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满级假千金为国出征:老大等等我 > 第460章 前尘境14:相逢已是上上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0章 前尘境14:相逢已是上上签

1643年的盛夏,京都处于崇祯大旱的末期。

连年干旱导致粮食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蝗灾和瘟疫持续,大量人口死亡,京都附近的地区很多村庄变成无人村。

粮食供应极度短缺,粮价飞涨,石米价格从一两涨到三两至五两。

尽管处于南山远离纷争的正一观,也因为这一系列问题入不敷出,缩衣减食。

在这期间,郁时开始协助林越完善九宫锁龙阵。

她虽知道九宫锁龙阵的阵法如何布置和开启,但到底林越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她无法过多干预。

白天,林越按照习惯会进山采草药,为患上瘟疫的百姓治病,到了晚上便挑灯夜战,钻研阵法。

后期道观煤油灯不够,林越干脆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钻研。

道观里少了香客,郁时也更清闲了。

喂喂鸡养养鸭,在后院开辟荒地,用自己的法术灌溉农田,倒也能维持观内的用水。

而祖师爷善渊道长为了天下每日逝去的百姓,隔三差五就会开坛做法,祈福超度。

日子勉强过着。

之前喜欢找郁时的周时伊和长平公主也减少了次数,小半年只来过一次。

老友见面,却分外忧愁,话里话外都是对明朝现状的担忧。

直到1643年冬,许久未见的周时伊带着长平公主,跟随父母上南山祈福,在后院和郁时闲聊一阵儿。

聊天中,郁时得知周时伊和长平公主的堂弟朱行之定了婚约。

同时,长平公主也遇见了她命中注定的爱人,周世显。

听说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宫中的池塘边,长平公主的手帕落入水中,周世显拿着树枝为其挑回。

与后世流传改编的故事不同,却也是一见钟情,芳心暗许。

长平公主问郁时怎么看。

郁时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笑着,递给长平公主一张平安符。

她有预感,此次一别,将是她和长平公主的最后一面。

长平公主感觉郁时很奇怪,却也老实的接过,答谢郁时。

目送周时伊一家和长平公主离开时,天空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十二月的风凛冽的吹过屋檐,灰蒙蒙的天色下,残雪一片,轻轻的、不偏不倚飘落在郁时睫毛尖。

她睫毛颤动,眨了眨眼,看着再也望不到的长平公主,无声地说了句“再见”。

再见,再也不见。

墨伞停在头顶,隔绝了冰冷的雪,郁时侧身转头,看向长发披肩的林越。

“怎么又没梳头发?”

林越清浅一笑:“一心扑在阵法上,忘记了。”

郁时无奈地叹了口气,抬手拉起林越的衣摆,朝道观走去,“回去吧,我给你冠发。”

林越闻言,笑容郁浓,语气带着几分打趣。

“还记得你以前小,不会穿衣服也不会梳发,我找隔壁大娘学了几天才给你打扮上的。如今,反倒是轮到你为我冠发。”

郁时顿了顿,回忆起自己三岁形态的时候,也跟着笑起来。

“知足吧,除了你,姑奶奶这辈子可没给谁梳过头发。”

“噢?”林越歪着头说:“那真是我的福气。”

郁时哼哼两声,先前因为长平公主而蔓延的悲伤慢慢消散。

林越见此,松了口气。

这场初雪下了两天。

后因连年干旱,气候干燥,水汽不足,整个冬天也没能再下一场雪。

时间很快来到四月初,又是一年清明。

周时伊又来了南山正一观,跟着父母一起,还有她的未婚夫朱行之。

周时伊说,清明过后,她们全家就要离开京都,去扬州。

朱行之的父母不愿离开,但又不忍心孩子陪自己赴死,将其托付给了周家夫妇,让朱行之当上门女婿。

郁时了然点头,为他们一家离开京都去扬州算了一卦。

她将卦象中,会遇见的困难一一告诉他们,并且嘱咐朱行之从今往后隐姓埋名,待268年后,他的后人才可改为朱姓。

朱行之虽然不懂为什么要268年,但见周时伊对郁时信赖有加,便点头应下。

随后,郁时将提前备好的符纸和平安扣送给周时伊。

“你是我来这儿的第一个朋友。”她说,“生不逢时,但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

“时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祝你平安幸福,健康常乐。”

周时伊泪眼朦胧,抱着郁时哇哇大哭。

郁时搂着她,摸了摸头。

一如初见那天,周时伊磕到额头,不小心摔进郁时的怀里,被她搂住,温柔的摸着额头。

离开前,朱行之提议,为郁时和周时伊合画一幅画。

周时伊欣然应下,拉着郁时坐在院子的枫叶树下,等着朱行之画完。

当郁时看见那幅画的一瞬间,突然心神一动,再抬眼打量起周时伊和朱行之的面相后,抬手起卦。

卦象出,郁时忽而笑起来。

“郁时,你笑什么?”周时伊疑惑地问。

郁时看着她,带着笑意说:“我在笑,我们的缘分。”

原来,周时伊和朱行之就是薛淞外家的先祖。

难怪当初薛淞的外曾祖父看见她时,一脸激动。

而当时书房墙上的白布后,放的便是这幅画。

郁时感慨地摩挲着画的一角,随后将其递给周时伊。

再次与友人分别,郁时悲伤了一整天。

林越怎么哄都没哄好,连研究阵法的心思也没了,一个劲儿的围着郁时转悠。

郁时实在看不下去,勉强扯出一个微笑,才把林越敷衍的赶出房间,获得清静。

第二天,她在窗台上看见一根木簪子。

那木簪被打磨许久,细腻温润,触手生温。

在簪首处,精心雕刻着一条小鱼,灵动可爱,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它就会从簪子上一跃而出 。

郁时惊喜地摩挲着木簪子,刚好瞧见外面的空地上,用树枝拼凑的一行字。

——不要悲伤,我会陪着你。

郁时的唇角情不自禁弯起,她抬手勾出一面水镜,将那木簪子插在头发上。

恰巧转身时,余光注意到院子里一抹青色的身影。

林越一身青袍,长发用玉冠束起,双眼含笑,俊朗无匹。

春风从林越吹向郁时,带着从未宣之于口的爱意。

万般事物牵扯,相逢已是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