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桐继续同姑娘们一起早出晚归,经过这件事情,大家愈加珍惜现在安定的日子。
一切照旧,不一样的是,吴秋桐也找到了新活,给首饰店提供首饰的新样式,她对这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做起来也不难。
可心的铺子越来越大,春兰也渐渐开起了酒楼。
一年之后,悠州城内出现了一处名为济姝阁的地方。
里面时不时传来婴儿啼哭的声音和女人温柔哄孩子的声音。
这是她们买的新宅子,提供给无路可走的女人和孩子的住所。
何颜芳对里面的情况一清二楚。
有三位姑娘是被夫家赶出来的,何颜芳给她们月钱,让她们照顾那些被人抛弃的女婴。
有一位可怜的母亲被休,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来到了这里。
渐渐的,院子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人手有些不够,何颜芳就请了附近的几位大娘来照顾婴儿。
她们现在积蓄渐渐多了起来,已经养了十三位女婴。
吴秋桐也知道养孩子很费钱,特别是她们渐渐长大之后,还需要提供教育环境,那就需要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可心见大家愁眉苦脸,鼓励道:“大家别灰心,咱们手下都已经有好几家铺子了。养活十四个孩子不是什么大问题。”
绮圆叹气:“眼下已经是能做的最大限度了,那如果又遇到了一个可怜的孩子,咱们抱回来之后日子只会更难。”
吴秋桐现在把济姝阁想象成一个孤儿院,如果总是入不敷出,那她们根本就坚持不下去。
现代的孤儿院有政府的补助,有慈善家捐款,里面的孩子还可能被收养,而这三个条件,她们一个也做不到。
朝廷补贴她们是不可能的,她们无权无势,这些事情,朝廷根本就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把钱花在几个婴儿身上。
慈善家在这里就更别提了,这里的商人唯利是图,恨不得剥了百姓一层皮。
孩子被收养那就更难,先不说这个时代是否有家庭原因收养女婴,就算是愿意,她们又如何保证那些人把孩子领走之后,不是把她们卖掉或者是把她们培养成瘦马。
几人各怀心事,却没有说出放弃孩子们的话。
几位姑娘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只为多挣些银钱。
日子就这样紧巴巴到了年关。
几人也没有置办新衣,省下钱买了些食物,在家里忙活了起来。
虽然今年的生活压力比去年大了不少,好在大家一直都在身边,不断努力。
吴秋桐知道,她开医馆根本就不能挣几个钱,给别人画首饰也不是长久之计,她盘算着,自己需要开一个首饰店。
何颜芳很赞同:“如今太平盛世,各家夫人也愿意花钱打扮,首饰店的利润一直都是不错的,二成,你见识广些,背靠大山,如果首饰店开了起来,咱们的日子就会渐渐好起来。”
吴秋桐用了一个星期完成了选地,原料,面向人群等一些问题。
宋朝朝也知道不少首饰的样式,就陪着吴秋桐东奔西走。
两个月后,玲珑阁终于开起来了。
吴秋桐主要是设计样式,宋朝朝管理店铺,春兰联系货源。
吴秋桐也知道一些营销套路,和姐妹们商量之后就按此实施。
悠州城内的富家夫人很是钟意她们店铺的首饰,这其中倒是省了她们不少心力。
吴秋桐闲下来就看医书,看到上面记录的草药,她很是感兴趣,就想着去采药。
姐妹们给她准备好需要的东西,在城门依依不舍地目送她离开。
吴秋桐的目的地是西南处的德州,那里有一处名为青云山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找到她需要的药材。
她一进城,就发现这地方实在繁荣,街上的人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容。
她坐在一个小摊子里吃馄饨,见老板闲了下来,感叹道:“这地方当真繁华安乐。”
老板听她的口音就知道她是外地人,颇为骄傲地介绍道:“德州虽地处西南,与多国交接,但有朝中将军镇守,加上我朝与他国关系和睦,大家往来互通,日子也渐渐好过了。”
吴秋桐知道西南的德州一直都是梁玉驻守,而陈期和驻守的是西北的银州,她感叹道:“那治理这里的朝廷官员和守护这里的将军当真是一心为民。”
老板赞同道:“对啊,去年还建了一处书院,可以免费送孩子们去那里学习,现在大家日子好了,就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多些学问。”
吴秋桐觉得很是新颖,就打听着去书院外面看了看,虽然没有进去,但看那外面就觉得古典庄重。
她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计划着明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