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 第279章 普通话的“蠓”,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普通话的“蠓”,地道四川方言如何表达的?

一些昆虫,四川方言的表达也与普通话不同。

比如说起普通话的“蠓”,估计大多数四川人不晓得是啥。但如果说“墨蚊子”、“蠛蠛蚊”或“毛毛蚊”(音māo māo wén),估计大多数川渝人都晓得说的啥了。

蠓[měng]是蚊子“近亲”,“蚊”是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昆虫,“蠓”则是昆虫纲双翅目蠓科昆虫。蠓在全世界有4000 多种,中国约有吸血蠓320 种。

蠓的体长仅1-4mm,比芝麻粒还小,呈褐色或黑色,也被叫做小黑虫、小黑蚊。

我国的蠓,北方出现在5~8月;南方出现在4~10月。别看它很小,咬起人来却很凶,蠓一般是“团队作战”,喜欢在野外成群结队地飞舞。

“蠓”具有“隐形”能力,贴在身上看起来就是一个小黑点,及时发现一拍它,就成了一个小血点。

我国常见吸血蠓虫有三类:库蠓、细蠓和蠛蠓。

据“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的《百度百科》词条“蠓”:“蠓”别名小咬、墨蚊、蟆子等。

下文介绍四川方言中“蠓”的别称:“墨蚊子”、“蠛蠛蚊”或“毛毛蚊”等。

一、蠓的别称“墨蚊子”

在四川的部分地区,如南充、绵阳盐亭县等地,蠓称“墨蚊子”,为“墨蚊”加词缀“子”构成。“墨”为古入声字,盐亭等地保留古汉语入声发音,故“墨蚊子”音“mo5蚊子”,当地“墨”与“木”同音。

有位外省嫁到四川盐亭的段女士,留言问到这个问题,此处一并作答。她用同音字“木纹纸”代替了“墨蚊子”三个字,喜得好老曾了解“蠓”的这个方言称谓和入声发音,不然看到“木纹纸”三个字应该会一脸懵。

清光绪二年《零陵县志》卷一《地舆·物产》: “蠛蠓,俗曰墨蚊。”

民国十八年《新修南充县志》卷十一《物产志·动物·昆虫类》: “墨蚊,体小色黑,螫人吸血,发奇痒而肿,相传产于五倍子实中。”

二、蠓的别称“蠛蠛蚊”、“蟆蚊”或“毛毛蚊”。

1蠛蠛蚊

蠛蠓,即蠓。四川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中“蠛”音mê2,同“墨”“默”等音。故笔者推测这是把“蠓”称为“蠛蠛蚊”的由来。

2蠓很小,故“蠛蠛蚊”又或作“蔑蔑蚊”。

《尚书·君奭》 “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郑玄注: “蔑,小也。”

《国语·周语》: “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 明贤也。”韦昭注: “蔑,小也。”

《方言》卷二: “木细枝谓之杪, 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注: “蔑,小貌也。”

四川方言爱用叠音词,重叠为词则作“蔑蔑”。

明·李实《蜀语》: “小曰蔑蔑○凡言人物小谓之蔑蔑。”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 “小曰蔑蔑。”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蔑蔑,小也。”

3文献记载中,亦作 “蚊蟆”、“蟆蚊”或“蟆蚊子”。

唐·白居易 《蚊蟆》诗: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

“巴徼 jiǎo ”,是一个古代地理名词,主要指巴蜀地区的边陲地带。此诗作于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时在忠州(今重庆忠县)。

清·李调元 《夏日村行十绝句》之十: “刘家五尺小书童,见我如逢圯上翁。揖入重帷深处坐,今番不怕蟆蚊虫。”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 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蚊之小者曰蟆蚊。蟆音默。”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蚊之小者曰蟆蚊。音默。”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蚊之小者曰蟆。 《韵会》: 蟆,末各切,音莫。虫名,如蚊而小。今呼蟆蚊子,音若默。”

4四川一些地方,沿用“毛毛”形容小,例如“毛毛雨”即小雨,故称“蠓”又称“毛毛蚊”,如广汉方言。但广汉话中“毛毛蚊”发音为māo māo w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