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冬去春来,勤劳的叶家村人,还在早春的时候,便开始早出晚归的,在地里忙活开了。

叶老大也不例外,地已经被他翻过三次了,野草才露出个芽尖,便被连根拔起。

如今村里育苗的不止一家,叶老大除了翻地之外,就是轮流着去各家看情况。

对于今年的灾荒,叶老大虽然知道一些,但是春雨绵绵,万物复苏,没有任何的预兆。

他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记录下,当天的天气,雨水情况。

部分叶家村的人,还是舍不得放弃种水稻,却在洒了稻种下去之后,后悔莫及。

因为里正,从县城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今年小麦,玉米都可以当作秋税上缴,只是一斤稻谷,对应一斤半的粗粮。

玉米和小麦,在大庆,一直都是一年两种的,亩产也比水稻要高。

目前除了叶家村,其他地方还没有成功的实现水稻的一年两种。

对于普通的农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一时间,连玉米、小麦种子都涨价了。

叶家村的人,都是精打细算的,都不用劝,第二天便都去找叶老大拉关系,想请他得空多指导指导育苗的事情。

叶老大向来是个热心肠,基本来者不拒。

解决了这个大事情之后,叶老大一边盯着木匠继续研究水车,一边把山坳里的水,看管得严严实实的。

如果存水能像存粮一样简单,叶老大再苦再累,也一定会让山洞里都堆满木桶,木桶里面装满水。

但是庄稼人,人要喝水,地更加要喝水。

叶老大自己种的也是玉米和小麦,但是种得最多的是番薯。

番薯本来就长在地下,耐旱,而且番薯藤可以切碎了用来养家禽,人其实也可以吃。

除了种地这件事情,村里人如今手里有了闲钱,春天又是抱养的好时机,便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家禽。

叶家村背靠大山,竹子也多,在自家山上围个地方,建个鸡笼舍,再搭个棚子,拉上防雨布。

只要粮食够,那真是,走地鸡想养多少就可以养多少。

然后半个月后,里正去了一趟县衙回来,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县衙免费给大家送鸭苗,按人头算,一人可以领两只。

白得的东西哪个不想要,而且叶家村还有条河。两只不好养,要养就养上个五六七八只,逢年过节,想加个肉菜也不用特意去县城买了。

就这样,雍州府这边,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鸭。

有些临河的村庄,还有了专门的养鸭人,一养就是几十上百只,捡鸭蛋,都要带大背篓才装得下。

日子就在春种的忙碌中,一如既往的向前。

叶老二去赶考之后,叶老大就真正的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除了忙地里的事儿,山洞那边的事情也一直没有放下过。

油盐酱醋,更是每次都要买上一些,再私底下找时间放过去。

雍州府叶成他们是第一次来,叶老二却不是。

叶家甚至还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肥皂坊。

常年的贫苦生活,让叶老二在这个关键时刻,依旧还是抽空去肥皂坊见了管事。

确保孙乾还有皇城那边,都能按时交货后,这才放心的继续复习。

到了考试这一天,天空放晴,碧蓝的天际下,贡院的门口挤满了要进场的学子们,还有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人。

正门门口立了一口大锣。

时间一到,大锣就被敲响,“学子入场……”

声音响彻天际,人群中沸腾不已。

这场考试的检查更为严格,经过了三个时辰,所有的学子才全部入场。

叶老二被分到了一个角落,除了巡查的考官,也就能看见一两个人,是难得的好地方。

四天后,入院时的那口大锣又再次被敲响。

所有的学子都被督促着放下纸笔,面前摆着的东西被悉数清走。

每次考完的固定节目,就是睡得昏天暗地。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听到了笔锋打听出来的消息。

“很多学子都说这次考试的内容难度高,而且还涉及北伐战争,内容敏感。听说,已经有不少的学子在收拾包袱,打算回乡了。”

这次没有叶果的安慰,大家相互对视了一眼。

叶老二开口,“此次放榜就在十天后。但是皇城的春围定在半个月后,等放榜再赶过去就来不及了。”

“如果真中了秀才,到了皇城,也能拿到身份证明参考考试。不如我们明天就出发?”

古代就是这点不好,交通不便,然后当权者,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远近。

定下来的时间,往往是钦天监算出来的。

今年又因为北伐的事情,成帝急需一批新鲜血液补充朝堂,像叶老二这般打算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笔锋还是年纪小,所以打听到的消息,不完全。

收拾包袱的学子,可以回乡,自然还可以是去皇城赶考。

“我听二叔的。”叶成道。

“爹,我去跟子风说,让他跟我们一起走。”叶力此时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

但是叶老二听他这么一说,突然道:“阿成,你亲自去问问平安,他跟不跟我们一起?”

“如果叶安也跟着一起去皇城的话,人多还是安全点。”

他们在考前就跟平安见过一面,自然对他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叶成点点头,打算等下先去买点礼品,再亲自去一趟。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叶安,已经在皇城了。

徐长卿当时让身边的亲卫,假装带回京后。

没想到,带回去的人,竟然差点着了太子的道,失去清白。

太子竟然连他身边的人,都敢不择手段的拉拢。

徐长卿当时就看出来了,北伐战争,原来真的是帝星之争。

太子虽然没有参与北伐,但是他经手的粮草,军饷,武器装备……每一样都对北伐的局势,至关重要。

但是偏偏这人,心思并不单纯。

以徐长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废太子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成帝的身体越来越差,朝堂更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结果就是,成帝将传位诏书,亲自送到了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