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虎营传奇 > 第1章 辽西抗日英雄刘纯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47 年的战火硝烟弥漫在历史的天空。这一年,十六军、十八军分区、热河军分区犹如三股钢铁洪流,毅然汇入了四野十二兵团四十军的阵营。新的力量融合,让这支队伍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机。

刘平源肩负起军长兼政委的重任,他身姿挺拔,目光坚毅如炬,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看到胜利的曙光。他深知,这是组织赋予的重大使命,手中的指挥权意味着无数战士的生命与战役的胜负。

这新组建的队伍里,与刘清源并肩作战。战士们士气高昂,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队,却怀揣着同样的革命理想,那就是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每日的训练紧张有序,操场上回荡着响亮的口号声。战士们挥汗如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磨砺着自己的技能。他们深知,自己所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了广大受苦人民能迎来自由与和平。在刘清源等将领的带领下,四十军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斩断敌人的防线,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

十五军留在了辽西,鉴于十五军的特殊性,扬司令回国担任十五司令,陈山任政委,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原地,虽然级别没降,但职务变了,这可把十五军新将士乐坏了!

白林中找到了扬司令,他说:“我有一个拜把子兄弟叫刘纯启,外号亮山,是龙城人,十年前被日本人害死,现在家里人生活困难,我想去他家里看一看,现在日本人投降了,不能让那些抗日的英雄寒心,家里应该有最起码心生活保障!

白叔叔向杨司令讲起了刘纯启的抗日事迹!

刘纯启,龙城缸窑岭烧户沟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家。青少年时期,即以放羊、扛火为生。共有兄弟5人,刘纯启居三,因头发稀疏,绰号“亮三”。因不堪官府、豪绅的盘剥,青年时期即投身绿林,劫富济贫,深得穷哥们爱戴。“九·一八”事变后,他立即举起抗日大旗,奋起抗击日寇。

他曾参加由毕占一组织的,以反对贪官周铁铮和汤玉书为宗旨的攻打朝阳的战斗。一九三二年初又成为威震一时的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辽宁省政府迁到锦州。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下旬,日军大举进攻辽西,气焰十分嚣张。东北军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影响下,军队及政府机关先后撤向关内。日本侵略者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三日占领了辽西重镇锦州。占领锦州的日本陆军第二十师团,于1月5日即派出了以古贺传太郎少佐为首的第二十七骑兵联队和以石野中尉为首的步兵小队共一百多人,出兵进攻位于朝阳县边境的锦西县城——江屯。随后又派出由松尾少尉率领的粮秣运输队做后勤支援,进驻了江屯。丧失民族气节的锦西县长张国栋于一月六日献城投敌。

官军败逃,日寇横行,县长投敌,这就更加激起了朝阳、锦西两县人民的极大愤慨。广大民众纷纷主动串联,集结武装,准备抗击日本侵略者。这时,江屯城内共有日军兵力一百四十余人。一月九日上午,古贺派松尾运输队回锦州领取弹药给养,留村上骑兵小队守城,他自己亲率五十多名骑兵和石野步兵小队二十八人去城西,对民众抗日武装进行“扫荡”。这时以刘纯启为首的抗日武装,早已联络好朝阳、锦西两县的张恩远、刘春山、刘振东、李树珍等十几股抗日武装,做好了抗敌的充分准备,并公推刘纯启为总首领。这时有组织的抗日武装已达两千多人,更有无数的爱国民众做后盾。义勇军在江屯城西的上坡子、龙王庙和西园子一带设下了伏兵,严阵以待。

当古贺率领的一股日军走到上坡子屯,石野率领的一股日军进到了龙王庙屯时,立即遭到了民众抗日武装的突然袭击。由于出敌意料之外,日军仓促应战,陷于被动。而我广大抗日军民则越战越勇,许多民众也纷纷前来助战,一时间形成了草木皆兵之势。

石野一股日寇,被张恩远、刘春山等人率领的民众抗日武装,很快就打得死伤狼籍。石野身负重伤,余敌且战且退。古贺一股日军在上坡子遭到我抗日民众的猛烈攻击后,造成伤亡,抵挡不住。古贺仓惶率部夺路后撤,企图龟缩回县城。当撤退到西园子村时,又遭到刘国臣、刘存富率领的民众抗日武装的袭击。刘国臣等十二人占据了村北土坎上的一座旧炮楼,处于居高临下之势,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住古贺一伙的退路。古贺像一头输红了眼的野兽,挥舞着指挥刀率先夺路而逃。刘国臣等人集中目标一齐开火,当即把古贺击中落马。两名日军前来救护,也立刻被击毙。敌机枪队长星野大尉也被击毙。残敌为了夺路逃命,放火焚烧炮楼,引起了炮楼内的火药爆炸。除刘存富等3名抗日战士幸免遇难外,刘国臣等9名抗日战士都壮烈殉国。抗日民众武装在大量杀伤敌人的情况下,主动地撤出了战斗。下午三时,残敌抬着古贺等人的尸体,缩回江屯城内。

