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群英荟萃合集 > 第198章 张孝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传奇人生启幕

少年时期的张孝祥生活在南宋与金朝对峙的动荡年代,随父迁居明州鄞县和芜湖。他自幼资质过人,才华卓绝且性格英迈,十六岁通过乡试,为其仕途迈出重要一步。

张孝祥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南宋,家族在南迁的浪潮中艰难前行。在明州鄞县生活的日子里,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宣城张氏信谱传》中记载他 “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这种天赋让他在少年时期就脱颖而出。

随着父亲张祁举家迁至芜湖,这里成为了张孝祥成长的重要地方。芜湖位于长江之南,相对较少受到金人的威胁。在这里,张孝祥继续着他的学业和人生探索。他的才华和性格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时人对他的评价如 “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谈笑翰墨,如风无踪”“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可见其自少年时代起,便具潇洒倜傥的气质和英伟不羁的性格。

十六岁通过乡试,这是他迈向仕途的第一步,也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张孝祥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性格,开启了一段传奇的人生之旅。

二、状元之路璀璨

绍兴二十四年,南宋的科举考场风云变幻。张孝祥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在廷试中绽放光芒。当时的考场,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秦桧为了让孙子秦埙夺得状元之位,早已暗中布局。然而,宋高宗亲自阅卷时,被张孝祥那 “议论雅正,词翰爽美” 的策论所打动,毅然将他擢为第一,力压秦桧之孙秦埙。

中状元后的张孝祥,没有选择趋炎附势,而是坚定地站在了主战派一面。他深知岳飞的冤屈,不顾秦桧一党的权势,勇敢地为岳飞鸣冤。他在奏折中写道:“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则敌国庆幸而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 此举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同时,他果断拒绝了秦桧党羽曹泳的提亲,展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

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得罪了秦桧一党。心狠手辣的秦桧岂能善罢甘休,很快便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之父张祁 “杀嫂谋反”。一时间,张孝祥陷入困境,父子二人被投入大狱。但幸运的是,秦桧不久后去世,张家父子得以解脱。

这场科举风波,不仅改变了张孝祥的一生,也让他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三、宦海沉浮波折

(一)起落间的坚持

张孝祥的官场生涯可谓起起落落,充满波折。在临安为官的五年间,他接连升迁,直至升任中书舍人,为皇帝执笔代言,平步青云之态却引来了他人的嫉妒。汪彻的一纸弹劾,让他丢官外任。罢官后的张孝祥回到芜湖闲赋两年半,在此期间,他虽无官职,却始终心系国家安危,密切关注战局变化。金主完颜亮南下之时,他积极提出抗金计策,致书李显忠、王权等军事将领,阐述自己的战略构想。

当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兵,迫使完颜亮移师扬州渡江并最终被部下叛将所杀,南宋朝廷获得相对稳定后,张孝祥欣喜万分,当即作《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词中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充分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采石之战后,他赴建康谒见主战重臣张浚,席上赋《六州歌头》,慷慨激愤,张浚为之罢席,其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此后,张孝祥的仕途依旧坎坷。复官后又遭罢黜,几经起落,但他始终坚定主战主张。在无情的政治斗争中,他更加坚信只要不懈奋斗,就能成功收复中原,而一味求和苟安是不可取的。

(二)为官政绩卓着

张孝祥在各地为官期间,政绩卓着,充分展现了他的治才与爱民之心。在抚州时,他身先士卒,一人单马与乱兵对峙,干净利落地平定了兵乱。离开抚州之时,父老夹道相送,足见他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威望。

在平江,他惩治大姓奸商,收缴其米仓。第二年饥荒时,用收缴的粮食接济灾民。浙东大水,他两次上疏请求不催两浙积欠,经过努力,朝廷从其所请,使得万千灾民得以生存。

在建康,他专心治理水患,为民请命,招抚流民,处理得当。他的努力使得当地百姓免受水患之苦,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无论是在抚州、平江还是建康,张孝祥都怀着 “恻袒爱民之诚心”,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切实为百姓谋福祉,因此每到一处都能创出佳绩,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怀念。

