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谁要等他七八年
太后亲自到达议事殿,威风凛凛地看了一眼众大臣。
“哀家生是高家的人,死是高家的鬼,一生洁身自好,从不惹祸端。临老了,却被人冠此污名,哀家本该以死明志!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我便出宫去修养,顺便为国祈福。还望众卿为哀家正名!哀家在此,先谢过各位了。”霍太后说着,一模一样地向忠臣鞠了个躬。
众大臣恍若见鬼,避之不及。
见鬼了,他们强势了一辈子的皇后,竟然主动向他们鞠躬道谢?
霍太后鞠完躬,潇洒离场。
最终,事情以霍太后立刻出发前往逐嵘山静修,堵住了悠悠众口。
霍太后前脚一走,高椋后脚就收到了消息。
他怒气冲冲地将杯子往地上一砸:“狗东西,竟敢欺负我的女人!”接着就给高锦写了一封奏折。
洋洋洒洒,说大祁以孝道治国,明里暗里说高锦将太后赶进山里是不孝。
末了,还要求高锦,将霍太后迎回京城。
高锦当即驳回了高椋的要求,并告诉他,这是霍太后自己的要求。
见状,结果高椋摆烂了......带着将士们在申州躲清闲,直接休战......
一来一回,让高锦焦头烂额,他只好亲自去了逐嵘山找霍太后。
霍太后看着高锦,一脸不解:“皇帝,你来这儿做什么?”
对她来说,躲在这里倒清闲一些。
而且还能神不知鬼不觉把孩子生下来。
高锦叹了口气,没有直接说,而是找了个借口:“母后,先前您将几个官家姑娘带进后宫,那几个大臣正吵着要见她们呢。”
霍太后脸色一变:“前几日不才见过吗?”
上一次高锦确实帮那些大臣做到了,让他们远远见了一面自家的女儿。
高锦只好硬着头皮:“母后,那些姑娘,要是冲撞了您,关了这么几天,也够了,不如让她们回去吧。”
霍太后直接拒绝:“不可能。”
其他几个或许能放,但闯进屏风的那个任家小妮子,断断不能放!
若非顾忌任家,顾忌皇帝,她早处置了那个任家的小妮子!
高锦仿佛早就知道霍太后肯定不愿意,暗中松了口气,道:“成吧,只要母后开心。”
然后话锋一转,说到了高椋的奏折。
说完,一脸恳求地看着太后:“还请母后帮帮儿臣。”
霍太后抿唇不悦:“还不是你将哀家送到这儿来的?”
普通人家的母子关系如何,她不晓得,但天家的母子多是各怀鬼胎。
若是利益冲突,你死我亡也不是没有。
其实她已经最大限度地在为儿子考虑,从未想过独占皇位,她要的不过是话语权。
只要高锦能让让她,她也很想做一个慈母。
但一想到此次游行有高锦的推波助澜,她就心痛如绞。
终究是不值得啊。
“母后,儿臣也是没有办法......”
霍太后闭了闭眼睛:“你回去吧,我会处理好的。”
罢了,看在母子一场,就当是自己最后一次帮他了。
“母后!”高锦眼前一亮:“您,当真愿意帮儿臣?”
霍太后点头,挥挥手让他回去。
很快,霍太后就向高椋表明,是自己自愿到山上修行的,山里清净,且行事方便,自己很乐意。
高椋看到‘行事方便’,当即眼前一亮。
于是...那个奋斗的劲头又回来了。
第二天,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大军继续进攻。
九月底,林微终于到达了鹤京。
她还没到,就安排了京城的一场混乱。
不过,除了她自己人,没有人知道就是了。
“娘!”李大灿穿着油光瓦亮的缎面,一看就是贵公子模样。
林微笑着拍了拍李大灿的肩膀:“大灿,好久不见!”
不得不说,人靠衣装。
以前李大灿在田里干活,穿着粗布麻衣,一看就是泥腿子的孩子。
如今换了衣裳,加上这一年来的锻炼,看起来竟判若两人了。
忽然,余大头从后面窜出来,他跟林微打了个招呼。
就那一瞬间,看了林微一眼,就让他挪不开眼睛,直到他感觉到自己的脸在发烫,这才装回了以前那个下人的样子。
白若谦也正好从别的地方过来,一见林微也连忙给林微见礼。
接着,几人回了住处。
他们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
这院子是白若谦的产业,内部十分安全。
林微拉着李大灿聊了大半天,将李大灿的商业布局都重再次了解了一下。
末了,她不得不夸李大灿几句:“大灿,你的成长是最快的,娘没想到,不过十五岁的你,竟已有了这样大的本事。你是好样的,也是几个弟弟的好榜样!”
李大灿挠挠头,嘿嘿一笑。
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憨厚老实的小孩。
末了,李大灿又想起几个弟弟:“娘,几个弟弟都还好吧?”
林微颔首:“都还好,你不用挂念。今年过年,咱们再聚一聚。”
“好!”李大灿高兴了,笑着眉眼一弯。
林微想到什么,试探着开口:“大灿啊,按理说,你们这个年的孩子也该成家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她倒不是想让李大灿这么早结婚,只是想试探一下李大灿自己的意思。
李大灿闻言,眼睛闪了闪,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娘,现在天下混乱,我还不想这么快成亲。”
从林微的角度,还是看到了李大灿脸上的绯红。
不是吧,这臭小子,竟然有心上人了?
林微不动声色:“那,你认为什么时候才能成亲呢?”
李大灿太后,眼睛一亮,随后眼里的光又熄灭了:“还不急,这么也得等个七八年吧。”
啥?
七八年?
等谁要等七八年?
七八年后,他正好二十二岁左右,22虽,不是她那个世界的男子结婚年龄的么?
这小子,难道是遇到了什么人,跟他说了男子要22岁才能成亲?
不过,她也不急着追问,这或许只是他暂时的想法,说不定到时候想法就不一样了呢。
就算是真的,她也不急,七八年后,不出意外的话,正是她的国家进入稳定的时候。
就在这时,有人从外头送来了信。
“林队长,有人想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