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教授真的从法国飞回来了,加上春节假期,他可以待到孩子出生。
一家人这下子算齐了。
还有抛下一切工作来病房陪着的舒畅。
病房里一共七个人。
大家正在商量一件事。
究竟是顺产还是剖腹产。
李元青第一个提出意见。
剖!
他不想让刘奕菲受顺产那份罪,十级疼痛不是闹着玩的。
虽然剖腹产术后所需恢复时间长,但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哪怕刘奕菲一辈子在家里待着都没关系。
其他人见李元青态度鲜明,也不好说顺产更好。
只有当医生进来后才从科学角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作为医生,我们的建议肯定是能顺则顺,虽然剖腹产打了麻药后只需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手术,但麻醉有并发症和风险,手术本身也有风险,虽然发病率比较低,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不能对你们有所隐瞒。
剖腹产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疼痛,手术之后会感受到切口的疼痛,恢复过程大概3-5天内都会感受到疼痛,恢复过程也会比顺产要长...”
刘奕菲问道。
“医生,听说顺产后的孩子会更健康,更聪明是真的吗?”
医生摇头道。
“你这个说法是民间一直在流传,但从科学的角度来来说,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以我的经验来看,孩子的健康、智商等情况与胎儿的娩出方式没有太大关系。
而且说句实话,就算真的存在细微差别,以你们的经济条件,在孩子出生后可以给她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那部分细微差别也很容易被后天抹平。
你们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孕妇的健康和承受能力。
以我们目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刘小姐的身体条件还算是蛮不错的,顺产是我们的第一建议,不到万不得已,能顺则顺。”
李元青想张口,却被刘奕菲拉住了。
“老公,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先准备顺吧,要真是疼的受不了,咱们再剖。”
李元青此刻无比希望能将妻子身上的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怀胎十月已然不易,还要再遭一次罪,果然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
刘奕菲注意到,李元青的眼角不知何时挂了一滴泪,她没有当众戳穿,只是紧了紧丈夫的手,给予他安慰与温暖。
1月20日。
北平人民大会堂。
《花木兰》在此举办全球首映礼!
李元青领着赵文灼、释晓龙等人在此等候嘉宾入场。
本来按惯例,他们该是最后压轴登场。
但今天不一样。
因为除了业内明星、影视公司老总以外,还有大领导要来。
特别大。
连李元青都没想到能惊动几位外国驻华大使、文化部领导以及未来一号及其夫人!
尤其是最后两位,规格太高了。
不止是李元青,电影局童局张局也早早来到大会堂门口等待大领导的到来。
李元青没忍住找了童局为他解惑。
童局说道。
“现在是华美谈判的关键时刻,你这部电影来得很及时。”
“怎么说?”
“既然要加深华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就得证明我们的市场是个极具潜力、开放包容、活力无限且能让他们赚到钱的大市场。
《花木兰》是当之无愧的华国符号,可这部电影挂的是迪士尼厂牌,工作人员大部分也是来自好莱坞。
华美合拍的大制作。
上面想要将这部电影立做典型,让全世界切实体会到我们开放的决心。”
“就是‘千金买马骨’呗。”
“差不多就这意思,不止未来一号会来,全国各大院线已经打过招呼了,排片待遇参照当年的《建国大业》,接下至少半个月,排片都不会低于50%的。”
张局拍着李元青的肩膀。
“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该创造更高的票房记录了。”
李元青笑道。
“张局,你们的目标是哪个数?先给我透透底呗。”
“这就要看你的能力和运气了,八亿十亿嫌少,十五亿都不嫌多。”
“领导,你们这么说反而让我有压力了。”
几人说笑间。
韩董领着影视公司老总、明星演员先行步入了会场。
大家路过李元青身边时,都会先求合影再提前祝贺他母女平安。
李元青一一回礼道谢。
“卓哥,晓龙你们先进去吧,节目表演就靠你们了。”
“好的,李导。”
赵文灼、释晓龙还有谢苗都有不错的武术功底,首映礼的热场表演要靠他们。
李元青和童局张局就先不进去了,毕竟大领导还没来。
紧接着美利坚驻华大使、欧洲十几国驻华大使来到现场,都被李元青礼貌请入会场。
等这几位落座后。
会场里,响起背景音乐。
谢苗和释晓龙各自带领一队,队员均是武校优秀学生。
两队各自展示兵器武艺。
十八般兵器尽皆亮相。
最后两队人马开始对打武术套招,刀剑无眼,但在这群人的配合下虽然有些动作格外惊险,但常年训练带来的默契又让这些动作都顺利完成,丝毫不差!
这一场表演结束。
规律的鼓声响起。
接着赵文灼一身水墨长衫亮相!
眼神坚毅,气宇轩昂。
赵文灼先是打了一套拳。
然后擎起一根醒狮绣球棍耍的虎虎生风!
既然有醒狮绣球棍,自然会有醒狮。
两只大红喜庆醒狮登上舞台,在台上表演争夺绣球!
背景音乐也从鼓声变为敲锣打鼓,欢快活泼,应农历新年的喜庆氛围。
赵文灼举着绣球棍左戏右耍显得好不快活。
大会堂门口。
李元青和两位局长终于等到了那俩尊驾。
三人小跑下阶梯,在秘书给领导开车门前赶到了车子旁边,等待领导和夫人下车。
那位先与童局张局握手,最后轮到李元青。
但那位还没说话。
女士先喊了声“元青”。
李元青赶忙上前与之握手。
“元青,你没有食言,果然拍出了更多更好的电影。”
“这是当年对您的承诺,我一直记挂在心,这也是我奋斗的精神支柱之一。”
那位问道。
“你们之前认识?”
“之前在春晚后台见过,那是20...”
李元青赶忙接话道。
“2004年,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登上春晚,女士鼓励我多拍出更多好电影,我印象深刻。”
那位点头道。
“现在能让华国电影播出去,华国文化走出去,你做的不错,你还年轻,未来是你们的。”
鼓励了两句,众人这才步入会场。
赵文灼的表演也接近了尾声,电影准备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