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531章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1章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那你怎么不直接与老夫人说开铺子的事?”

“要让她看到效果,才好说服她。”

陈小满说得头头是道。

边说还边催促张半仙种草药。

张半仙只得哼哧哼哧帮他干活。

刘老夫人瞧着手里的瓷瓶,笑道:“这丫头又弄出新东西来了。”

“小满小姐想着老夫人,有好东西先送给您试试呐。”

伺候在刘老夫人身边的婆子笑呵呵道。

刘老夫人摇摇头。

“可惜啊,老人身上的斑是去不掉的。”

她倒不怀疑小满的医术。

只是连御医都无法祛除的老年斑,怎么可能只靠着一瓶药膏就去掉。

“走吧,回去梳洗。”

老夫人由着婆子扶着她回了屋子。

任由人端着盆来洗脸,一个年轻些的丫鬟过来帮她梳头。

老夫人闭着双眼思索起来。

王县令是个人才,若能在此时拉他一把,以后必定成为书言的一大助力。

只是他得罪的人能调动军队,能量怕是不小。

一个把握不住,就连她也要被拉下去。

老夫人思绪万千。

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直到丫鬟将发髻梳好,她才睁开眼看向铜镜里的自己。

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这样的她,也不知道能护着书言多久。

老夫人长长叹口气。

目光无意中扫到小满送给她的瓷瓶。

心被触动了下,她指着瓷瓶道:“把那药膏拿来,给我试试。”

一旁伺候的婆子赶忙应一声,双手捧着瓷瓶走过来。

白瓷瓶里装着翠绿的药膏,竟显得格外清凉。

再加上淡淡的香味,老夫人只闻了下便很喜欢。

“把我脸上的斑都抹上这个。”

老婆子应一声,赶忙照做。

“老夫人您这般皱眉不好。”

“怎么个不好?”

老夫人反问。

老婆子道:“额头会多几条皱纹。”

“我真是老了。”

老夫人心事重重道。

老婆子知道她心里的忧虑,赶忙宽慰她:“您是有福的人,肯定能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是不想了,我只想看着书言成家立业。”

再继承原本就属于他的爵位。

没有她,刘家那些人怕是要把书言给吃了。

想到这儿,老夫人眸光一闪。

她不能畏手畏脚,需得为书言留些人。

王钰是个人才。

“你差人去打听一番,究竟是哪儿的军队,敢擅自抓文官!”

婆子瞬间明白老夫人的意思。

这是要保县太爷。

她应一声,赶忙出去安排。

两天后,老夫人得到确切消息:“是定远将军旗下的兵马。”

听到涉及定远将军,刘老夫人的脸色巨变。

整个江南郡都是定远将军带兵驻扎。

按理他如今最紧要的是平定叛乱。

为何要抓文官,做这等落人口实的事?

难不成是背后的人连找证据罢免王县令都来不及?

这么一想,刘老夫人的脸色变了变。

看来王县令手头的东西,让背后之人很忌惮。

甚至不惜暴露自己能调动兵马。

刘老夫人直觉事情不简单。

“去将刘先生请来。”

老婆子得了吩咐,很快就将刘先生请了过来。

刘先生思索片刻,道:“定远将军无权管王县令,我们可以去京城,找一位御史大夫参定远将军一本。”

“这样岂不是将我们立于定远将军的对立面?”

刘老夫人并不愿意。

她看重王钰,却也不愿意得罪定远将军。

得罪掌握兵权的武将,并不是明智之举。

“不用我们亲自出马。”

刘先生小声跟刘老夫人一阵嘀咕。

刘老夫人双眼一亮。

“这事儿便依先生所言。”

老夫人当场写了封信,交给老婆子:“你尽快把信送回京城,记住,此事一定要隐蔽。”

婆子应了声,匆忙出去办事。

一个月后。

京城的王御史外出喝茶。

刚坐下,就听到邻桌有两人小声嘀咕。

“听说了吗,江南郡乱了!”

王御史目光看向隔壁桌子。

那是两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

“我早就听说了,整个江南郡旱灾快三年了,百姓活不下去,只能反了。除了府城和一个叫淮安的县还没沦陷,其余地方都不能去。”

瘦男子道。

胖男子摇摇头:“你消息落后了,如今连淮安县也不能去了。”

“淮安县不是挺好的吗,他们县太爷把整个县治理得极好,百姓们安居乐业。”

瘦男子惊讶。

王御史在心里想了会儿。

淮安县的县令,好像是与他同姓的年轻县令。

叫王钰。

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能在旱灾时还能稳住局面。

难得啊。

正想着,伙计端着茶过来了。

王御史边看伙计泡茶,边听着两人的对话。

胖男子叹口气:“那位王县令被军队的人抓了,好像连县衙都被军队接管了。”

王御史将杯子放在桌子上:“你说什么,文官被武将抓了?”

那两聊天的人被他突然插话吓了一跳。

“你怎的偷听我们说话?”

王御史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道歉。

“我并未偷听,只是你们声音太大了,我听到一些罢了。”

他还将自己未动过的点心端到两人面前。

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很快就聊到一块儿去了。

从两人那儿,王御史得知了不少王县令的事迹。

一心为民,勤勤恳恳的好官。

却被军队莫名其妙关起来了。

“武将管文官,哪儿来的道理!”

王御史大怒。

胖商人叹口气:“听说淮安县的老百姓为了救出县太爷,把县衙都给围了。”

“王县令得民心呐!”

瘦商人感慨。

“若不是王县令,淮安县也要像其他县城一样饿死不少人。如今他们的好日子都是王县令治理有方的结果,他们爱戴王县令也是理所当然。”

“哎,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救救王县令。”

胖商人道。

瘦商人却摇摇头:“谁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得罪军队?”

“也许有官员不畏强权,只为了一腔热血呢?”

胖商人比较理想化。

“要是谁能救王县令,整个淮安县的老百姓都会念他的好。”

瘦子连连摇头:“老百姓念他的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升官。”

两人为此辩论起来。

王御史的眸光闪烁起来。

不能升官没关系,能留美名呐!

趁着休沐日,他一整天都在打听消息。

不少人知道江南郡乱了,却很少知道有个叫淮安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