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讲解完新项目。

林柯刚回到自己办公室,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掏出来一看,居然是李锋打过来的。

“锋叔,找我什么事?”

林柯语调轻松问道。

“好事。”

李锋平静的开口:“哔哩哔哩股份整合完毕了,除了创始人徐毅外,其余股份都在你和我手里了。”

林柯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

彻底意识到这位投资圈的大佬,实力有多么恐怖。

仅仅半年时间,便把一家初露锋芒的公司给渗透了。

当然了,这其中也少不了自己的努力,提前把哔哔哩哩的董事长踢出局了。

“至于未来能拉到多少投资,就要看你的表现和运营能力了。”

李锋顿了顿问道:“现在有时间吗?要不要跟我过去和徐毅见一面?大家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对网站的未来规划。”

“现在吗?”

“是的,我已经在去你的公司路上了,蹭不蹭顺风车?”

“不蹭白不蹭。”

林柯一点也不扭捏,更不客气,干脆利落的答应:“我收拾一下,马上下来。”

“你到现在还没买车吗?”

李锋诧异道。

“我完全用不上,为什么要买。”

林柯搬出自己的实用理论:“从家到公司,走路不到十分钟,开车反而更慢。”

“那你外出谈合作呢,难不成打车去?”

“是啊,有什么问题?”

“你不怕别人因此瞧不起你,认为你没实力,从而导致合作黄了。”

“我巴不得如此,等我成功了,好狠狠打他们的脸!一边打脸,一边告诉他们......”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不懂啊!”

“那场面光是想一想,都觉得非常爽,解气!”

林柯笑着幻想道。

这一刻,李锋才想起来,对方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有时候,他成熟的不像话,根本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潇洒。

反而跟自己,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有点像。

或许,这也是自己如此欣赏、看中他的原因之一吧。

“你真是让我开了眼,在我认识年轻人里,可没有整天幻想着打别人脸的,你这算的上是恶趣味了。”

“哦?锋叔,那你认识的年轻人都是什么样的?”

林柯好奇问道。

能让投资大佬记住的年轻人,肯定不是泛泛之辈,最低恐怕也是个富二代。

“低调的,谦虚的,好学的......当然了,也有爱玩的,爱买豪车,爱炫耀的。”

“总之什么人都有。”

李锋简单总结道。

“人缺什么,才会故意炫耀什么。”

林柯说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亲近的人无需炫耀,跟外人、陌生人炫耀,除了能满足一下虚荣心,也就没什么用了。”

“我认为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更能获得满足感。”

李锋淡淡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话题。

“我马上就到了,赶紧下来吧。”

“oK,我马上下来。”

......

十分钟后。

林柯懒洋洋靠在,S600宽敞的后座上。

见他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李锋没忍住打趣道。

“舒服吗?”

“还不错。”

“那你也来一辆?反正又没多贵。”

“没多贵?锋叔,你就别跟我开玩笑了。”

林柯右眼眼皮不受控制的跳了一下:“你这辆没个300多万,落不了地吧?”

“公司的车,具体花了多少钱,我不太清楚。”

说完,李锋冲着司机小周问道:“你知道这车多少钱吗?”

小周对着后视镜尴尬一笑:“李总,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撞了,我赔不起。”

“没事,即使撞了也有保险公司,不需要你赔。”

李锋宽慰完,目光再次看向林柯。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坐上林总的顺风车?”

“那恐怕没戏了。”

林柯遗憾的摇头:“我的小电瓶车,可带不起你这大佬。”

“你啊你啊,我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

李锋无奈的指了指林柯。

“算了,不跟你闲扯了,聊正事吧。”

“国庆期间,《九州同》闹出的动静不小,上面也注意到了,他们打算给你一次机会......”

“什么机会?”

林柯下意识坐直了身体,迅速问道。

他知道李锋嘴里的上面,可不是一般人,而且是自己短时间内接触不到的层次。

“我先说明一下,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亲耳听到。”

“没事,你说吧,到底是什么机会。”

“一次绝佳的打广告机会。”

“峰叔,干脆点,别卖关子了。”

“那你做好准备,千万别被吓到。”

李锋故意停顿了几秒,缓缓开口:“赞助春晚的机会。”

“赞助春晚?”

林柯脑袋里不断生出问号。

“没错,春晚可不是谁都能赞助的,哪怕你富可敌国,没有得到上面点头,也不可能有机会,明白吗?”

李锋耐心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

林柯脑海里不断回忆着2014年的马年春晚。

他隐约记得那年春晚,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沈腾和马丽《扶不扶》了。

虽然春晚质量一年如不一年,收视率也是越来越低,但关注度和讨论度从未下滑。

大家虽然不在守电视前观看,但依旧会参与讨论。

可以这么说,春晚相当于每年一度的周期性社交密码。

“怎么样,有没有赞助的想法?”

李锋追问道。

“锋叔,赞助春晚大概得多少钱?”

“我觉得,最少得这个数。”

李锋认真想了想,伸出一个手指。

“一个亿?”

“没错,而且是保守估计。”

“那还是算了吧,我可赞助不起。”

林柯把上衣口袋翻了出来:“我现在兜比脸还干净,上哪去弄一个多亿去?”

“融资啊。”

“A轮才过去一个多月,再融资的话,大家会怎么想?”

“你多虑了,资本市场可不管这些,一年融资两次的公司又不是没有。”

林柯摇头拒绝:“一年之内,我不考虑融资。”

“那也可以把股份抵押跟银行。”

李锋提议道:“凭你现在的实力和口碑,一个亿而已,轻轻松松就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