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共添青史 > 第12章 李白(1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初的首都便在长安,宗庙社稷陵墓也都在此处,但是李治时期常常出游到洛阳,后来又因关中饥荒,洛阳有运河,关中运输相对困难,又仓促从长安去洛阳。或许是高宗皇帝偏好东都的原因,武则天则继承了对洛阳的偏好,改唐为周时将洛阳改为神都。

武周之后,李显以陆路回到长安之后,直到他被自己韦皇后毒死在神龙殿,就几乎没有离开过,之后,李隆基发动政变杀韦皇后也同样是在长安皇城北的禁苑。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长安就是大唐帝国的第一首都,当然,明瑶也在其中。

明家的根就在长安,后来不过是因着关中饥荒才跟着皇帝去了洛阳,后来迁都的时候,明家就回了长安,明瑶也是在长安出生的,不过是武后上位,忠于李氏大唐的明家才急忙去了洛阳看情况,所以明瑶对长安的爱,就相当于她对大唐的爱。

所以即便是明瑶回来的不情不愿,但回到长安城的那一刻也就心情舒畅了,而李隆基也跑到了城外来接明瑶,见到他的那一刻,明瑶的愤愤不平也便散了个尽。

她自幼时失了父母亲人,便一直在李隆基膝下长大,二人情似父女,如今半年没见,她自然也是想他。

“明瑶见过陛下……”

不过是初初单膝跪地,礼还没行呢,李隆基就小跑上来扶起明瑶,引着她往城门方向走去,顺带还替她牵着马。

“你行什么礼啊,快快进城去。”

“瞧你瘦的啊,怎么还亲自领军了,确定没受伤吧?”

“回去让太医好好看看,万一遇到了什么庸医,没检查出内伤怎么办……”

李隆基一手牵着马,一手拉着明瑶往城里走,嘴上也不停歇的絮絮叨叨,真真是既当爹又当妈,而诸位大臣也是见怪不怪了,如今朝堂上谁还不知道自家陛下和明瑶比和公主还像父女呢。

明家啊,虽一向是单传,但各个有本事啊……

再加上皇恩浩荡,以及太宗陛下的与国同休,估计只要大唐还在,明家就会一直这样超然物外吧。

明瑶也难得的一一回答起李隆基的问题,就是心中浅浅的心疼了一下太医。

她啥事儿没有,但李隆基觉得她受伤了,所以才会瘦,还偏偏要太医诊治,害的太医还要给她编病。

要知道,在军中明瑶没干什么苦力,跟着将士们一起吃饭,将士们吃得多她就吃得多,明瑶可还胖了呢。

明瑶收了收自己的小肚子,心里为太医点了一盏灯。

她打小就调皮,年幼的时候经常让太医给她没病编病,以此逃离上学的折磨,后来被李隆基发现了,也就被他抓去自己教了。

现在,他们又要开始编了。

啧啧啧,真是倒霉死了。

…………

初初回到长安,明瑶自然是要看看这半年明家的账本的。

因着她大包大揽的拿下了边境各郡的开发问题,所以明家的支出是巨大的,但后期又得到了诸小国的国库和全部财产,虽然财产她全部分给了手下将士,但到底还有一些大件儿归了她,除了几件她喜欢的,以及意思意思的取了两件给李隆基,其他全放到了明家的店铺,也都挺值钱的呢。

这么算一算,其实明瑶还真没花多少钱,起码没有预期的多,就连牛马之类的牲口都是别的国家上供,然后直接就地分了出去,这时候正是秋收,粮食和种子也不贵,花销也不算大。

本来明瑶就一直打算出去打几个小国,所以提前准备好了要带百姓回来,一开始就陆续的建房子,雇人盖房子花销倒是有点儿,但后来真抓了不少人,反而不用那么大开销了。

后期明瑶只需要提供木料,那些被俘百姓就会自己盖房子了,等秋天盖好了房子,就正好能过冬,冬天跟着学学汉话,来年春天就去开荒种粮,而且边地百姓和异族本就常常往来,也算熟悉,习俗什么的也不算多大,过两年也就不分什么异族不异族的了。

但总觉得忘了点儿什么……

是什么呢?

看着账本的明瑶陷入了沉思。

她回来也有半个月了,在李隆基那儿已经从心肝儿到了混球儿,刚被痛骂一顿,骂着骂着就开始揭短,说明瑶的诗词狗屁不通,当时明瑶就感觉好像忘了点儿什么,现在一想到之前行军的事儿就又有了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等等!

诗词,出征,李白!!

她把李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