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2024开始记录 > 瞒天过海之薛仁贵与李世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瞒天过海之薛仁贵与李世民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在到达海边时,太宗因大海的广阔而心生退意。

大将?薛仁贵为了使太宗同意渡海,设下计谋,让太宗在不知不觉中上了船,最终成功渡海的故事?。

唐代宗李世民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帝王,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在位期间,实施休养生息,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他开疆扩土,抵御外邦。被世人称之为“天可汗”。

李世民之所以让我们铭记,与“玄武门之变”离不开关系。因为这次政变,他才荣登帝位。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因为常驻宫内处理事务,笼络了一帮文臣。而李世民为秦王,经常带领武将出征,是众多皇子中,功劳最大的。太子因为战功和威信皆不及李世民,便联合齐王李元吉一起对付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偏袒太子,逼得李世民无路可走,只得以命相搏,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并且杀死了他们所有的儿子。玄武门一时血流成河。可以说,他是踏着累累白骨才走上了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居然也有胆小的时候!

贞观十七年,因为高丽国屡犯边境,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领30万大军予以征讨!唐军士气大振,高丽溃败,落荒而逃,太宗乘胜追击。大军很快就到了辰州(今辽宁省内),太宗决定休息几天以后渡海直取高丽,永绝后患!

高丽(公元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

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故领导人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1994年7月8日)在1980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的朝鲜半岛统一的国名。金日成主张朝鲜国自主和平统一,并使用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高丽国作为国号。

一天,李世民跟随大臣到海边巡视,突然大浪翻滚,惊了骏马,李世民险些从马上摔下来!这个经历过无数生死关头的大勇士,经这一吓,对这变幻莫测一望无际的大海产生了恐惧!而马上面临的渡海伐敌该怎么办呢?一众大臣聚在一起,脑袋都快想破了,也无计可施。一个叫张士贵的大臣找到薛仁贵商量,求他出谋划策!

这薛仁贵说,皇帝贵为天子,我们只要瞒着他,悄悄地把海渡了,目的也就达到了。于是,他们联手给李世民安排了一出戏。

当地豪绅求见李世民,称想要为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愿意倾家荡产为国家出这30万大军的军费!李世民一听,喜上眉梢,竟然有如此大义之人,一定要好好的褒奖。问他有什么要求。豪绅说,只求皇帝陛下能光临寒舍,到我家去吃一顿饭。我们全家就感觉无限荣光了!这样微小的愿望李世民当然一口应允。

到了夜里,一众大臣跟随来到了豪绅的居所。只见一架小桥连接着,一栋彩幕遮围的房屋,颇为壮观。进屋后,大家一起围坐着吃吃喝喝,在豪绅的安排下,都以此为家陆续倒下休息了!李世民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黄昏。醒来后众大臣竟也无一人提出回营,在豪绅的劝说下,又再次齐聚酒桌。李世民不想伤了大家的情面,权且再停留一日也无妨。觥筹交错之间再次进入梦乡。

一阵颠簸将李世民再次惊醒,他到室外查看,哪里还有什么小桥营帐?他们正在一艘大船上乘风破浪的前行!李世民厉声喝问怎么回事?众大臣齐齐跪下。原来这是张士贵他们想出的渡海之计。在前方不远处就是高丽的境地了!

我们再来说说,想出这瞒天过海计策的薛仁贵是何其人也?这个人可不是个简单角色。他原本是个贫穷人家出身的,后来为了谋点出路,便通过张士贵的引荐走上了战场!在古代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读书人因为看不起武将而称他们为一届武夫,言下之意说他们有勇无谋!事实上纵观这些征战四方的英豪,只要是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将领,必然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

他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之久,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良策息干戈”、“神勇收辽东”、“三箭定天山”、“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经典故事。可见他的武艺箭术之精湛毋庸置疑,而在与铁勒部的战争中,他令手下将3万降兵就地坑杀,几乎近于灭族,残忍程度也可见一斑!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真是没有想到这一代杀伐果断的帝王,竟也有如此胆小的时候,难为了大臣们合谋上演这出瞒天过海的妙计!

