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泛起一片金色的光晕。
武媚娘身着华丽的服饰,端坐在自己的寝宫之中,面容沉静,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
李治那天对她说,韩瑗和来济因为太过反对立她为后的原因,与李治完全翻脸。
如果仅仅因为这件事就和这些老臣们彻底闹翻决裂,李治觉得不太好。
武媚娘听到李治这话的时候,也是第一反应觉得,这件事必须要处理妥当才行,不然,以后她就是李治和老臣决裂的导火索,李治以后说不定还会因此而记恨她。
所以近日来,武媚娘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李治和韩瑗来济的关系缓和起来。
韩瑗和来济虽然曾在某些事情上与自己有不同的立场,但他们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对大唐、对李治的忠心耿耿,不应被忽视。
从武媚娘的主观上来说,这两人虽然是反对她为后,但没有像长孙无忌那样,想过将她置于死地。
武媚娘决定上表,请求李治表彰韩瑗和来济的忠诚。
李治不可能主动提出表彰他们两个,
其他大臣因为顾及李治害怕李治,也不敢上奏。
唯有她,这个新晋皇后出面上表,是最合适的!
下定决心,
武媚娘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书桌前,提起笔,微微沉吟片刻,便开始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请求。
她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的真诚与智慧。
“皇上,臣妾武媚娘,今日斗胆上表,为韩瑗和来济两位大人请功。臣妾深知,韩瑗和来济两位大人,一直以来对陛下忠心不二,为大唐的稳定和繁荣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的忠诚,理应得到皇上的表彰和赏赐。”
写完后,武媚娘放下笔,轻轻吹干纸上的墨迹,然后将表章仔细地折叠起来,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呈给李治。
而此时,李治正在御书房中处理政务。他眉头微微皱起,神情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奏折。
突然,太监来报,说皇后娘娘求见。
李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快请皇后进来。”
武媚娘走进御书房,向李治行了一礼,说道:“皇上,臣妾有要事禀报。”
李治看着武媚娘,微笑着说道:“媚娘,有何事?但说无妨。”
武媚娘从袖中取出自己写好的表章,递给李治,说道:“陛下,臣妾恳请皇上表彰韩瑗和来济两位大人的忠诚。”
李治接过表章,展开来看。
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显然没有想到武媚娘这么快就想出来办法。
他抬起头,看着武媚娘,还是说道:“媚娘,你为何要为他们请功?他们曾经可与你立场不同,媚娘,你不觉得委屈吗?”
武媚娘觉得李治说的这话有些奇怪,因为这件事本就是李治让她想办法解决的,
可是现在,李治竟然问出这样的话。
武媚娘左右看看,并没有其他的大臣在场。
显然,李治这话的确是问给她武媚娘听的。
此时武媚娘还没有想到,李治是在试探自己。
武媚娘微微一笑,说道:“皇上,臣妾深知,韩瑗和来济两位大人,虽然在某些事情上与臣妾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唐的稳定和繁荣。他们对皇上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如今,大唐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表彰他们的忠诚,不仅可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为皇上效力,也可以让其他大臣看到皇上的大度和英明,从而更加忠心耿耿地为大唐效忠。”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武媚娘的话很有道理。
他看着武媚娘,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说道:“媚娘,你的心胸宽广,让朕佩服。朕会考虑你的建议。”
武媚娘感觉到李治的些许不同,她暗藏心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皇上英明。”
几天后,李治在朝堂上宣布了表彰韩瑗和来济的决定。
韩瑗和来济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既惊讶又感动,之前与李治的那些不愉快,就此烟消云散。
也因为这件事,武媚娘在不少朝臣心中的形象也开始转变。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她与李治,算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