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下士人除了家学就是拜师,所学内容根据家族底蕴深厚程度和老师个人涉猎相关,一般都是古时已有的经书和不同学派思想理念。

关于数,也是贵族的必修,只是这个数普通贵族就到会用算筹的程度,算经不是家家都有,厉害点的将领数学也都不错,而高级的数学大家一般都是如琅琊邹氏这样的管天文历法家族。

现在皇帝直接挑了擅数的人一起竞技,还是他亲自出题,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让太平殿一下子热闹起来。

好在建安宫只是建筑群不多,但每个宫殿还都很大,这个太平殿装下小白和其他大臣考官加上近三百的士人,也就是让里面温度高了些,并不会拥挤。

小白看着都很感兴趣的官员和士人,心想晋这方面还是好得多。

首先诸国也认他是中原正统,恨晋的人不多;其次就算是统一了,一直朝廷内部选官没有明文规定,但潜规则要么恩荫,要么地方举荐,并且没禁止地方官员自己养门客,只要他们有钱养得起。

总归就算统一也是给了士们一个机会,不能和以前一样一件事名震诸国,也能不愁温饱。

骂晋的人不是没有,但武帝很心大,外人想骂就骂,他该做的一点不变,皇权立起来了,其他社会变革也不着急一步步慢慢来,轻飘飘的就让大家逐渐知道时代变了。

这要是在诸国时代,国君把这么多投奔的士放一起搞考核,绝对会被喷死,在现在的大晋反而没有人觉得有任何问题。

黑板上有小白写的题和数字、符号作用意义,皇帝还把题都给他们讲了一遍,至少让大家听得懂这些题是考什么。

本来今天就只面试三百人,数量不多,敢说自己数学好的也就六十多个,刷掉了十多个,到这一步了还有四十六个。

大家把这四十六个人并黑板围成圈,期待他们怎么解题。

小白站在黑板旁提醒道:“会解的尽管上去一试,都被解出来了也没关系,孤会再写同等难度的题。”

然后选出这一轮的强者,下一轮再上强度。

他说完就退回自己的座位,以防止自己的存在干扰别人,官员们听懂题后,除了太史令和其他个别官员,大部分也都在原位坐着。

在场士人们无论年轻年老都很有分寸,知道就算皇帝许可他们进来旁观,但同时也在观察他们的表现,礼仪是不能出错的,目不斜视,口不多言是基础。

朱平现在一看到公孙弘处变不惊的样子就难受,同是三公,怎么公孙弘和皇帝关系处的那么好,刘奉也和皇帝有御驾亲征的情谊,就自己还和皇帝是熟悉的陌生人,

就坐在皇帝手边的他小声和皇帝搭话:“陛下方才说改字,臣把陛下写的几个字看了又看,发现确实简单好认了不少。”

小白另一边的公孙弘侧目:朱平,你也学会媚上了?

然后朱平就问:“现在大晋天下士人都习惯了周篆,贸然改,臣恐怕会引起大家的不便……”

朱平倒是不担心大家不会想用新字,因为他看两眼就知道在周篆基础上更简化更抽象,对眼睛极其舒适。

况且还让公孙弘给天下大贤广发邀请函,别说全来,来了一半,或者有那么两三个知名的大人物参与进来,那这个新字的权威就有保障。

而别人会不会来这件事朱平就更不担心了,他们不会放心新帝想做的大事被别人(讨厌的对家)全程参与。

就算外面的大贤都不来,他们洛京大不了请穆王孙这些名震天下的老人出来做靠山,这时代的名气一向是出身、才能、后期成就一起叠加的,光有才那都没用。

皇帝招贤令范围太广了,固然是求贤,但是也会让自恃身份的人不愿来。他能招来大贤弟子,招不来大贤本人,能招来的只有怀才不遇和期待做出一番事业的人。

但是有一个具体改字编撰字典的工作,大贤们就很愿意来了。

这样一想,朱平发现公孙弘和皇帝想的还挺周到,就是让他个人有些郁闷生气。

“朱卿的忧虑孤也知道,”已经有胆大的人上去解题,小白半眯起眼睛,“朱卿也说了,这些字简单好认了不少,要相信我们大晋官吏的能力。

未来有个别不会认不会写的新字,尽管写现在周篆就好了,又不是不让写。墓碑、铭文、祀文、官印这些,依旧都还用周篆,只是书籍和公文都变一变而已。

这么折磨的周篆都能用,未来简单的周字用起来也应该问题不大吧。”

