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因为沈从之的爷爷奶奶都在沈国成家,还没搬到他家,所以全家年夜饭都聚在了后院。
照例是分了男女两桌,吃饱喝足之后,家族会议开启。
爷爷奶奶,杨家森兄弟俩,以及沈启成的两个孩子,没有参与,原因很简单,因为都没有工作。
作为老大,沈国成先开口,一开口就把明年的基调给定了。
“今年对我们来说是个丰收年,只说辉煌建筑公司,老二,营收上个月已经破二十亿了吧?”
看到沈家成点头,他继续道,“明年我们要乘胜追击,扩大规模,明年可是奥运年,机会多多。”
沈国成越说越激动,“奥运年可是我们国家面向世界的大好机会,同时也是我们辉煌公司面对世界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接轨国际,发展海外业务。”
沈从之听得直咧嘴,看了看老爸和老叔,都是一脸的兴高采烈。
实在不忍心这个时候打断大伯的慷慨激昂,沈从之决定这三兄弟都表态之后,再给他们泼冷水。
沈国成说完,看向沈家成,“老二,你是公司的大老板,你说说明年的计划。”
沈家成赞同道,“大哥说的没错,明年确实是个好机会,我先理一下公司的现状,大家都听一听,有个了解。”
“首先,是县城的房地产,我交给从从大舅二舅了,当时因为周家的原因,大家也知道,县城的房地产,我们不怎么赚钱。”
“尽管不怎么赚钱,两个亿营收还是有的。”
“然后就是大哥川省那边的学校和物流园的建设,今年五个亿左右的营收。”
“而且川省那边的学校,明年就完工了,只剩一个阿坝市,还没开始。”
说到这里,沈家成看向自己儿子问道,“从从,阿坝市准备什么时候动工?”
沈从之道,“大伯那边应该要到三月份完工吧,阿坝市那边五一之前会开始,具体时间,到时候我和大伯说。”
沈家成继续道,“川省那边学校完工之后,会空出大量人手,这个先不提。”
“再说我那边,云电工地,日夜赶工,现在也建设的七七八八了,今年营收八个亿,明年也可以抽调出大部分人手。”
“奶茶厂今年营收五个亿,不包括加盟店、直营店、即冲奶茶厂的建设,还有云上网络的装修也没算进去。”
“今年总营收二十四亿,利润三个亿。”
说完,沈家成看向众人,特别是自己的两个孩子,解释道,“这可不是我赚你们的钱啊,我可是比同行价格低了不少。”
沈从夏笑道,“那是该赚的,何况又给我们省了一笔呢。”
沈家成再次道,“所以我赞同大哥的想法,明年资金足够,人手足够,是时候扩大规模了。”
“老三,你觉得呢?”
沈启成一直在忙奶茶和网吧,天南海北到处跑,论见识,是要比两个哥哥强的。
轮到自己发言,他先斟酌了一下。
“大哥二哥,我也赞同你们的想法,国内房地产发展火热,还有各种大基建,完全可以扩大规模。”
他犹豫了一下又道,“只是,我觉得国内就够我们发展了,不用去国外吧,毕竟人生地不熟的,你们看呢?”
“还有,我这段时间看报纸,看新闻,国外的经济好像不怎么样啊,老美那边有个很大的贷款机构都破产倒闭了。”
“而且我装修奶茶加盟店,很多人也是说国外的经济并不好,他们其中有些人就是从国外回来的。”
“国内市场也足够大了,我们也比较熟悉,我建议在国内发展更好,等发展不动了,可以再去国外看看情况。”
沈启成说完,沈从之很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可以啊老叔。
明年金融危机爆发,首先就是从老美那边起来的,迅速席卷全球,几乎所有公司企业市值大缩水。
那时候,钱在自己兜里才是最稳妥的。
当然只要资金足够,扛过去也是可以的,可是老美那边银行都有破产的啊。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等金融危机爆发后,持续一段时间再开始抄底,谁如果赶在危机爆发前投资什么,基本上凉透了。
沈从之再次打量了一眼老叔,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沈家成听了之后,考虑了一下,也没决定什么,而是道,“明年的发展,我们过完年开会讨论。”
接着就是秦巧玲,她这一年没做什么,两位老人需要照顾。
不过沈国成不在家,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都是她处理的。
所以她说的都是村里的事,大家听的也很认真。
“我在家这一年,村里发展的挺好,我统计了一下,村民回家工作的人数已经三分之一了,你们应该也清楚吧。”
沈家成和沈从夏点点头,村里人员辞职,他们是知晓的。
“今年北地那边的粮食蔬菜水果,分了一多半,卖了一少半,都是县城的人自己过来采摘的,村里的养殖场前两天也分肉了,该卖的也卖了,另外每家每户分了五百块钱。”
“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不用再给村里捐钱了,村里的收入,已经足以自给自足了。”
“包括免费食堂,辅导老师,村里卫生等等,现在村里的账上还有一百多万。”
说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一起鼓掌。
秦巧玲接着道,“现在有几个问题,大家商量一下。”
“第一,村子里虽然给老人和孩子提供免费食堂以及辅导老师,我觉得还不够。”
“现在虽然大家都挣到钱了,但是万一老人生病,很可能一下就掏空家底了。”
“我建议,给全村六十岁以上的人,提供免费医疗,这个只需要村里交个保险,保险报完,剩下的村里报就行了。”
“大家觉得呢?”
这个没什么好议论的,全部同意。
秦巧玲又道,“第二,现在来我们村的外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把各个路口都装上监控,以防万一。”
大家依然同意,这个花不了几个钱,而且也可以对村民的安全有一定保障。
“第三,是第二点的延伸,我们村里应该组建一支巡逻队伍,人数也不用太多,十来个人就够了,用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吵架打架,谁家需要帮忙了之类的。”
这个还是没问题,不过沈从之插嘴道,“十来个人估计有点少,我看最好三十人,三班倒,年龄也不用做什么限制。”
“家长里短的有年龄大的人解决,一些冲突由年轻一点的人阻止。”
提议挺好,大家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