这一仗抗日民众武装取得了巨大胜利,除毙敌古贺少佐、星野大尉、石野中尉和野日中尉一名军官外,还击毙日军士兵四十余人,击伤二十余人,并打死和缴获战马三十多匹,缴长短枪数十支和古贺的指挥刀一把。

在古贺大败的同时,奉古贺之命回锦州领取弹药和给养的松尾运输队,也遭到了和古贺同样的下场。松尾运输队三十余人,在去锦州的路上,仅走出离江屯三十余里的钱搭子屯,就遭到了严阵以待的民众抗日武装的突袭。民众武装虽然武器低劣,但士气高昂,甚至没有武装的广大爱国民众也来呐喊助威,把敌人团团围住。日军依仗武器精良,进行了拼死抵抗。战斗从上午十时,一直打到下午1时。城内的守敌,慑于群众的威力,唯恐送死,也不敢冒然出城。一场血战,松尾运输队的三十人遭到了被全歼的下场。抗日军民缴获了机枪l挺、步枪二十支、战刀一把、大车五辆。

两役合计共歼敌一百余人。虽然抗日民众也遭到了数十人的伤亡,但这一仗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大败仗,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抗日战场上特别是辽西和热东浴血抗暴的爱国军民。一时间,这一仗成了中日报刊的头号新闻,中国各报刊纷纷刊登这一胜利消息。而日本报刊则把古贺之流吹捧为具有“大和魂”精神的英雄,日本军部还追认古贺传太郎为中佐,到处大登特登其所谓杀身成仁、以身殉国的事迹和他的照片。但在吹捧中也本能地夹杂着哀鸣,在日本关东军出版的《满洲事变实志》一书中,就这一事件发出哀鸣说:“锦西冬季之风暴,闻之皆血泪也”。并不得不承认这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

他们先后派出独立大队、户波联队和依田旅团的炮兵中队,分别从锦州和兴城出发,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江屯一带大肆“扫荡”。刘纯启领导的抗日武装为避敌锋,保存实力,主动转移了。日军在他们遭受重大伤亡的地方,采取了灭绝人性的报复行动,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仅在西园子一带就屠杀了我同胞40余人,烧毁了民房200余间。在钱搭子屯杀死张广志、刘老臣等数人,烧了民房四十余间。

刘纯启聚众抗日,击毙古贺的事迹很快传开。为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整编东北抗日义勇军时,把刘纯启的队伍编为东北抗日救国军第三十四路军(一说为三十六路军),任命刘纯启为司令。朱霁青的抗日总监部也把这支部队编入了国民救国军的序列,任命刘纯启为第九师师长。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六日,刘纯启率部与孙雨田领导的三十三路军在新台门会师,祭旗誓师后,共同攻打兴城守敌,并先后参加了朱霁清和宋九龄指挥的两打义县和一打锦州的战斗。在打锦州战斗中,义勇军的浑九沟支队何占林部在“二郎洞”被敌军包围。刘纯启率部营救,一场激战,打退日军,使何占林部安全脱险。撤退途中,刘部在钱搭子屯又与日军遭遇。刘纯启沉着地指挥战斗,除跑掉一人外,歼敌三十余人,缴获敌人汽车1辆和武器弹药若干。

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九日攻打义县失败后,在敌人的收买利诱下,一部分不坚定分子投降了日寇,充当了汉奸。杜清和、曹荣轩等人成了日寇的鹰犬。由于日寇对刘纯启及其领导的队伍恨之入骨,他们便把刘纯启的队伍做为主要攻击目标。他们利用汉奸队伍,除从外部对刘纯启的抗日队伍进行攻打外,还从内部进行破坏,并多次以高官厚禄对刘纯启劝降。但敌人的种种伎俩都动摇不了刘纯启抗日到底的决心。

一九三三年日军占领热河后,刘纯启仍率部坚持了敌后抗战,后终因寡不敌众,队伍被打散了。但许多爱国志士不甘于当亡国奴,仍坚持小股抗日游击活动。

刘纯启因长期转战在野外,积劳成疾。虽然日寇和汉奸到处搜捕他,但在广大群众的掩护下,他免遭毒手。后终因医疗条件差,一九三年秋病逝在朝阳县根德乡曹杖子村。群众偷偷地把他的尸骨埋葬在他的家乡烧户沟的北山上。

亮三同时也是孙王林司令心把兄弟!

他死后,留下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很清苦,以前我和孙司令经常去接济他们,所以我想代表政府去看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