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宋超时空:我外孙女是齐国公主 > 第143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宵节的晚会上,小公主这个专业“托儿”,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头。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晚会编排了名为《月之飞花令》的传统舞蹈。为了节目效果,导演在这个环节安排了和小观众互动环节,让小观众谈一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背一背古诗词啥的。

本来这个出风头的机会呢,是没打算给小公主的,而是其他更有来历的小朋友,有剧本那种。

懂得都懂。毕竟在京城这个地界,一个板砖掉下去,都能砸死一大片处长。

导演之所以关注了一下小公主,是因为第一,小公主现在在网上太火了,好多人都想用麻袋把她带回家,看看能不能再吃一波她的红利;第二,就是上次的小公主“托儿”当得太有水平了,导演想看看还能不能再有效利用一下,给他捧个场。

因为老张没事就装13吟诵两句诗词,小公主受姥爷熏陶,对诗词歌赋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直希望长大以后能像老张一样有文化有深度,所以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听着伴奏里的诗词,就特别开心,在老张怀里一个劲儿的摇头晃脑,撅哒着小屁股,听得可入迷了呢。

导演不知道小公主一直受姥爷的耳濡目染。在导演看来,她萌萌哒的反应,就好像她真能听懂似的,状态极佳,情不自禁给了她一个特写。

领导重要,投资商重要,晚会的效果和导演的口碑也同样重要。

反观事先安排的小朋友,反应没有小公主那么自然。

观众们再一次被小公主的可爱击中了小心心。弹幕上都是“这波13装的,就好像她真能听懂似的”。

为了响应观众,导演临时决定加上小公主这一趴。美其名曰是帮观众试探试探,小公主是不是真听懂了。

结果没想到小公主小嘴儿叭叭叭地,说得可好了。比拿剧本的小朋友说得还到位。就好像是她才是拿剧本的那个。

主持人略带惊诧地问小公主:“你怎么懂这么多呀?”

小公主天真地回答说:“因为脑耶平习就稀饭装高森,老爱吟溪。”

网友们纷纷发弹幕说:“可恶,又被她装到了。”

大宋。

虽然知道这次元宵晚会小公主有可能不会露脸,但是宋仁宗仍旧守在小公主的寝殿看现场直播。甚至为了看现场直播,直接取消了晚上的群臣宴。

大臣们也都很高兴,毕竟这种敷衍上司的团建也是很累人的。在家左拥右抱,共享天伦不香吗?

宋仁宗也没想到,能够再一次在电视上能够看到小公主精彩绝伦的表现。那胸脯子,挺得老高了呢,可骄傲了呢。

虽然小公主是姥爷教的,和他这个当爹的没啥关系。

接着就是正月十六。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根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这一天正好是大宋君臣与百姓同乐的日子。

这一天,大内车驾不出,早晨吃过早饭,宋仁宗就登上宣得门城楼。然后开始奏乐,乐声响后,把楼上的帘子都卷起来,宋仁宗独坐正楼的御座上,面对百姓,宣告与民同乐。

去得早的百姓可以看到宋仁宗小帽红袍,端坐其上。不一会儿帘子就被放下了,去得晚的百姓就不能得瞻天颜。

宣德门有两个垛楼,左楼是皇亲国戚,右楼则是朝中重臣。

穿着大宋亲王服饰的老张一家(包括小公主在内)就坐在左楼首位,其下首是赵宗实。

老张一家自打发现能够安全出入平行时空的大宋,早就买了一本《东京梦华录》,一本《武林旧事》,想要好好做一做游览大宋都城汴京的攻略。

提早就跟宋仁宗打过招呼说要来凑这个热闹,宋仁宗以亲王的标准命人给老张一家搭了彩棚和帐幕。

从天子到王公大臣,每一个帐幕里都有歌姬唱歌儿。宋仁宗本来想给老张这个帐目里安排歌姬,老张没让,老张一家直接用音响播放现代关于元宵节的歌曲。

西垛楼下,开封府尹当众审理犯人,让百姓接受法律教育,警示愚顽之人不要违法犯罪。老张一家还溜下去凑了个热闹,看了一下古代是如何审理发落罪犯的,还用针孔摄像头拍了视频。

之所以用针孔摄像机,实在是因为手机太招摇,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在后世,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历史资料啊。

其实老张也不是没考虑过上交国家,但是他刷到了一个能够和大秦双穿的小说,故事中女主就是上交给国家了,然后国家直接派驻军把她当成重点保护对象保护起来了,生活都变得不自由了。