真不是他有什么奇怪简体字滤镜,周篆和诸国的篆书,他看着都还好,阅读毫无障碍,但写是真的难写,而且还是在帛书、竹简上写,更麻烦。

还是一步到位,直接简化一下,编书吧,然后等着一大批人在建安宫工作好了,直接开始上纸印。

朱平疑惑:“书?也需要变吗?”

这怎么变,私人的藏书还能逼他们改字重新刻录不成?

而且“折磨”这两个字,陛下你用来说周篆真的好吗??

小白:“私人藏书他们随意,新字改出来后从晋律和历法开始变,还有《字典》,是以后大晋官吏从小必学的。”

朱平好奇:“陛下的《字典》,内容到底是什么?”

一直不说话的公孙弘解释到:“是改后的所有全新晋字,还有字的读音、字意。”

朱平一愣,其他不说话但一直竖起耳朵的官员也愣了。

字的读音都要规范,那岂不是天下间以后都不只写同一个字,不同乡音的人也要念同一个字音了?

而且还规范字意,这岂不就是开始把不同的诸国文化也开始合流,只要一个晋的文化了?

公孙弘叹气,“只是规定字音,不是禁止说乡音。陛下在外奔波,听了一路各地不同乡音,真是辛苦了。”

众官员侧目,陛下在外奔波是危险又辛苦,但听不懂当地话和遇上胡人比起来,这也能是辛苦吗?

小白也戚戚然道:“孤在外,发现不止当地庶族,连大族和官员都有不少人不会洛京官话。

从前求定和孤说各地大多还是只知乡音,以后一定要让天下人都说上洛京官话。孤出去才知道他所言非虚,决心承他遗志,为他完成这项事业。”

众官员们:啊,陛下你在说什么,我们可也都是先帝臣子,他喜欢抱怨什么,想做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吗,你这瞎说的有点过分了吧。

唯一一个抱着竹简不停记录的刁无忌心想,到底自己和闵帝也是君臣一场,闵帝对他们也不错,陛下这么说他就这么记吧,陛下是先帝叔叔,想给先帝贴金攒点功绩,他可以稍微无视一二。

朱平很快反应过来,肯定道:“陛下有此心,平愿随陛下一起,为先帝完成遗志!”

其他官员瞅了眼这么上道的御史大夫,也赶紧跟着表态,陛下您放心干,我们也都是先帝臣子,他没完成的事业,我们一起帮先帝完成。

几道题里,有两个人上去各解了一题,小白过去宣布他们通过,又给写上几个同等级新题,把这个难度范围内的数学人才筛出了二十四个,又开始进入下一个难度。

他出题的难度一共就分三个等级,第一波筛出二十四人,第二波筛出十人,最后一波就只有两个了。

又有官员考了这二人,确认他们基础经义都很好后,大司农和太史令直接一人一个,很强势的把人要到自己那里那里。做有品级的属官。

有品级的属官名额没了,还有几个普通小官的名额,第二波其他八个人,大司农很强势的抢走六个,太史令只抢到了两个。

而剩下的十四个人,只能是很遗憾的表示暂时没有官位。不过大司农和太史令还有少府令都表示,只剩无品级小官了,俸禄可以在洛京糊口,要来的话等下就出去报名登记,觉得自己还有其他才能的,继续回去按号码排队。

愿意今天来的,大部分都是没什么门路能把才学展现出来的,这时候能有一个出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只是一些人对无品级小官还是不太能接受,选择回去排队,展示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

