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张鲁进攻的消息后,刘璋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
“传令法正为军师,张任为主将,前往剑门关驻守,传令贾龙为军师,孟达为主将,驻守青石关!”
米仓道,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蜿蜒曲折,是连接汉中和益州的咽喉要道。
张鲁站在米仓道前,望着那高耸的青石关,心中暗自得意。
他早就在刘璋手下做好的布局,刘璋只有那几位军师,来的是谁,都是自己人。
张鲁对着一旁的军师阎圃安排道:“速派人联系贾龙,许他升任教中护法,让他务必助我拿下此关。”
青石关内,孟达正在帐中踱步,一脸焦急:“这张鲁来势汹汹,米仓道地形复杂,我军虽守关,但仍不可大意。贾军师,你可有退敌之策?”
贾龙轻抚胡须,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帮张鲁夺关,嘴上却道:“将军勿急,我已安排好布防,只是粮草一事,还需多加留意。”
孟达皱了皱眉:“粮草倒是充足,只是这张鲁不知何时会攻上来,我这心里总是不安。”
夜晚,贾龙在营帐中召见了自己的几名心腹,耳语一番,心腹点头,悄然离去。
第二天,军中便传来谣言,说粮草被敌军截断,很快就会供应不足。士兵们听闻,顿时人心惶惶。
孟达得知后,急忙找来贾龙质问:“贾军师,这粮草之事到底如何?莫要扰乱军心!”
贾龙装出一副焦急的样子:“将军,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敌军可能派了小股部队绕道截断了我们的粮草运输线。”
孟达心急如焚:“这可如何是好?”贾龙趁机说道:“如今之计,只能派人突围出去,向刘璋主公求救,请求援军和粮草。”孟达思索片刻,点头同意。
贾龙推荐自己的心腹去搬救兵,孟达没有怀疑。待心腹出发后,贾龙暗中给张鲁送去消息,告知孟达已经中计,让他做好进攻准备。
三日后,贾龙的心腹慌忙回到了关口。
“将军——急报!”
“说!”
“张鲁鼓动教民,人数有数万,正在抢我军粮草,距离此地不过20里,不过对方都是乌合之众,所凭借只是人数众多而已!”
贾龙立马发言道:“孟将军,可速速发兵救援,半日即回!”
孟达一听,不是张鲁的士卒渗透过来,只是乱民,也是长舒一口气。
当即传令点兵两万,出关保护粮草。
就在此时,张鲁率领大军来到青石关下,开始攻城。
贾龙急忙催促道:“孟将军快去御敌,派兵救援的事我来处理!”
孟达急忙登上城楼指挥防御。
贾龙趁机把自己的心腹布置在城门附近。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孟达几乎放心下来了,青石关坚固,非普通手段可以拿下的。
这时,贾龙的心腹突然打开了城门,张鲁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
孟达大惊失色,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张鲁的士卒在张卫和杨任带领下,很快占据了城门。
“给我挡住,援兵很快就到!”孟达大喊,不过城门一失去,攻击方就会如同打了鸡血,奋不顾身。
看到还有一些士卒在拼命死守,张鲁立刻施展技能“狂热信徒”,他周身气势陡然一变,一股狂热的气息席卷而出,感染着每一个士兵。
原本就士气高昂的张鲁军,此刻更是如疯魔一般,战斗力瞬间飙升。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如猛虎下山般朝着孟达的军队扑去。
孟达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不知所措,防线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孟达见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正准备转身逃跑。
贾龙在一旁说道:“孟将军随我来,我知道一条小路,十分安全!”
孟达慌不择路,跟随贾龙朝着一条小路而去。
没过多久,小路上突然出现一队张鲁士卒,领头的是杨昂。
“孟达小贼,还不束手就擒!”
“冲过去!”
突然,背后的贾龙拔出宝剑,刺死了一名孟达的亲卫,杨昂小队趁机上前,团团围住了孟达几人。
孟达转身质问贾龙:“你这是何意?”
贾龙冷笑道:“孟达,我本就是五斗米教的人,张鲁才是我真正的主公。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孟达又惊又怒,很快就被杨昂抓获。
当孟达被压到张鲁面前后,一旁的军师杨松劝他道:“孟将军,如今你已无路可走,刘璋昏庸无能,跟着他也没有前途。不如投降我家主公,日后定能荣华富贵。”
孟达原本就怕死,正犹豫不决时,贾龙又在一旁添油加醋:“孟达,你若不识时务,今日必死无疑。张鲁主公宽宏大量,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
孟达看着城中混乱的局面,又想到自己的性命,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投降便是。”
张鲁顺利拿下青石关,夜晚军中大摆庆功宴,对贾龙和孟达进行封赏。
同一时间,刘璋听到贾龙叛变,孟达投降,青石关失守后,吓得从座位上跌了下来。
到底还是有忠于刘璋的谋士,谋士王累建言道:“主公,法正善用奇谋,可调来抵挡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