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承芷殇 > 第14章 李氏的心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茶是一杯人情,放的越久,越是苦涩的难以拾起。】

几案前,李明修看着闲谈的娘俩,略作沉思,伸手端起那杯快要冷掉的茶水,看着已经变深的颜色,反常的一口喝了下去,蕴开的是满口苦涩。

“倾婉,去看看王叔吧,今天他让人带贺贴来了。”

李氏一僵,本来还在哀伤中的心情,一下子被拉回现实,闻言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心不在焉的给言芷理着头发。

“倾婉,人情就像这杯茶水,放的越久,越是苦涩的难以拾起。当年的事情他也不是有意为之,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也该放下了。刚回来的时候想跟你一起去,你没表态,结果因为横山一行又耽误到现在。今天他已经放下长辈的面子,主动找我们了,你再不去,倒不像是我当年知书达理的白家大小姐了,对吗?”

心里早知道妻子此时的反应,李明修也不着急随口调侃了句,十多年的事情了,总有会有过去的一天,而现在也是时候了。

“今天他来过?”李氏问着,却没有回头。

“没有,他让一个老人过来的,还给了礼金。”说着让一边江守均递上了一份烫金的帖子。

一直在一边做针线活的江氏听到这里,也淡笑着插了句劝道:“妹妹,我觉得明修说的对,虽然说,是他惹了事害了白老夫子,但罪魁祸首却是方家那些人。这么多年了,芷儿都这么大了,你也该去看看你这个干爹了。难不成你还能让他一把年纪了,登门过来给咱们赔不是,是吧?”

这下言芷更糊涂了,看了看大人的神色没敢吱声,悄悄的在一边用口型问江守均,却见他也摇了摇头,只好耸了耸肩,暂时放弃。

风透过窗子,掀动了窗帘,几片落叶撞到窗户上,吸引着李氏全部的注意,未几,拿起案几上的帖子叹口气说道:“好,我去。”

“嗯,去就一身轻松的去,别再放不下让人不自在。”

“好好好,都听你的——”李氏回身拖着长音朝丈夫撇眼一笑。

二人相视不言……

一边的江氏看了,心中宽慰之余也泛起了苦涩,曾几何时,自己与丈夫也是如此相知相伴,而现在,只有每晚都有清凌凌的月光,在枕边伴着自己。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们会杀害一心行医的丈夫,又为什么要连整个寨子都烧的一干二净,他们是什么人,又为了什么?

多少个夜晚,她对着月光问着心中的苦恨,只可惜,到现在她都没有答案。

凉爽的秋风吹过湛蓝的高空,几抹纤云闲适的镶在其间,让人看着、心也跟着高远而恬静。

“娘,姨娘。”

一大早,言芷便被李氏唤起,一番精心的梳洗打扮。此刻一身淡绿色的衣裙站在二人面前,竟如一朵袅袅的荷花,花盏洁白,花姿清丽,举手投足间带着水泽的温柔与恬静,眉眼清润如许。

江氏手上拎着早已准备好的两包礼物,听到言芷的声音回头时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早就知道这丫头长大了定是个小美人,只是没想到,此时打扮起来,竟然是如此清丽干净的模样。只是……

心中杂陈,嘴上却急忙打趣着:“哎、我们家芷儿真好看,妹妹还常说她像野丫头,我看分明就是个举止有度的小公主,太后这是没见过,要是见了,肯定大雍第一小美人的名字,落不到她贺家头上。只是不知道以后哪个臭小子有这福气了啦,呵呵……”说着,一边亲昵的用手拍了拍她的脸,一边笑着将东西递给李氏。

“姨娘—”言芷嗔怪的叫了声,转头疑惑的问道,“娘,我们到底去哪儿啊?”头发被梳成了一个霞云斜坠式,看上去多了几分端庄娴雅,让一贯松松散散的她有些不自在。

“先去书院,看望院长王正德王老。”说起去哪儿,李氏的神色有几分复杂,再看女儿惊讶中带着无奈的眼神,不由的笑着,抬手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不是让你上学的事,她是你外公的结拜兄弟,你也该唤一声他‘外公’。”

前几天她跟丈夫商量过要不要送女儿去书院,都有些犹豫,一是岁数上,芷儿毕竟有些大了,能学的东西,自己这个当娘的都教了,再加上书院的现在的院长……,所以一直没有定下来,现在看女儿的神情,明白她误会了,便解释道。

“啊?——”这几天听来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新奇,昨天方远兮成了娘亲好姐妹的孩子,今天书院的院长又成了自己的外公,言芷心中嘀咕,不会明天皇帝都成了我们家亲戚了吧?

不过让言芷疑惑的是,在南州这么多年,听娘亲说起过许多这里的人和事,却从来没有听她提起过这个‘外公’,而且她们的语气也不太对,“他在书院里住吗?”想着,言芷没有直接问,而是拐了个弯。

松了口气,李氏以为是女儿从小对事情的淡然,才没问为什么有外公现在才去看望,如果她真要问,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躲了这么多年了,要不是明修的开解,或许自己现在也不会决定去看他,点了点头算是回答。拉过女儿的手,抬头冲江氏投以淡淡一笑,跟她更跟自己说,“没事,我们去了。”

“哎,等等。”言芷挣开她的手回身来到院里的井沿边,小心的舀了一瓢水把自己这几天弄得几盆小花苗一一浇过,又挨过端详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的跟上已经等在门口的李氏。

“大清早的就浇,那水放了一晚上了冰凉,也不怕激死。”

“才不会呢,那是师兄早上刚从井里给我打上来的,刚才我还试过,不凉。”言芷神色中带着几分得意。

此时的李言芷不会想到,不用多久,不光是跟方远兮有了扯不断的牵绊,连她腹诽的皇家也跟他们扯上了关系。

娘俩说着出了胡同,沿着镇子南边的街道一直往东走,路上不时的遇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偶尔有认识的,李氏便跟他们打着招呼,也让言芷跟着问候,但言芷看的出来,娘亲是有心事的,从脸色上就可以看出那份隐隐的不安。

使劲攥了攥她的手,装作不知抬头展颜而笑问道:“娘,爹爹不去吗?”

