不小,装备消耗也大,且补给线相对薄弱。
“很好,这就是他们的命门。派遣精锐部队,秘密潜入救国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同时,让空军加强对白沙县周边侦察,一旦发现救国军有增援或补给迹象,立刻轰炸。” 何兴尧冷冷下令。
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政治阴谋。
原来,金陵政府内部存在一股亲倭势力,他们企图借这次机会,削弱何兴尧的嫡系部队,以便在政府中获取更大权力。
亲倭派代表人物、财政部长薄翰思,表面上积极配合何兴尧的反攻计划,暗中却与倭军勾结,将金陵政府的军事部署透露给对方。
“倭国军队若能在适当时候给予一定协助,待委员长嫡系部队受损,我们在金陵政府内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加,届时与皇军合作,必能实现‘大东亚共荣’。”
薄翰思在秘密会议上,谄媚地对倭国特务说道。
而倭军方面,也企图借金陵政府之手,削弱反抗力量。
他们答应薄翰思,会在关键时刻给予 “适当帮助”,实则是想坐收渔利,待双方两败俱伤时,再一举吞并。
与此同时,救国军这边也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陈宇深知金陵政府不会轻易罢休,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袭。
“同志们,白沙县的胜利只是暂时的,金陵政府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加强防御工事,补充装备弹药,密切关注敌军动向。” 陈宇在军事会议上神色凝重地说道。
“司令,咱们不怕他们!大不了再拼一场,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谭宏武挥舞着拳头,充满斗志。
林霄也点头赞同:“没错,司令。有了上次经验,这次定能更好应对。”
陈宇看着麾下将士,心中欣慰,但仍保持冷静:“大家士气可嘉,但不能掉以轻心。这次金陵政府定会倾尽全力,我们要制定周全策略。”
经过商讨,救国军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
加强白沙县防御工事,在城外挖掘多条战壕,设置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派出侦察部队,扩大侦察范围,及时掌握敌军动向。
在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下,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悄然拉开帷幕。
金陵政府的疯狂反扑,能否在政治阴谋的裹挟下得逞?救国军又将如何在这重重危机中,识破阴谋,抵御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