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共添青史 > 第27章 荀彧(2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州的危险暂时被缓解了,但依然确实感到害怕,于是半是私情,半是感谢,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叫他驻军在小沛,既能帮自己抵挡又算还他一丝恩情。

至于他的上表皇帝同意不同意……

现在谁还管皇帝的意见啊,打下来的就是我的,就算是皇帝任免什么官职也没用。

不过吧,这刘备军事上虽然比陶谦强了点,但却也还差点意思,如此,唐婉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也不管唐婉是不是女子了,陶谦直接征辟,但是出乎意料的被唐婉拒绝了,这让陶谦慌了神,不过唐婉也没走,依然留在了徐州,这让徐州人松了口气。

人还在就好,以后求人办事也好求。

有许多世家出于家族传承的原因,会分出一支前往南方避难,但这些百姓又哪有去避难的能力呢,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去哪里,哪里能收留他们?

像唐婉那样带着百姓走的终究只是少数啊。

唐婉思绪翩飞,想到了那些随自己一路迁徙的颖川百姓,路上怎么可能没有死人呢,他们迁到了冀州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会不被排挤,服兵役怎么会没有伤亡,但和留在后来遭受兵祸打颖川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想到那些嘛……

说来也巧,众所周知,唐婉现在于下邳旅居,在此处,她遇到了从琅琊要前往荆州避难的诸葛一家。

琅邪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糟踏得残破不堪,他们一家感受到了战乱的威胁,诸葛玄被迫带着倒侄儿诸葛亮和请葛均,以及两个侄女,准备去荆州避难。

这北边打的不可开交,但荆州相对平静,又因为地近中原的缘故,很快就聚集了大批来自关西、兖、豫地区爱好古文经学的士人。

刘表虽没有开拓发展疆域的野心,但他却发展生产,大力兴学,模拟太学,建立学校、设置学官,召集诸儒修订五经章句,由此形成了荆州学派。

流亡至此的士人有了用武之地,传道、授业、解惑,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刘表单骑入荆州的事迹在那放着,倚仗天险,守土无忧,因此那里成了各氏族所向往的乐土,去那里避难的名士家族也不是少数。

按理来说诸葛家并不起眼,也不知道唐婉去关注,但天意如此,偏偏他们就遇上了,十二岁的诸葛亮认出了唐婉,唐婉一时兴起和他多聊了两句,许是缘分使然,唐婉非常喜爱他,当场收了徒,现在诸葛亮就在她面前读书。

她还得天天要师父夸呢,居然也有徒弟了,直到现在她也没习惯呢。

不过收都收了,她自然得好好教,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教徒弟,跟张良磨了许久,最后得到了她师父根据教学经验改编的教学顺序,于是再次啃老的唐婉就开始给诸葛亮讲《六韬》了。

诸葛亮倒是与她不同,或许是因为父亲早逝,所以年幼的诸葛亮格外早熟,不同于要张良看着的唐婉,诸葛亮在学习上非常自觉,看起书如痴如醉。

考虑了一下,唐婉便写信借书了。

先四处告知自己收了徒,问问都有没有空来参加,讨点见面礼,然后每个朋友借几本书,忙的就先记上都是谁,过段时间再补上,反正谁也不能错过,但凡当过同窗的,不管关系好坏,总之全通知到位。

人可以不来,但礼必须到。

顺便再让人把自己抄过的书送过来,还试探着问了问慈明叔父能不能把儿子送过来,最后不负众望的得到了拒绝的答案。

好吧,老人年纪大了,喜欢孩子也正常哈,反正她也有徒弟能养了。

于是唐婉全心全意的开启了教徒之路,怕诸葛亮一个人学无聊,还顺便开了个学宫,男女皆可来,除了《六韬》都教。

师门绝学唐婉还是不会往外传滴。

即便如此,也足够让人感叹唐婉有教无类,除了寒门子弟,平民以及世家子弟也常常来听唐婉讲学,每次开课都爆满,过道和屋外都站满了人,常常天还没亮就有人来排队,若不是身为唐婉弟子的诸葛亮必须在场,估计他都见不到他师父人。

这是唐婉所没想过的盛景,本是无心之举,却为她留了一个足以名留青史的盛况,真是天意弄人啊。

看来她在徐州真真是出了名啊。

她曾对刘备说的话突然浮现在脑中,或许,未必不可以是我呢?

曹操太过残暴,刘备过于仁义,其他人或是碌碌无为,或是目光短浅,总之各有缺点,所以为什么不能是她呢?

这样的念头一旦起了,便再也挥之不去,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努力压下思绪,继续为众人讲课。

等晚上,她要和师父好好聊一聊了,或许,她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