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蛋糕游戏 > 第2章 水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刚立春没多久,天气依旧寒冷,但嫩绿的野草已经迫不及待地从土里钻了出来,或高或矮,屹立在道路两边。

张二牛悠哉地骑着毛驴,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面,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那笑容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不怀好意,仿佛心里正盘算着什么阴险狡诈的计谋或者恶作剧。

张运国牵着大黄牛跟在后面,张大牛吊在牛车后面,唯有张三牛坐在牛车上,两只小手扒拉在护栏上,目光投放在远方。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牛被视为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资源。它们可以用于耕田劳作、运输货物等重要农事活动。

由于其强大的劳动力和多种用途,使得牛成为了农民家庭中的重要财产之一。

张运国父子二人不坐牛车,也是为了减轻黄牛的负担。

放眼望去,田野间已有数人,这些是来的较早的穷苦百姓。

他们熟练的驱使耕牛,耕牛缓慢地拉着犁,犁过的土地翻起一片片肥沃的土壤。

然而,仍有部分百姓家境贫寒,无力购置耕牛,只能用那一把把铁锹,一下又一下地艰难翻整着土地。

来到自家田地前,道路旁边立着一位衣服打着补丁的男子,他犹如一棵饱经风霜的古树,沉默而坚韧地站在那里。

张二牛从驴背上下来,乖巧的叫了一声:

“水生叔。”

水生本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家里有一头耕牛,那头耕牛是他生活的希望和依靠。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地主看上了水生的耕牛,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和财富,强取豪夺了这头牛。

失去耕牛的水生心如刀绞,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无法承受,他病倒了,躺在床上,面容憔悴,身体虚弱。他的家人忧心忡忡,四处求医问药,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村庄里的人们都为水生感到愤愤不平,他们对李地主的霸道行为感到愤怒和无奈。然而,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农民们往往没有力量去对抗地主的权势,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变卖了两亩田地,方才请来县城大夫医治,如今大病初愈,眼见春耕的时节又至,他却无能为力,仿佛被命运扼住了咽喉。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借用其他人家的畜力,以解燃眉之急。

张运国来到跟前,与水生寒暄了几句,水生便牵着毛驴走向自家的田地。

望着水生那颤颤巍巍的背影,张运国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惋惜。他俩自幼亲密无间,是形影不离的好玩伴,可如今水生竟落魄到如此境地,怎不叫人痛心?

张二牛来到牛车一旁,把竹篓取下并背在背后,又把一个竹筒挂在腰上,竹筒比胳膊略粗,长有30公分,里面装的是白开水。

张大牛犹如拎小鸡一般,双手抓在张三牛的胳肢窝,轻而易举地就把他从牛车上提了下来,并嘱咐了一句:

“跟紧你二哥,注意安全。”

“爹,大哥,我们走了啊。”

张二牛与两人挥手道别后,带着张三牛踏上了一条由西向东延伸的小道,毅然地向着山上挺进。

上山的小道,宛如一条蜿蜒的长蛇,是人们用双脚在岁月的磨砺下踩踏而成。

小道两旁是刚萌芽展叶的桑树林,每棵桑树都高耸入云,足有 10 米以上。此时,气温初升,桑叶宛如羞涩的少女,面积还很小。

“记住了,这块是咱家的宝地,等以后哥带你来这吃桑葚,那味道,简直美极啦!”

张二牛兴高采烈地指着左边那片郁郁葱葱的桑树林说道。

他稍稍一顿,接着眉飞色舞地说道:

“再往前走,还是咱家的地呢!”

两人又继续拾级而上,穿过桑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低矮的苎麻。

张二牛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着张三牛进入左边的苎麻区,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张二牛犹如变戏法般摘下一片嫩叶,转手递给张三牛,笑盈盈地说:

“这可是苎麻的叶子,不仅人能吃,家里的牲畜也能吃,真是个宝贝啊!”

紧接着,张二牛将竹篓轻轻解开,稳稳地放在地上,乐呵呵地说道:

“三儿啊,你就安心在这摘苎麻叶,把竹篓装得满满的就大功告成啦!”

然后,张二牛把腰间悬挂的竹筒放在地上,与竹篓挨着,说道:

“我把水放这儿,你渴了就喝。”

随后,张二牛像变戏法一样从竹篓里取出一个竹篮、一柄镰刀、一个短柄锄头和一个小铲子。

竹篮里面还有一些小物件,那是一捆带有绳套的竹子,一个精致的弹弓,以及一块闪烁着火花的打火石。

张二牛带着这些宝贝扬长而去,临走前,他还半是威胁半是开玩笑地撂下几句话。

“三儿啊,你在这摘麻叶,不要乱跑,不能离开咱家的地,还有,把竹篓装满,我一会儿回来检查。”

张三牛呆立原地,如泥塑木雕般,半晌都未挪动脚步。

他竟然把一个四岁大的孩子丢在这里,这心得有多大啊!难道他就不怕孩子走失吗?

要是被亲爹知道了,还不得把他的屁股揍得开花吗?

张二牛非常放心,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张三牛在家中那可是一等一的乖巧,就像一只温顺的绵羊,老实巴交的,嘴巴紧得很,从不会乱说话。

而且,张三牛特别听话,宛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叫他干什么活,他就立刻去干,绝无二话。没活干的时候,他就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像一尊雕塑似的发呆,半步也不乱跑。

一个四岁的孩子叹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般无精打采,而张三牛此刻便是如此。

在当今社会,四五岁的孩子还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然而在古代,孩童的命运则大不相同,他们早早地便开始涉足家务劳动,展现出稚嫩却坚定的力量。

无论想或不想,活是必须要干的。张三牛蹲下他那幼小的身子,宛如小僧入定一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的采叶大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