老张不想过这种失去自由的生活,这是让他退却的原因。

让老张一家觉得可惜的是,此时包拯还不是开封府府尹,无缘看到传说中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在街上玩了一会儿,吃了些鹌鹑骨饳,科头细粉、圆子,又买了荔枝干、旋炒栗子银杏、鸡段等干果肉干小零嘴儿,小公主就困了。

老张一家就先回了现代午睡。

白天都是歌姬或奏乐或献唱,听多了,觉得闹挺慌。晚上看灯祈福,才是重头戏。

老张一家睡到了下午三点钟,起来点了个外卖,带去大宋和曹皇后、高滔滔、苗昭容、福康公主用了餐。也差不多是下午五点钟了。又陪着小公主、高滔滔、福康公主玩了两局三国杀,差不多就六点钟了。正是月升灯耀的好时间。

大家贴上暖宝宝,在打底羽绒服外面套上大宋的棉衣,又披上了貂裘大敞,戴上帽子手套口罩,拿着手炉,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次,曹皇后、福康公主和高滔滔也跟着老张一家一起去了宣德楼上。这次未去垛楼,而是去了宋仁宗所在的正楼。此时,早有妃嫔落座,与宋仁宗嬉戏调情。

老张等人站在楼上,透过帘幕的缝隙向外张望。一时看不尽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辉映,一条插满灯烛的草把缚成的飞龙腾空欲起。

宣德楼两侧的垛楼,一边挂了一个巨大的灯球,直径一丈多,里面燃烧的红烛,跟椽子一样大。

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名为棘盆,内设两条竹竿,高数十丈,上面张灯结彩,悬挂纸糊的百戏人物,风动宛若飞仙。

可谓是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观之不足。

宣德楼下,还有一个用枋木垒成的大戏台,各官家的歌姬、优伶、艺人等都会在上面表演节目给百姓看。

看到九点多钟,老张两口子就带小公主回去睡觉了,毕竟她还小,熬夜容易长不高。

张悦笙也跟着回去了。等小公主睡着了以后,她又偷摸儿溜回大宋,继续凑热闹。

到了三鼓,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宣德楼上,有人把一些小红纱灯球升到半空,就说明宋仁宗已经回宫休息去了。接着听见一阵鞭子响,数十万盏灯一下子就熄灭了。

张悦笙跳上了宋仁宗提前为她准备的马车,带着一队宿卫禁军,去了大宋赏灯打卡地——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大雄宝殿前设乐棚,禁军的乐队在这里演奏。寺里的两廊都挂着诗牌灯,有的写“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有的写“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诗牌灯是木质的牌子,镂空刻字,烛火放在诗牌内,再外罩一层轻纱制成的。

资圣阁供奉着佛牙,设置了水灯。官眷会按照等级大小提前占好座位。张悦笙因为有宋仁宗给的令牌,当然能够站在视野最好的位置观赏。

除此之外,九子母殿、东西塔院、惠林、智海、宝梵等处都特别热闹,竞陈灯烛,光彩争华,彻夜不熄。

张悦笙玩赏一回,又去了比较繁华的夜市。

各个坊街和马行街上的香药铺、茶坊、酒肆也有自己独特的灯火,街上还有道士打花钹、和尚表演对椎鼓,引得百姓都聚在一起凑热闹。

各个城门都设有官方的乐棚,巷口没有乐棚,倒是设了皮影戏棚,给孩子们观看。如果孩子走丢了,可以到这里寻找,就相当于一个景区服务中心。

就是深坊小巷,也是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争奇斗艳。

倒是真的把大宋的“藏富于民”彰显得淋漓尽致。

百姓们春情荡扬,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五陵年少,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彻。

这一切,都被张悦笙用针孔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有许多小摊贩摆摊儿卖和节日相关的物品食物的。比如说玉梅、夜蛾、蜂儿、雪柳等剪彩而成的元宵节饰品的,有菩提叶灯和科头圆子灯的。

张悦笙每样都买了一些,打算回去卖。

小吃主要是炸元宵。

卖油炸元宵的,在一把青伞上面放上竹架子,架子前后插有梅红色的以金色丝线镶边的小灯笼。元宵摆在架子上,伴随着鼓点儿敲击,元宵会在架子上转圈儿,这叫“打旋罗”。

人家买元宵,就是单纯买元宵;张悦笙直接连人家的摊子都买了,打算回现代也给现代人表演一个打旋罗。

一直玩到了三更半夜,张悦笙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