李氏正走在这条她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路上,听到问话,回头看着已经长到自己耳际的女儿,也扯了个笑容说道:“这次他不去,昨天说好的今天义诊,他不能第一天就不到。”

说着,想起昨晚丈夫的话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何况他也不是有意如此,已经这么多年了,你总这样压在心底,苦了自己也难过了别人,真正的放下,不是不再见他们,而是见了,也再没有任何伤感……带着芷儿一起去吧,相信他们也等你很久了……”

“哦,那这个外公家还有谁啊,吓人吗?”

“鬼丫头,还有你外婆,不吓人,吃人。”

知道女儿在跟自己打趣,顺嘴跟着调笑道,心情却放松了不少,是啊,父亲已经故去那么多年了,而且当年他也没怪过这个兄弟,是自己一直固执罢了。“去了之后规规矩矩的,大姑娘了,别让人看了笑话。”

“知道了。”再一次无奈的应着,“娘,你说外公做院长的时候就住在我们现在的院子里,那为什么这个外公会住书院啊?”言芷整理着以前娘亲跟自己零零总总说的话,反正路上闲来无事,便问道。

李氏想着原因,嘴边苦苦一笑,“他原本不住书院的,因为早年的一些事情,他把家里的家产包括房子都变卖了,后来便一直住在书院。他有两个儿子,只是不知这些年在哪儿了。”

虽说十多年没回来,但这个小镇的格局却没有多少变化,村里最高的那棵梧桐树还长在她熟悉的街角,下面两个老人在扒着玉米粒,三两个孩子蹲在树下扒土拍窝窝,歌谣也还是自己熟悉的:

扒土,拍窝,

拍拍结实燕来过,

捉过虫,接个果,

明年蒸锅大饽饽……

言芷听着却是十分的新鲜,她从在南州长大,娘亲对她要求的严,从来没玩过这些。

这时好奇的凑近几步看过去,只见那三个小孩围成一团蹲在树下,守着一小堆土在玩,先把自己面前扒过来一些,然后把一只小手放在土下面,另一只在上面拍着,拍几下之后再小心的把下面的手拿出来,土就变成了一个小窝的样子。

李氏从旁说道:“我小时候也偷偷玩过,不过你外婆嫌脏,总得偷着玩,玩完之后还得小心的把衣服弄干净了再回家,有时惹得你外婆生气了,还是你这个外公护着我,带我出去买糖葫芦、买面猴。他嫌他们家那俩儿子太闹腾,总想要个闺女,却一直没有,所以对我是十分的惯从……”

“哦,燕子窝是这样的吗?”

听了之后,李氏微微一愣,转而带着几分伤感的说道:“是啊,燕子春天会来到这里,衔泥、做窝,然后孵小燕子,等到秋天的时候,再带着儿女一起去南方,到了南方它们主要是捉虫补充自己的体力,来年再回来生儿育女,所以你没见过它们窝。以前我们家就有两窝,一个是照着葫芦做的,是窝草燕子,就是衔泥做窝的时候会掺上一些草,一窝是泥燕子,照着你外公的小茶壶做得,……”

李氏也忘了为什么自己竟然没有跟女儿说过这些事情,难道是因为干爹曾经不小心踩死了自己一只雏燕?

还是因为燕子的故事里有他?……

没走几步二人已到了书院的南门,言芷好奇的打量着这里,但又不敢让娘亲看出来,毕竟在娘亲的印象中,自己已经来过这里了。

她们现在站的地方是学院的南门,往里看是一条不算宽敞的青石道路,在两边高耸的水杉之间,一直通往书院后面,尽头的东侧便是晴明山。

其余的小路弯曲不知去了哪里,看起来蛮清幽的。茗泉书院建在山的西南,还有一小部分直接延伸到山的半腰,看来她上次来的时候走的是书院北面的一个小偏门。

此时学院已经开始上课,被划分成三个院落的学院,前面是供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以及部分女子求学的地方;中间是已经考中了童生的学子;最后面的院落是一排三间教室,给准备乡试的秀才读书授课所用,这也是他们茗泉学院里最大、地位最高的学子所在。

毕竟这里的人再参加考试,那就是省府的乡试,这要是能考中的话,那就是举人了。

虽说中了举人也不一定能当官,但这身份地位就不同了,不仅见了县太爷不用再下跪参拜,而且大雍律例明文规定:举人可免税赋。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家中有一个人中了举人,那么即便他不做官,也是一方名流人士,可与县太爷级别的人称兄道弟,可以不再缴纳国家税收。

当然,只是国家规定的以人头算的税收不用交了,如果做生意、或者买卖土地的话,该交还是要交的。

茗泉学院现在有秀才16名,加上要参加院试的部分比较优秀的童生,这一方小天地里现在共有32人,是由院长亲自挑选的最有经验的夫子,分成三个课室教学。

此时,最西边的一间课室外面,一个少年正在拿着一把扫帚在院子里扫地,院子里少有人走,只是一些落叶之类的,但少年扫地很认真,每一寸每一寸都留下了稀疏的扫帚丝,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郎朗的读书声中,这轻微的扫帚声不时在里面添杂,一种宁静与落寞一寸一寸在眼前的少年身上铺展开来,好像让人看到了曾经那不可言喻的旧时光。

在院中来回巡视的院长王正德,站在前面回廊的月洞门下抄着手看着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有些落寞的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