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382章 造什么炮好呢?北元又来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2章 造什么炮好呢?北元又来犯!

没两天。

广东佛山来的周志新也到了。

他进京之后,就想先去拜访陆知白,结果扑了个空。

问到人在栖霞,于是就跑了过来。

对于一心为民的周志新,陆知白压根就没有丝毫试探和询问。

只要这家伙认同他的理念,那就妥妥的是铁杆。

不管文官还是地主,周志新都丝毫不惧,要跟邪恶势力斗争到底。

周志新双目也很亮,常抿着唇,沉默寡言,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

他的话不多,但总是在用眼睛、用心,观察着周遭一切。

杨士奇也喜欢到处观察,但是话多,热爱交际。

不愧是能当宰相的材料~

陆知白看着这些小家伙,感觉很好玩。

他这段时间,主要待在栖霞。

为了尽快获得认同,带着两个新生到处参观,帮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并且,一人送了他们一台望远镜。

两人皆是爱不释手。

之后又参观了医学研究所。

得知那大蒜素,疗效惊人,杨士奇和周志新表情都是钦佩得无以复加。

大善!

关键是,这医学研究所的负责人,又是一位亲王!

论智慧,陆知白拿出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创新;

论宏愿,达则兼济天下,栖霞已是生动的写照;

论人脉,自身是驸马,年纪轻轻就封侯,与诸亲王甚至太子都关系匪浅……

天底下还能有什么老师能胜得过陆知白?

于是这一天晚膳之后。

杨士奇便拱手躬身:

“学生愿追随老师左右,听任驱使,还望先生不弃!”

周志新眉头微凝,有些震惊。

咋个?

既然被陛下召过来,难道不是只有拜师这一条路可走吗?

思索片刻,周志新也拱手说:

“学生愿追随老师学习。”

陆知白笑着抚掌:

“既然如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亲传弟子了~哈哈!”

什么?我的弟子个个是大佬?

让人很飘飘然啊。

当前弟子六人,有三个是普通子弟。

陆知白想起他们,便说:

“对了,来排个序吧~大师兄,夏原吉。”

耿小二就排老二。

王青山第三。

张大顺第四。

杨士奇第五。

周志新第六。

至于剩下的一个蹇义,路途遥远,恐怕还在路上爬……

杨士奇眉眼含笑,对夏原吉拱手:“大师兄。”

周志新亦是拱手。

陆知白道:

“对了,你们来的太晚,有些东西已经讲过了,我懒得再讲。

问大师兄吧,他的笔记向来齐全,讲得也好,你们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于是他就让三人住一起,同吃同住,也方便交流。

陆知白则是在栖霞别院的书房中,看书,琢磨事。

改良火铳已经过去了挺久,现在制造工艺基本已经稳定。

接下来是让那几个工匠师傅多多收徒。

而火炮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

不然,等海船都造好了,上面总不能光秃秃的吧……

现在洪武年间,最常用的是大碗口铳。

水军也多有配备。

但是,没有瞄准具,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

毕竟是一代目,干啥啥不行……

但后来,它又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款。

有车载大型炮,各种大将军炮。

车载中型炮,灭虏炮。

轻便、威力不错,但射程近,虎蹲炮。

能够连发的多管式火枪,迅雷铳。据说最强的版本,可以一口气发十八弹。

还有类似于霰弹枪的千子雷炮。

知名度很广的,来自于欧洲的佛朗机炮。

最强的,是一些历史学家称“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红夷大炮!

这炮本是明朝改进的,可笑的是,后金利用俘虏的工匠刘汉,再次成功仿制,改名红衣大炮。

最后,轰碎了大明的河山……

虽然红夷大炮很强。

但肯定不可能上来就造它。

因为,现在还是大碗口铳的时代……

哪怕成功做出滑膛燧发枪,不代表在火炮上能完全照搬经验。

第二点,红夷大炮的威力,也和其厚重性有关。

大部分红夷大炮,重量在1吨以上。

陆知白觉着,可以各种取长补短,最后造出一款综合性能最优的船炮。

又到了拼命回想前世看过的资料的环节。

抓耳挠腮,拔眉毛,拔头发……

思考一番,陆知白觉得,先让他们造个虎蹲炮练练手。

虎蹲炮轻便灵活,远程水战可能不好用,但在其他场景还是很重要的。

然后,再和那些工匠交流,制作一些中小型的红夷大炮。

这样,海船的武器装备就有着落了~~

……

二月中旬。

朱元璋收到北方的军情。

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边境!

残元又开始了每年例行的开年骚扰。

关于要不要出兵,朝会上,也有所讨论。

一部分人认为,应当与民休息,元人打了就跑,如苍蝇一般。

一些武将则是主战,个个发誓,能把残元打回老家去。

朱元璋语气沉沉的道:

“这乃儿不花,原先是咱的手下败将,咱宽德仁厚,封了他任官山卫指挥。

可是元人无德,他哪里是真心归降?叛归漠北,至今已有五年了!

如今,竟又胆敢来犯边,咱给他脸了是吧?!”

言下之意,这一仗非打不可了。

朱元璋眼睛微眯,精光闪烁,右手紧抓着龙椅。

与民休息,固然重要。

可若是不打仗,这些钱粮不就白囤了吗?

朱元璋朗声道:

“与漠北这一仗,不仅要打,而且要狠狠得打!最好能打得他们,永远不敢来犯边!”

不过。

话是如此说。

他却依旧很小心谨慎。

要筹备齐全了,才肯出兵。

武将们等了一年多,终于又等到元人犯边的好消息。

许多大将都激动坏了。

也不管其他人了,自己赶紧就上书请求,带军出征。

不管真心假意,起码态度积极,不至于髀肉复生。

至于费聚等摆烂王,倒也有几个,封侯之后,无一建树,还因此被训斥。

蓝玉听闻消息,也很是激动,连夜写信回来,希望能带兵。

朱元璋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但到底如何才能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也很是头秃……

……

今天出去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