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蛋糕游戏 > 第111章 脑回路不正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心境归于宁静,张三牛的目光温和地转向唐雨柔,轻声询问:

“你这里有什么问题?”

唐雨柔轻启朱唇,语调中带着几分嬉戏:

“麻枯饼堆积如山,而猪场内的猪却连十分之一都吃不下,更令人忧虑的是,那些在猪场工作的员工,竟有人私下里将这份本属于猪的食粮,悄悄带回了自己的家。”

张三牛闻言,脸色骤变,怒意难掩:

“我待他们不薄,薪资优渥,他们怎敢如此背信弃义!”

唐雨柔轻叹,继续分析:

“正是这优厚的待遇,加之猪场人手过剩,与猪的数量不成正比,致使至少八成劳力显得冗余,他们只是在吃干饭,而非创造价值。”

张三牛闻言,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揉捏着额角,沉吟片刻后,他决绝道:

“需在猪场内立下铁律,严禁私取一物,违者严惩不贷,即刻解雇。同时,设立举报机制,鼓励内部监督,凡举报属实者,可推荐一名亲属或挚友加入我们。”

唐雨柔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疑虑:

“如果众人皆惧于得罪同僚,没有人愿意举报,又该如何是好?”

张三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你可曾想过,我这里的待遇优渥,多少人梦寐以求能加入我们?

若有一线希望,能让自己的亲人或挚友成为这蛋糕商会的一员,即便是以揭露一个不相干之人的小错为代价,又有几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

唐雨柔闻言,心中五味杂陈,质疑道:

“可若因此滋生了拉帮结派之风,你又将如何应对?”

张三牛哈哈一笑,语气中透露出几分狡黠与自信:

“换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种团结的力量。你也可以寻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守护这份利益。”

唐雨柔闻言,一时语塞,张三牛的脑回路好似有点不正常。

氛围凝固,空气中只余下细微的呼吸声,直至张二牛的声音如石破天惊般划破宁静:

“三牛啊,二哥心里盘算着,想请两日的假,去放松一下。”

张三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不解,语调中带着几分温和的好奇:

“哦?二哥这是有何打算?竟要特意请假歇息?”

张二牛眼神闪烁,脸颊微红,言辞间略显羞涩:

“哎,其实也无甚大事,不过是想着自己年已十六,正值青春韶华,又恰逢领了薪水,心中便生出了些小念头,想趁此机会,好生休整一番。”

张三牛闻言,心中已然明了几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笑声爽朗:

“哈哈,原来如此。二哥既有此意,我自当成人之美。这样吧,从今往后,每位员工每月皆可休息四天,但前提是,手头的工作需得圆满完成,否则,我这做东家的,也只能忍痛割爱,稍稍调整大家的薪俸了。”

张二牛闻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忙躬身行礼,一连串恭维之词如珠玉落盘,清脆悦耳:

“三牛,你真是体恤下属,仁义无双!此等恩情,二哥我铭记于心,定当加倍努力,不负所望!”

张三牛对此类赞誉早已习以为常,心中却也不免生出一丝暖意,轻轻拍了拍张二牛的肩膀,笑道:

“自家兄弟,何须客气。二哥快去准备吧,好好享受你的假期。”

这时,张运国说道:

“三牛啊,你如此慷慨地分发银两,待众人全部成为正式工之后,咱们的口袋还能剩下多少银两?”

张三牛闻言,神色微滞,旋即眼眸中闪过一抹深思,他缓缓开口:

“肥皂坊内,两位匠人,各得纹银一两六钱,合计三两二钱。二哥的那份,暂且也算一两六钱。”

张三牛轻轻摆了摆手,制止了张二牛欲言的冲动。

“再言香油坊,十五位师傅,每人手捧一两八钱,累积起来,便是二十七两。

运输队,十六个员工,人均一两七钱,总计二十七两二钱。

12个店铺,二十四位伙计,每人一两四钱,共计三十三两六钱。

至于猪场,三十一位饲养员,每人虽仅一两,却也是三十一两。

我与唐雨柔,二人共担四两白银。

所有人加起来,总计一百二十六两。”

张三牛话音未落,心中已默默盘算,那每月一百三十五两的盈余,在支付了这一百二十六两的薪酬后,仅余九两白银。

九两银,于寻常百姓家而言,或许已是丰盈,但于张三牛而言,却是寥寥无几,未来的发展,处处需要银子,这九两银子,实在是什么都干不了。

张三牛不自觉地揉了揉脑后,苦笑中透着一丝无奈:

“猪场一直处于亏本状态,等以后盈利了,应该会好上不少。”

目前猪场总计有32名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投入便有33两,却没有任何收益,属实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猪场处于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入不敷出属于常态。

张三牛继续说道:

“我打算将我们的生意延伸至邻县,从运输队中精选八人,作为两县之间的桥梁,专司货物往来。”

张运国闻言,目光深邃,似有所悟:

“运输队十六人,确是人手充裕。”

张三牛眼中闪过一抹决断:

“如此,既能解决运输队的冗员之困,又能为扩张之路铺石垫基。”

张运国闻言,微微颔首。

张三牛话锋一转,悠然问道:

“父亲,粮食的回收状况如何?”

张运国闻言,面上露出几分满意之色,答道:

“总计得粮三百二十五石,花费约莫六十两银子上下。”

张三牛轻轻点头,沉吟片刻后道:

“如此甚好。日后家中盈余,需得预留三成,专用于购买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应对可能的荒年。”

张运国闻言,眉头微蹙,似有所虑:

“只是,这芝麻等作物,年景不同,产量难测,今年尚能回收一些,往后却难保无忧。”

张三牛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道:

“父亲勿忧,儿已有了计较。待我与邻县商路打通,便可将邻县的芝麻运回来,解燃眉之急。

再者,也可以激励乡亲广泛种植芝麻,我们与之订立契约,确保来源稳定。如此一来,何愁芝麻不继?”

言及此处,张三牛又想起一事,补充道:

“还有一事需得父亲操劳,我日后或有远行,家中账目恐无暇顾及,不如聘请一位账房先生,代为打理,以免疏漏。”

张运国闻言,立刻应承:

“此事易办,明日我便去物色一位可靠的账房先生来。”

张三牛接着说道:

“再者,为求稳妥,不妨令各店铺也兼营粮食与芝麻的收购,也是好事一桩。”

张运国听后,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点头道:

“此法甚妙,既能分散风险,又能确保家中粮食与芝麻的供应,确是省心省力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