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684章 魂牵梦绕的家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口子听完目瞪口呆,妹夫也是个业内人士:“那不是鹏城没收的吗?”

“购买报废航母的时候有明确规定严禁用于军事用途,肯定不能正大光明的捐给国家。港城那边只是个空壳公司,留着跟冥王星造船厂打官司的,如果不是考虑后期还有用早就给注销了。”

刘冬雪恍然大悟,原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姐,你做的太对了。这两条航母,对咱们国家的海军发展绝对是重大意义,堪称国家功臣。”

“好了,不说那些了,吃饭吃饭。尝尝咱家的飞龙、山鸡、大鹅。”

没多一会儿,菜上来了,样样都是精品,奢侈。飞龙松茸汤、山鸡炖榛蘑、烧鹅、烤鸭,当然还有清淡的素菜,刺老芽、蕨菜、山韭菜等等。

妹夫朱明感觉自惭形秽,大姐夫初中毕业,物流公司老总,数百辆车,在东三省赫赫有名,大姐养殖大鹅的专家,年产数百万的大鹅。二姐、二姐夫就更不用说了,名下产业无数,位高权重,平常只是太低调了,让别人都低估了。

酒过三巡,吃的也差不多了。

刘夏莲感叹:“三妹啊,我知道你性子硬,但是眼瞅着也快三十的人了,人有时候总得向现实低头,一腔热血办不了什么事情,最终还是需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情。你和你老公都是船舶设计大师,明珠暗投,不如这样,我买个船厂,安排人负责管理,你俩负责技术,大船可能造?”

刘冬雪推了推眼镜:“二姐,你没开玩笑吧。虽然我知道你这些年经营泡菜厂赚了很多钱,但是买一个船厂,哪怕小型的船厂,设备、厂房、工人工资、劳保用品也得几千万。你刚买了两艘航母,还有余钱?”

刘夏莲点点头:“还有钱,这个你不用担心。最近几个月光是买船都花了上亿了。三艘南极捕虾船,八艘渔船。还有海运公司的一百二十米集装箱船、八十米散货船,跑东南亚的七八艘。”

朱明放下手中的烧鹅:“难道是港城华勇国际航运订购的?”

“对,你们咋知道的?”

“胡氏造船厂接的单子,最少能挣上千万呢。业内都传开了,买家是个外行,没怎么砍价。”

刘夏莲微微一笑,没在意。

当时胡刚给了两千万,这钱始终是要回给人家的。

“没关系,买东西不能不让别人赚钱。别扯远了,我买个造船厂,你俩能不能挑大梁。现阶段也不要太大的,八十米、一百二十米的集装箱船、散货船能不能做?”

“能做,绝对能做。给我俩一点时间,就是一百五十米的散货船也能造出来。货船和军舰不是一种东西,技术含量低,买到合适的钢板、材料完全可以生产。”

“那成,我筹措一个亿资金,去靖江买个造船厂,你和妹夫当总工。”

刘冬雪听了心怦怦直跳,自己跟二姐的生活其实已经是割裂了,仿佛那一亿就像是去邻居家借二百块钱一样。

妹夫一拍桌子:“干了,我就是担心距离不太远,原来的船厂老板继续报复我们俩。”

“你俩做不了厂长,我另外安排人。每人持股百分之一,每人年薪十万,配车、配司机。至于那什么厂长吧他不报复是他的造化,真如果敢来,那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刘冬雪挠挠头:“为啥不换个地方开,去鹏城或者连城。”

“扎堆好做生意,你买菜是去一个卖的地方,还是去好多摊位的地方?”

“当然是去好多摊位的地方。”

“这就是了。”

赵华在旁边憋着笑没说话,三妹还是嫩了点,为啥去船厂集中的地方去开,摆明了去挖墙脚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资高同行百分之三十,就能聚集比同行优势大量技术工人、工程师。

周边十几家大厂,十几万工人,有的厂子早已经是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竖起大旗,轻轻松松拉起几千工人,这厂子不就起来了吗。

一行人第二天就到林场了,到林场就到家了。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刘冬雪彻底放飞了自我,跳下车,跑进了苞米地里。

南方的七月天气热死人,长白山的七月也就这样吧,正午比较热,早晚还得穿长褂子,一台风扇就过夏天了。

曾经繁华的林场,现如今依旧繁华,只是挑大梁的企业变了,当初是林场。现在是泡菜厂,经销商拉货的货车都排队好长。当初那个百十人起家的泡菜厂,现如今四千多女工。生产泡菜、罐头、辣椒酱、真空玉米。

“姐,那边一个大厂是干啥的,咋感觉杀气腾腾的。”

“你感觉还真准,那是你大姐家的大鹅屠宰厂,每年从这里屠宰上千万只的家禽。前三任厂长,上任就出事,后来让你大姐婆家三叔张屠户当了厂长,这才稳定下来。年净利润超两千万,纳税三四百万,养活了上千的工人。”

朱明听了暗暗后悔,心说媳妇你这人不地道啊,家里亲戚这么有钱你找找关系,至于这么受罪?其实刘冬雪出嫁的时候,这厂长才十几个人呢。孩子死心眼,一心想着自己名校毕业,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偏偏进的是大厂,正赶上风口。

简单在林场歇息了一会,车队终于抵达了李家屯,这个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还是那么的宁静。山鸡在林间唱歌,大鹅在溪边鸣叫,乡间道路宽了,除了马车,拖拉机和三轮汽车多了起来。

娘骑着一辆电三驴子等在村口呢,一过来就把三妹的孩子小朱朱抱起来了。

“来来,让姥姥抱抱,小乖乖长得真快,两岁都抱不动了。”

自家的院子还是没什么大变化,只是后院有一个巨大的网子,里面是上千只的飞龙鸟。

“娘,你这鸟咋越养越多了,鸟粪臭死了。”刘冬雪捂着鼻子说。

“是嘛,我咋没闻到,天天清理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