已经选好部门官位的士人出宫,其他人出去继续叫号排队。

三号是淮南人士,曹鲤,是个医者。

现场没有人懂医,朱平提议找个医官过来考核。

小白摆手:“无事,孤来。”

医者的考核在小白看来很简单,直接选几个宫人,让曹鲤望闻问切诊断一番,自己也会同时诊断做考核官。

时间有限没办法让他治病,曹鲤的医术具体如何不好说,光他诊断的时候完全没有说任何巫相关话题,只针对个人身体问题,并且还是第一个医学方面人才,足够让小白直接给他机会留下来。

大夫我们过几天见,你别走了。

在外的士们很是震惊,曹鲤这人衣着打扮就不像个读过书的,显然也不能是和他们同一阶层的人,手上拿的是什么?

曹鲤拿着牌子也很懵逼,不知道自己也就诊个病,都没开药,为什么还能得到下次进宫单独和皇帝谈话的机会。

洛京难道没有医官,或者医官水平很差吗?

他脑子里完全想不明白,但出去的时候面对其他士人的各色眼神,曹鲤立刻不自觉把背挺的笔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走出太平殿。

虽然都算不上庶民,但是医者的社会地位就和工匠一样,重要,但权贵们看不上,都不能被称之为士。

来这里的士都是落魄贵族或者贵族,再次也是家里有点资产的小地主,都是要读过一些诗书典籍的,这些人和曹鲤这类医者没什么冲突,但是不妨碍他们看不起医者。

曹鲤没想过和他们起冲突,但是能有一个展现自己强于他们的点,被这些人瞧不起很多年的他,也想能够在他们面前神气一回。

四号周祀是徐州人,青年人穿着普通甚至有些贫寒,长着一张平平无奇的一张方脸,看着就一副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但他说自己擅兵。

小白眼神看向公孙弘,兵我完全不擅长,丞相,你来考吧。

公孙弘见多识广,脑子一转就有了,“可是昔日宋国熊飞将军之后?”

周祀点头:“正是先祖。”

小白心想怪不得他这么沉默。

宋国都早一百年就没了,徐州后来是吴国的,是楚国的,现在是晋的,曾经姬姓子弟也分宗成了周姓,熊飞将军也就在宋国有点名气,一直到现在也都没出什么人物。

再看他的衣着,这已经不算家道中落了,直接从上层都快掉到庶民那边去了,难怪不爱说话,怕是跟庶民没话说,往上又没人和他说。

朱平问他说自己擅兵,是自学还是学的其他人。

周祀:“少时得幸遇见宓先生,跟着他识字读书,但兵法是我自己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骄傲极了,不再有之前的沉默姿态。

朱平颔首道:“原来是宓先生的弟子。”

小白也听过这人,是上雍学派这个时代的一个大贤。

上雍学派算是最不拘出身血缘的学派之一,学派理念就是让天下人都能识得几个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基础的道德维持社会运行。

上雍学派是厌恶出身决定论,提出教育决定论,这位宓先生还有那么点无政府主义思想,认为只要人人读书识字有道德,就不再需要政府强制约束人了,这种理念让他年轻时候被各国上层撵来撵去。

偏偏上雍学派又广收门徒,中下层贵族和小地主没有学习机会的都可以向他们求学,

周祀就算再落魄,家底至少也沦落不到庶民一样,总能拿出点束修,或者有送孩子读书的意识。

周祀再次纠正道:“宓先生教我读书,对我恩重如山,可我的兵法不是学他。”

-

小剧场

小白:简化字、洛阳普通话、字意、史书,文化归属感,官方最终文化解释权、都拿来吧你!

记住,都是我侄子的想法,可惜他英年早逝,作为长辈我会帮他完成的,过两年就给你改晋明帝,大侄子稍等。

武帝一把推开在那里泪眼汪汪感动的大孙子,和其他瞧不上的诸国君主一起指着小白吐槽:md,这种以往干了一件都要被人骂死的事,他怎么同时做这么多还没人来骂,快来个大贤者骂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