四、文学成就斐然

(一)豪放词作传世

张孝祥以豪放词风着称于世,其词作多表达爱国情怀,充满着豪迈壮阔之气。他的词 “豪壮典丽”,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闻名遐迩。在《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生动地展现了对沦陷的中原大地的怀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整体以浓衬淡,以壮丽衬悲凉,描绘出一幅要塞郊野辽阔无垠的画面。响亮的鞭声与耀眼的红旗,给人强烈的听觉与视觉冲击,而词人北望中原,借酒消愁却愁更愁,不禁向风挥泪,呈现出一位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

又如《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 “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 表达了北伐抗敌的热情,展现出其坚定的主战立场和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渴望。张孝祥的爱国词作,字里行间无一不表达着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

(二)多样作品留名

张孝祥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词上,其诗、文及书法也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客观而言,他的文不如诗,诗不如词。其诗在荆楚之地创作尤多,饱含作者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记录下作者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得 “楚人之遗意”。韩元吉论其诗云:“安国之诗,其几于天才之自然者欤?…… 盖周游几千里,岂吾所谓发其情致而动其精思,真楚人之遗意哉!”

在书法方面,张孝祥生前身后都颇受推扬。他的书法熔铸诸家,自成一格。宋高宗称赞他 “词翰俱美”,可见其书法造诣之高。张孝祥的书法渊源甚广,一方面有颜真卿书法遒劲雄伟、气势磅礴、苍劲有力之态,另一方面也有米芾书法的笔势奔放、秀拔清朗的面貌。他的书迹传世甚少,今天尚能看到的只有六副作品:《静安府帖》《临存帖》《关辙帖》《泾川帖》《柴沟帖》跋《黄庭坚书伏波神祠诗卷》。

总之,张孝祥在文学和书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代表作品赏析

(一)《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是广泛传诵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洞庭湖月下的壮丽景色,突出其澄澈之美。“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开篇便展现出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象,广阔的湖面如明镜般光洁,扁舟一叶置于其上,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此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体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种美妙的体验难以用言语表达,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下阕中,“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诗人回忆起在岭南的生活,以孤月为伴,表现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品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诗人以豪迈的气魄,将西江之水当作酒,以北斗为酒勺,邀请万象为宾客,尽情抒发内心的豪情壮志,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这首词风格豪放爽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二)《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此词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秋日湖光图,秋色满船,湖光十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波神留我看斜阳” 一句,将微风初起时的湖面景色描绘得富有诗意,诗人以幽默的笔调将天气变化视为水神留客,体现出其安闲自在的心境。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下阕中,诗人面对停船受阻的情况,表现出乐观旷达的心态。他期待风向回转,对今晚的露宿毫不介意,还想象着风浪声如龙宫奏乐,憧憬着明日在岳阳楼上欣赏美景。这首词语言浅易,意境幽雅,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张孝祥的这些代表作风格多样,既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与幽雅,又抒发了爱国情怀和超旷闲逸的情感,体现了他丰富的文学创造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六、历史地位彰显

张孝祥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被视为 “文曲星” 下凡的才子,其才情与品德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南宋初期的词坛,张孝祥与张元干一起号称 “词坛双璧”。他们的词作在南渡初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那个动荡的时代增添了一抹璀璨的文学光彩。张孝祥上承苏轼的豪放词风,以其 “豪壮典丽” 的词作,展现出广阔的胸怀和坚定的爱国情怀。他的作品既有苏轼词的豪迈奔放,又有独特的细腻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孝祥的词作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爱国词作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价值。如《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对王朝的政策表示极大愤慨,影响深远。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这首词 “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他的《念奴娇?过洞庭》更是被前人推为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张孝祥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局限于词,他的诗、文及书法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的诗歌在荆楚之地创作尤多,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记录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得 “楚人之遗意”。他的书法熔铸诸家,自成一格,受到宋高宗等的高度称赞。

总之,张孝祥作为南宋初期的着名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高尚的品德,被视为 “文曲星” 下凡,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不可磨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