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灵山。

云雾缭绕,佛光普照,莲花池内的水面平静如镜。

如来端坐于莲花座上,环视分列两旁的弟子们,开口道:

“祭赛国出了变故,那处的众生不再信仰我佛,”

他手拈法诀,两息后,发出一声叹息:

“世人皆贪,哪怕贵为天庭一方仙君,亦是如此。为了凡间供奉,竟如此不择手段……”

他座下的不是菩萨就是罗汉,个个法力高强,各自施展神通,很快便知道了祭赛国发生的事情。

阿难尊者口诵佛号,

“师尊,且待我前往祭赛国,令迷途众生重归我佛。”

如来摇了摇头:

“祭赛国之事,大天尊未必不知,此帝王心术也。如今祭赛国之事已成定局,我等若再行插手,恐惹大天尊不快,”

他对阿难说道,

“既然你想走动走动,不如去那八百里黄风岭,多种些佛种,待瓜熟蒂落,也可增加我灵山之灵蕴,或许能稍补祭赛国之损失。”

阿难应声而下。

大殿里一片沉寂。

佛道两教为争信仰暗地里斗得已是不可开交,那玉皇大帝端坐凌霄殿,坐视一切,无动于衷,或许他在暗中推动一切也说不定。

当初道教众神惫懒怠慢,对御令敷衍了事,否则哪有十万天兵拿不下一只猴子的道理?

于是玉帝推动了西游,令佛教大兴,给足了道教众仙压力。

可如今佛教信仰传遍西南二洲,渐渐压制道教,大天尊便又开始纵容道教抑佛。

天地为棋,真正下棋的,却只有那至高无上的玉帝一人。

众佛皆明此理。

“佛祖,”

座下普贤菩萨开口道,

“祭赛国之事,有一人参与其中,那鼍龙之死便是此人所为,可弟子无论怎么推算,都无法知晓此人底细,不知佛祖可否为我解惑?”

如来沉默了一会儿,脸上微微动容:

“那人有滔天功德护体,存了不让人查探的心思,那功德便遂了他的心愿,纵然是我也无法看透。

但道法万千,皆有迹可循。本座循着那功德源头,倒是发现了端倪。”

众佛众菩萨众罗汉皆朝向佛祖,静待下文,

只听如来说道:

“我追着那功德来到了昆仑山外的那条弱水河,看见在那河底有一尊肉身镇压住了混沌弱水的泉眼,这具肉身想来便是那人的前世——

昔年昆仑弱水河暴涨,那混沌弱水无人能治,而那泉眼中的弱水竟似连通了域外混沌,无穷无尽,若放任下去,三界将再无一个生灵存活。”

文殊问道:

“连佛祖您都不能逃脱吗?”

如来摇了摇头:

“混沌弱水至毒,若被那水沾到,修为瞬间化尽,不出十息,便会成为一具枯骨,即使本座,对那混沌弱水也是忌惮无比。”

他又继续说道:

“后来听说王母施展大神通压制住了那泉眼,这事颇为可疑,王母虽贵为天庭女仙之首,可要说压制那混沌弱水……

现在看来,却是有位大能以自身堵住了混沌弱水的泉眼,而这位大能的转世便是出现在祭赛国的那位神秘人。

这也就是为何他身上功德滔天的原因了——盖因整个三界,甚至天道都是欠了他的。”

“佛祖,可否施展大神通让我等见一见此人面貌,也好令我等门人弟子不至于糊里糊涂的闯了大祸。”

如来微微颔首,

他身上佛光闪烁,循着功德的痕迹剥丝抽茧般的寻觅,终于看见一只在山林间赶路的狼妖,

以他的大神通,读取狼妖前世今生的过往,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须臾,他挥了挥手,

一位年轻男子的容貌浮现在了大殿里,正是炎悟名。

“以后外出,若见到此人需以礼相待。”

“正是此理。”

大殿中众菩萨和五百罗汉齐声应是。

……

……

炎悟名带着奔波儿灞和霸波尔奔一入车迟国国境便降下云头。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村庄,洋溢着难得一见的祥瑞之气,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从未见过的——

这必须得好好的深入了解一下。

这村庄三面环山,只有一面连通外界,被村民立了岗哨木墙,只为杜绝野兽入侵。

山里有两条瀑布,落下地来成了两条小溪将村庄包裹其间。

岗哨上的村民见是一个小郎君带了两个书童,顿时热情的打开寨门,将他们迎了进去。

“小郎君,此地难寻,你是怎么找过来的?”

悟名指着村中炊烟笑道:

“到了饭点,闻到饭味,空空的肚子带我来此。”

那村民哈哈大笑,

“小郎君真爱说笑!来来来,我带你进村子去!”

他看向岗哨上的同伴,叫道:

“二狗子,我带客人进村了!”

那二狗子回道:

“尽管去,尽管去,这里有我看着哩!”

那村民这才带着炎悟名三人往里走去,

“不知这位大哥如何称呼?”

“乡下人,没大名,村里人都叫我刘三郎,小郎君喊我三郎便是!”

“三郎,这里是个什么所在?我也去过许多地方,都没有此地祥和!”

刘三郎得意的抬起了头,介绍道,

“此地名唤蒲山村,虽说是个村,但因地势安全,土地肥沃,不断有人迁居过来,此刻村里却有一千五六百户人呢!”

悟名微微点头,一千五百户人,都赶上一个县城了。

“那你们村里人可不少,平日里可有矛盾?”

刘三郎摇了摇头,

“村里耆老贤明,纵使有矛盾,也立刻就被化解了——倒是前两年住进来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天天怂恿着我们建寺庙,盖道观,结果事儿没做成,他们两个倒是一天到晚吵架。”

一行人走过一座小石桥,经过一棵大榕树,转过一片山崖,便见到了村庄的全貌。

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记载的,也不过如此了。

“小郎君,快随我归家去,昨日我打了一只黄麂,今日有肉吃哩!”

悟名笑问:

“三郎你们还打猎啊?”

刘三郎点点头,

“是啊,田里种的粮食,十有八九要缴税,根本不够吃,好在我们靠山吃山,山货野味不断,这才比他处过得更舒服些。

只不过现在村里人越来越多,山里的东西越来越难搞到,估计再有个三两年,山里的动物就要被我们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