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件事,也被当做先导花絮给放了出去,自然引得网上一阵讨论。
【假的吧?玄幻剧还用这个炒作?】
【假的真不了,看视频,这服化道上确实是下了功夫。】
【玄幻剧按照历史剧来做道具?不管这剧以后啥成色,我三五八团,一定帮帮场子!】
【小的不才,清大考古系学生,他们说的这些,绝对是现在最新的资料,若是能证明道长提供资料的真伪,绝对会是一大发现。】
【不准看!你们都不准看!这是我的博士论文!】
【傻的还在发弹幕,聪明的已经开始写了。】
【今天的网就上到这了!这论文归谁,咱们就各凭本事吧!】
在这磕磕绊绊中,第一幕炼制活俑,终于开拍。
镜头扫过一阵活俑的成品后,来到求接子身前。
“老夫如今一百有六,还想多活些时日。用这些活俑去夺秦王气运,想必能续些日子。”
“裘师!裘师!”一个小童冲了进来。
“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求接子开口呵道。
“裘师,出事了啊!也不知道是谁,说这活人炼俑,有违天和,说还是用陶俑好,现在正吵着要黜废你哩!”
“什么?!”求接子大怒起身,“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下一幕,来到朝堂之上。
一位身着黑衣的大臣出列,躬身说道:“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活人制俑,一则损我秦国国力,二则损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请陛下三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有何人,能抵我秦王之师。”求接子手持一根木杖,迈步走进大殿,“秦王功高!千古无一!用点奴隶作俑,何错之有?此乃民心所向!庇佑陛下千古!如今这长生不老药还未寻得,我只得用此法,在千百年后,陛下重回人间,这些人将会护佑在陛下左右,保卫陛下安全。此事,交给那些陶俑,我可不放心。”
“一派胡言!陛下才平息六国,民心尚不稳定,各地皆有叛乱,需要王师镇压。此时损害国力,是叫我秦国灭国么?”
“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一统天下,何人能反?那些不识陛下英武的,必会被有识之士剿灭,这有何虑?”
正在争执之时,有太监进来禀报。
“陛下,有在外寻方的术士来报。”
“快传。”皇位上的秦皇说道。
“方士卢生拜见陛下。”一个身着青色袍服的人在殿前跪拜说道。
“免礼。”秦皇面露喜色问道,“可是长生不老药有了消息?”
“回陛下,这长生不老药,着实难找,在下还未寻得。只是在此次外出找寻,在一山洞中寻得一书,书上所言,甚是吓人,在下不敢有隐瞒,特将此书带回。”
说着话,卢生从袖口中取出一张折好的帛巾,双手呈上。
秦皇打个眼神,有太监立马下去,将这帛巾接过,呈给了秦皇。
秦皇看上几眼,脸色大变,将这帛巾一捏,拍在龙椅扶手上。镜头也适时的给上一个特写,看见这帛巾上,写着几个字——“灭秦者,胡也。”
“好大的胆子!卢生,这东西,是何处所得?”
“回陛下,此物在北地郡所得。”
“北地郡……来人,呈地图。”
几个太监立马扛着一卷布过来,小心翼翼的展开。
秦皇在上面比划几下后,说道:“传,令蒙恬率大军北上,驱逐匈奴,势必要将这些胡人逐出千里!再令其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势必要将匈奴阻拦在我秦国以外,保我子民安定。”
“是,陛下。”执笔太监记录旨意。
“陛下。”又有大臣出列,“修筑如此规模的长城,这人力恐难以完成。”
“朕那么多奴仆,还缺这点人力?”
“陛下,这些奴仆都是要为皇陵活俑准备的。”求接子出列赶忙说道。
“裘师,皇陵之事,先放一放,朕还能活些时日,先叫那些奴仆去北地修筑长城。”
“陛下……”求接子还想再说什么,却被秦王打断。
“此事休要再提,朕倒要瞧瞧,这些胡人能有多少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