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曹操:我为女儿种地打天下 > 第230章 书铺大上新 曹穗:大半年的印刷终于初见成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书铺大上新 曹穗:大半年的印刷终于初见成果

一批批的芝麻相继成熟,并没有想象中的亩产暴增,但曹穗反而没有失望。

又不是真的有金手指,总不能就相差一两个月种下去的芝麻,最后成熟之间的差距却是几十上百斤。

曹穗做梦倒是能这么做,可梦醒了并不会当真。

这一批芝麻的亩产基本都没有过百的,意味着一亩芝麻地能榨出来的油最多也就三十斤。

市面上的油价是贵,但那是销售端的价格,若是换到最源头的材料收购端,价格定然要把价格减缩到一成。

目前市面上油膏的价格大致在七十到一百二十钱,按照油膏的价格只高不低,这样算下来,百姓一亩地能挣的钱有限。

无论终端的食用油卖多贵,其实和他们关系不大。

曹穗算了一笔经济账,发现最后她又富了商贾士族,瞬间没了力气。

杨修好笑地望着她心情大起大落,没有出声去打扰她,知道她不过是一时感慨,该干活的时候又会精神抖擞地起来。

在芝麻这里受了挫,曹穗就要在旁的地方补回来,这叫做此消彼长。

经过将近半年的抄写、印刷,曹穗的书库终于丰富起来,把市面上较为通用的书籍大规模地印刷,剩下的孤本暂时还不能大规模印刷,因为没办法收回成本。

邺城官方直营的书铺其实一直都跟不上,主要是产能有限,而且买书的人终究是在少数。

可这一次却是不一样,少府送来了几千本新书,惊喜得掌柜得在门口特意竖起板子说上新打折扣,可是能打八折了。

不少人都看到了这块板子,有些囊中羞涩的人都顾不得面子,还主动询问会有哪些新书,旧书是不是也能打折。

掌柜的很是和气,不敢看人下菜碟。

“全场都是八折,上新的书有十多本,是我想得不够细致,等会儿便将上新的书目写在外面,方便大家观看。”

“明日还望诸位多多捧场!”

听到全场八折,问话的读书人显然高兴许多。

掌柜的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衣裳,干净整洁,但布料显然算不得好,能瞧出家境怕是不太好。

但他也只是若无其事的一眼,并未叫人感到不适。

哪怕只有短短一日,但等到第二日掌柜的开门时,见到外面排起的长队都忍不住吃惊。

居然如此多人?

等到曹穗心血来潮想要来看看书铺的情况时,就见到本来安静的书铺外面嘈杂,还能隐隐约约听到里面掌柜的嘶喊声。

至于人嘛,曹穗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身影,心有余悸,并没有想不开地非得挤到前面去。

吕姝好悄悄松了口气,刚刚她都做好准备,若是曹穗要到最前面去,她就做好最高警惕。

这种大场面到底是出乎曹穗的预料,哪怕是新书打八折,但价格摆在那,曹穗以为只会有一些咬咬牙的学子,没想到外面人头攒动。

一眼望过去,还能见到一些明显不是读书人的体格和面貌,到是不是他以貌取人,而是他们站在里面着实过于出众,有些人一看就知道是杀猪的体格,在里面巍然不动。

几个读书人只能暗暗地瞪几眼,实在是挤不动,尤其是他们也算不得文弱,这个年头能活下来的身体素质就没有多差的,更何况是这种家贫还坚持读书的。

简单来说,就是有脑子还身体强壮。

曹穗见到如此“生机勃勃”的场面,露出慈爱的眼神,看得吕姝好胳膊都起鸡皮疙瘩,憋了又憋,还是没忍住。

“女公子,他们年纪比你还大。”

所以别用那种长辈的眼神看年纪比她还大的人。

曹穗心情好不介意和她说笑几句,“年纪可不是光看活了多久,我经历的多,眼神慈和一点也不违和。”

吕姝好一脸“我就看着你胡说八道”的表情,曹穗也不在意。

转身离开等着书铺的掌柜来卖完书找她汇报情况。

书铺上新了这么多书,哪怕是不缺书的人家也惊讶于这股大手笔,虽然旬报已经让他们知道曹穗手里有一门印刷的技术,但单张的报纸和一本本的书还是不同。

不是没有人打过曹穗手里印刷技术的主意,可哪怕是甄宓和郭女王负责报社的人,也对印刷一事了解甚少。

曹穗自然得防着这一点,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匠全部都是她精心挑选的,连家人都安排得好好的,以防意外。

这些人家感受到曹穗如此大规模卖书带来的威胁,也吩咐人买回来观摩了一番。

印刷虽然还有些粗糙,但字体端正,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还能叫天下人都买到。

“这位女公子果然胃口大得很。”

曹穗若是知道他们这些人对她的揣测,只会无视。

若不是你们一个个难搞的像是带刺的骨头,她哪里需要操心这些小事,现成的人不用反而花费心思来培养,难道是她闲得慌吗?

邺城读书人的购买力和自古以来各个阶层对书籍的崇拜,都让书铺的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失。

还有很多商人想要走门路,像是以往那般顺带挣点钱,但这次曹穗拒绝了。

实在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她若是有这个生产力,也不会积攒这么久才放出来卖。

她的印刷厂从开始用到现在就没歇过一天,根本分不出来书给他们卖钱。

等书铺的掌柜将账目送过来,曹穗也不由得吃惊。

果然,在读书上愿意花钱的人永远都不少,卖得最好的反而是一些启蒙的书籍,显然一看就知道是一家家庭勉强过得去,但家里小儿还是没条件读书的人家在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