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674章 蓬勃发展的养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正媳妇那是真用心了,苞米、小米、豆饼碾碎了还得用开水烫了才给小鹅吃。采摘回来的野菜清洗干净了,晾晒好了再切碎了喂鹅。白天赶出来晒太阳,晚上关在密闭的鹅舍里。

小正摸摸媳妇的脑袋:“也没发烧啊,一个大咧咧的人,当年带娃都没这么细心过。”

小正媳妇义正言辞的说:“你懂个驴球球,刘秋月的故事听过没,从收山货起家,到现在身价数千万,主要靠的就是养鹅,养鸡,凡事不要先去要结果,要去问自己的过程。这五十只鹅其中母鹅四十只,公鹅十只,养好了,明年翻十倍,五百只。明年再养好,翻十倍五千只,到时候你想开吉普开吉普,想开皇冠开皇冠。”

“我不信。”

“不信就给老娘干活。”

就这样过了两年,小正和媳妇两人努力把鹅养好,虽然没有发展到五千只,但是每年出栏一千多只大肥鹅,卖了五万颗种蛋,还有两万多颗普通蛋。妥妥的万元户,家里买了骡子、大马车、黑白电视机和大二八自行车。

现在的日子是以前都不敢想的,以前想吃块肉都得等过年,现在随时想吃随时都能来锅铁锅炖大鹅。

小正媳妇这天有去李家屯培训了一周,这次回来带回来了一百只乌漆墨黑的小鸡子。

小正问:“媳妇,你这是整的啥玩意,谁家好鸡长这个样子,黑不溜秋的。”

“要不说男人头发短见识短呢,女人头发长见识长。这叫乌鸡,内脏、肉、血都是黑的。肉蛋兼用品种,小鸡六个月就能长大,公鸡五斤多,母鸡三斤重。这鸡产蛋高,熬汤还是大补,养好了卖过去就行了,厉害的很。”

小正和媳妇在养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孵化场扶持的成功数千小农户之一。

当然,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因为各种意外原因养殖失败的也大有人在,毕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同样天天风吹日晒的上学,有人考清华有人考北大,有人烤地瓜。

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夏莲、刘秋月姊妹两人的养殖成功了,带动周边数千农户,大成功特成功。不算本地供应本地市场的,单单说供应南方市场的白条,年产大肥鹅一千万只,鸭子五百万只、鸡三百万只。

对于养鸡,刘夏莲一直反对集约化养殖鸡,鹅、鸭都是水塘散养,吃青菜喝清水,养殖出来的都是健康食品。三百万只鸡也是散养的跑山鸡,以乌鸡、麻羽鸡、油鸡、三黄鸡等为主,总之都是五六个月出栏的散养鸡。

但是现在外国鸡进来的厉害,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笼养洋鸡,也就是进口的蛋鸡、肉鸡。通过激素饲料养殖,一只鸡从出壳到上餐桌短短六七十天,甚至四十五天。

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给散养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刘夏莲的产业里养鸡占的份额很小,一直追求高端鸡市场。

夏季的长白山还是很好的,没有那种特别热的天气,尤其是晚上甚至还有一点凉,成筐成筐的长豆角、嫩黄瓜源源不断的送到泡菜厂进行加工。

刘夏莲检查了两个月,才把自己旗下的各项产业检查了八成。龙江赵大喜那她是从来不去检查,也不看账本。电器生意各百分之五十,米面粮油生意自己只给了启动资金,人家这么多年免费送的下脚料早够本了。

还有一个就是鹏城磷虾渔业,李虎新成立的公司。三艘船跑南极去了,平常公司也啥看的,几个月回来一趟,上岸水手都疯去了,管他什么钱不钱的,能回来就感觉好极了,毕竟南极那气候实在是太恶劣了。

这天中午,刘夏莲正靠在沙发上小睡。

大丫敲了敲门:“姐。”

“大丫来了,快坐。”

“刚才山上摘下来的蓝莓果,你尝尝。”

“好吃,虽然很酸,但是比地里种的有嚼头。说起来好久没上山了,要不咱去检查一下人参园去?”

“好啊,二丫也在呢,咱们一起去,顺便打打猎,这个季节野鸡正肥呢。”

“那太好了。”

也没多带人,三人扛上猎枪,带上猎犬,开了吉普,直奔自家的三千亩人参园,距离泡菜厂也就是十几里地。

大中午的看守森园的几位保卫正吃饭吹牛呢,见老板来了,必要的招呼还是有的。三千亩地一共设置了六个哨塔,白天哨塔上拿着望远镜一看,哪哪都看得清。很难想象这么大块地方只有六个守卫能够看过来。其实不然,这里还有一百名采摘工人,除了冬天结冰,其它的时候都不闲着,蘑菇、野菜、灵芝、树林的小溪流里每年还有大量的林蛙,鱼塘里还有放养的鱼类。这些人都是林场雇佣过来的老职工,待遇比原来林场要高很多。

“老板,过来了,这是要挖点参娃娃?”

“挖啥参娃娃,过来瞅瞅,打点野兔野鸡去。这段时间咋样,还有人过来捣乱吗?”

“没有,哪敢啊,这几年,年年严打,敢偷东西的都进去改造了。”

“好的,都辛苦了,防火防盗要记牢。”

现在管理规矩也改了很多,进入林区之后严禁用火了,就在林区边上看护房里抽烟,用的烟灰缸全部是水坛子,确保火柴和烟头是灭的。

三人停好车,拉开后车门,大黄跳了下来,行动已经迟缓了,有一种英雄暮年的感觉。

刘夏莲机缘巧合买下它的时候就差不多五六岁,现在又过了七年,现在的它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新带的几只黄狗都是它重孙子辈分的,江山代有好犬出。

大黄紧紧的跟着刘夏莲,其它的两只猎犬快速跑进了山林里寻找。

很快,汪汪,汪汪,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两条猎犬在灌木丛里闹出很大东京,好一会儿叼着一只七彩山鸡出来了,还挺大,大概能有三斤多。

猎犬大黄有些落寞,它虽然还能跑,但是已经没能力追击七彩山鸡了。

刘夏莲摸了摸狗头,安慰了一下大黄,这可能就是时间老人,谁都无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