薛仁贵

中国唐朝初年名将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中国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但少时家境贫寒,于贞观末年应募投军,随唐太宗征高丽(即高句丽),在安市城之战中身穿白衣,持戟悬弓,大呼冲阵,所向披靡。太宗嘉奖其勇猛,召拜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后升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后两度随击高丽,并大破契丹于黑山。

龙朔二年(662年),随郑仁泰率军击九姓铁勒十余万人于天山,连发三箭,射杀铁勒骁骑三人,使铁勒军惊溃。他趁势追击,俘叶护兄弟三人而还。九姓自此衰弱。后随李积攻高丽,攻拔重镇扶余城,与唐军主力合围平壤。高丽灭亡后,率军留守平壤,进封平阳郡公。咸亨元年(670年),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击吐蕃,但在大非川之战中战败。回朝后被免官为民。后一度被起复为鸡林道总管,又因事获罪。晚年重新被起用为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永淳元年(682年),大破突厥阿史那元珍部于云州,次年(683年)去世,享年七十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仁贵作战二十余年,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着,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薛仁贵衣锦还乡》《薛仁贵征东》等文学作品。另着有《周易新注本义》,今已佚。

应征入伍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他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

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算迟。”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李世民: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旧唐书》引)

李治:

1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贾勇,致斯克捷。(《旧唐书》引)

2往九成宫遭水,无卿已为鱼矣。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卿虽有过,岂可相忘?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旧唐书》引)

薛仁贵并没有被满门抄斩。?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的名将,以英勇善战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着称。然而,他的后代薛刚在花灯会上踹死太子,导致唐高宗惊崩,这一事件引发了薛家被诬陷为叛乱,最终导致了薛刚被满门抄斩的悲剧。然而,这一事件与薛仁贵本人并无直接关系。?

薛刚是小说《薛刚反唐》中的人物,平辽王薛仁贵之孙,两辽王薛丁山第三子,诨号通城虎。在京城元宵闹花灯时,为救民女痛打当朝丞相张天佐之子张宝,结果误进御灯棚,失脚踢死皇太子,惊崩圣驾,成了钦犯,导致薛家全家族390多口人因此被抄斩,唯独他只身逃出。后来,他率领各路人马反抗武则天,最终恢复李唐王朝。

历史上并无薛刚这个人,但却可以找到他的历史原型,就是薛仁贵之孙薛嵩。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

后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

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做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

说起唐初的名将那必然非征东大将军薛仁贵莫属了,他在唐朝初年多次出征,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为将者,在征战时必定会伴随着杀戮,薛仁贵在征讨铁勒时曾坑杀十三万铁勒人,满手鲜血,又强迫铁勒公主为妾,却一直活到了70岁。让我们一起走进薛仁贵的生平看看吧!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打猎时遇见了一个青面红脸的马将要刺杀他,李世民不敌,在逃跑时,坐骑陷入淤泥之中,就在危急关头,冲出一员猛将,将李世民救了下来,然后跳入水中消失不见。

李世民大喊着询问他的姓名,却只得到四句诗。李世民醒后,让人破解了藏在诗中的谜语,得知那员猛将名叫薛仁贵。这薛仁贵是什么人呢?

薛仁贵名叫薛礼,仁贵是他的字,他的祖上是曾经显赫一方的世家豪族——河东薛氏,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将薛安都的六世孙,但后来薛仁贵所在的家族逐渐走向没落,到了薛仁贵这一代只是在地主家当一个雇工,为地主种田。

相传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在他15岁之前,因为白虎星没有入窍,所以薛仁贵一直都不会说话。在道教的传说中,白虎星是凶神,薛仁贵在说话后不久,他的父母承受不住凶煞之气,双双离世。

及冠后,薛仁贵迎娶了妻子柳氏,并生下了儿子薛讷,一家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场大火将薛家烧成一片废墟,本来还不错的家庭瞬间一贫如洗。后来,有朋友告诉他,张士贵在龙门招募士兵,劝他去参军谋取功名,于是薛仁贵在妻子的鼓励下来到龙门,正是步入军旅生涯。

薛仁贵参军时正赶上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在一个名叫安地的地方,薛仁贵锋芒初露。一位名叫刘君昂的郎将被敌军围困,薛仁贵挺身而出,将敌人斩于马下。安市之役中唐太宗、长孙无忌等率领军队击溃敌军。

薛仁贵断了对方的退路,他一身白衣杀入敌军阵营,在军中格外显眼,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唐太宗在战后召见了薛仁贵,封他为游击将军,成为太宗的亲卫部队。与高句丽这一战,让薛仁贵得到太宗的赏识,,他又多次出战,职位一步步提升。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命薛仁贵协助程名振再次出征高句丽,薛仁贵手持弓箭,杀敌三千多人,大败高句丽又平定了奚人和契丹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