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 第358章 战争天平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章内容皆由游戏内容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起初,面对这些,他虽心有不甘,却还勉强能够忍受。

然而,真正让他无法释怀的,是那三万条鲜活生命的消逝。

他渴望弥补内心的愧疚,为死去的官兵们讨回“公道”。

这份执念在他心底疯狂滋生,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而马卡洛夫的出现,恰似一场“及时雨”。

两人心怀鬼胎,各取所需,很快一拍即合。

于是,谢菲尔德在内心疯狂复仇欲望的驱使下,按照马卡洛夫抛出的计划,精心挑选了米尔顿这个倒霉蛋。

在谢菲尔德眼中,米尔顿不过是一枚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是点燃这场大国纷争火药桶的引信。

很快,米尔顿被安插到马卡洛夫身边,全然不知自己已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马卡洛夫早就从谢菲尔德那里得知米尔顿的真实身份,巧妙利用这一点,成功将一系列罪行嫁祸给米利坚,让米利坚在国际舆论和地缘政治的漩涡中百口莫辩。

回忆完毕。

嬴璟宸对老狼嘱咐道

“密切监视马卡洛夫的一举一动,等时机成熟,就将他铲除。”

“明白!”。

稍作停顿,老狼眉头微蹙,问道:“统帅,咱们何时介入两国之间的战斗?”

嬴璟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紧不慢地说:“等他们拼得两败俱伤时,咱们再出手。在此之前,继续按兵不动,确保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即可。”

“是。”

扎卡伏国际机场恐袭事件过去第五天,米利坚深陷舆论风暴的中心,急于撇清与这起惨案的干系。

谢菲尔德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立刻证明自己麾下的“影子”部队与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没有任何关联。

作为事件策划者之一,谢菲尔德心里清楚,这既是危机,更是挽回权力与地位的契机。

为了在上级面前表现一番,他当即下令“影子”部队追查子弹源头。

凭借专业的侦查手段,“影子”部队顺藤摸瓜,锁定了军火供应商阿莱克斯·罗哈斯。

很快,在重兵围堵之下,罗哈斯被成功抓获。

然而,此刻擒获罗哈斯,已然毫无价值。

早在罗哈斯被捕数小时前,蓄谋已久的北亚罗斯联邦军队,凭借破解的米利坚敌我识别模块,突破了米利坚引以为傲的防空系统。

刹那间,米利坚耗费巨额资金打造的卫星监测系统与雷达预警网络全面瘫痪,如同虚设。

尽管米利坚军方很快察觉到异常,可一切都已来不及。

北亚罗斯联邦的先头部队已经成功登陆米利坚本土,一场腥风血雨,在这片土地上一触即发 。

战争伊始,北亚罗斯联邦军队凭借从御秦集团采购的大量尖端武器,迅速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尽管米利坚依托本土作战,但在装备精良、满怀复仇怒火的北亚罗斯军队面前,一时难以招架。

随着双方激烈交火,相关新闻报道如潮水般涌上互联网,瞬间震惊了全世界。

当各国得知米利坚和北亚罗斯联邦这两个核大国爆发战争时,全球都陷入了紧张氛围。

毕竟,双方储备的核武器数量惊人,足以将人类毁灭数十次。

若战争局限于常规冲突,或许还有转圜余地,一旦升级为核大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即便行星安全理事会拥有先进的核拦截系统,可面对近万枚核弹头的狂轰滥炸,谁也无法保证能够成功拦截。

倘若拦截失败,地球将陷入万劫不复,人类文明或将就此终结。

于是,各国领导人纷纷紧急致电双方,言辞恳切地呼吁保持克制,避免将冲突升级到核层面。

然而,此时的北亚罗斯联邦在米利坚本土已取得压倒性胜利。

弗拉基米尔不仅没有退兵和谈的打算,反而果断增派数支兵团,继续扩大战果。

再看米利坚一方,由于遭受北亚罗斯军队的突然袭击,加上军事装备本就存在差距,在短短三天内,多个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其中就连米国的首府华盛顿也不例外。

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米利坚高层回想起谢菲尔德此前的警告。扎卡伏国际机场恐袭事件发生后,谢菲尔德就曾明确指出,北亚罗斯联邦必定会展开报复。

但当时,米利坚高层盲目自信,对这一警告嗤之以鼻,傲慢地认为北亚罗斯联邦绝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米利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整个国家岌岌可危 。

于是,被打脸的米利坚高层,厚着脸皮再度找到谢菲尔德,将主持战局的重任交予他。

而这正中谢菲尔德下怀,他不动声色地接过指挥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重掌指挥权后,谢菲尔德凭借在西点军校积累的深厚军事理论,以及多场战役中锤炼出的实战经验,迅速调整战略。

他决定效仿曾经与米军打的难舍难分的某个故人,指挥米军开展游击战,利用本土复杂的地形和民众基础,与北亚罗斯军队周旋。

随后,谢菲尔德提出“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策略,打算从御秦集团购置武器装备,借助御秦集团的力量制衡北亚罗斯。

虽说近年来米利坚实力有所衰退,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内经济逐渐回暖,相较于经济不景气的北亚罗斯,米利坚财大气粗,采购规模远超对方。

此外,鉴于御秦集团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米利坚此前就对国内多家无人机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

战争爆发后,这些无人机公司优先向军方供应产品,为米军提供了新的战斗力。

很快,在谢菲尔德一系列战术调整与指挥调度下,原本一溃千里的米军稳住了阵脚,成功抵御住北亚罗斯军队的凌厉攻势。

尽管双方就此陷入了僵持不下的拉锯战,但这无疑为米军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随着米利坚本土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力,缓过劲来的米军开始发挥熟悉地形、补给便捷等本土作战优势。

在城市巷战、山地争夺中,米军逐渐扭转局势,一步步将被北亚罗斯军队占领的土地夺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离本土、深入远洋作战的北亚罗斯军队,随着战线拉长,后勤补给愈发困难。

士兵们长时间高强度作战,身心俱疲,军队战斗力开始出现明显下滑,疲态尽显 。

战争的天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