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罩着傻柱,谁敢反对? > 第240章 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

随着对山区农机设备研发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王大山深刻意识到,要想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推动农业机械的革新,必须在技术研发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他将目光聚焦在了农机的核心部件 —— 发动机上,决心要研发出一款更高效、更耐用且适应国内复杂农业环境的新型发动机。

王大山亲自带领技术团队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

在那个设备简陋、资料匮乏的年代,每一步前进都充满了艰辛。

技术部的办公室里,灯光常常彻夜通明,王大山和技术人员们围坐在破旧的办公桌前,反复研究着仅有的几张发动机设计图纸,激烈地讨论着每一个技术细节。

“王厂长,我们现有的发动机在功率输出上还是不够稳定,尤其是在山区那种复杂地形和重载作业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骨干小陈皱着眉头,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说道。

王大山沉思片刻,坚定地说:“那我们就从改进进气系统入手,提高进气量,从而增强燃烧效率,提升功率稳定性。我听说国外有一些关于可变进气道技术的研究,虽然我们没有他们的先进设备,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摸索和试验,尝试设计出适合我们国情的进气系统。”

小陈有些担忧地说:“王厂长,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啊。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试验设备,我们只能靠一次次的试错来推进,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王大山拍了拍小陈的肩膀,鼓励道:“我知道困难很大,但我们不能退缩。想想山区那些农民兄弟们渴望用更好农机的眼神,我们就有了动力。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攻克这个难关。”

于是,技术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试验过程。

他们用手工打造的简陋模型,在临时搭建的简易试验台上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王大山都亲自在一旁观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这次进气量有所增加,但燃烧效果还不理想,尾气中的黑烟还是比较浓。”

小陈看着测试数据,无奈地摇了摇头。

王大山思索片刻后说:“我们调整一下喷油嘴的角度和喷油量试试,也许能改善燃烧状况。”

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调整和试验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一天,小陈兴奋地跑来向王大山报告:“王厂长,成功了!我们的新型进气系统和优化后的喷油嘴配合,使发动机的功率稳定性大幅提高,而且燃油效率也提升了近 20%!”

王大山激动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太好了!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个突破,我们光明厂的农机产品将会有质的飞跃。”

然而,王大山也清楚地知道,技术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在当时国内农业机械专业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成为了重中之重。

王大山决定在厂里开办技术培训班,选拔一些有潜力、肯钻研的年轻工人进行系统培训。

他亲自担任培训班的主讲老师,从基础的机械原理开始讲起。

在培训班的教室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农机模型和零部件。

王大山拿着一个活塞模型,向学员们耐心地讲解着:“大家看,这个活塞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它的运动直接关系到能量的转换。就像我们人的心脏一样,每一次跳动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年轻工人小李好奇地问:“王厂长,那怎么才能保证活塞的运动顺畅呢?”

王大山笑着回答:“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了,比如活塞与气缸壁的配合精度、润滑系统的设计等等。我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今天我们先了解基本原理,后面会逐步深入到具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除了理论教学,王大山还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培训。

他带领学员们走进生产车间,亲自示范如何操作机床加工零部件,如何进行发动机的装配调试。

“在装配发动机时,每一个螺丝的拧紧力矩都有严格要求,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就像我们做一件精细的手工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王大山一边操作,一边向学员们强调着。

在培训过程中,王大山还经常鼓励学员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有一次,学员小张在学习发动机故障诊断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厂长,我觉得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简单的检测工具,能够快速地判断发动机的故障部位,这样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王大山赞许地看着小张说:“小张这个想法很不错啊!这就是创新的思维。我们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要不断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大家可以围绕这个想法,进一步深入研究,说不定能开发出一个实用的小发明。”

随着技术培训班的持续开展,光明厂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技术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才。

这些人才在后续的生产和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光明厂的技术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型发动机成功研发和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的基础上,光明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决定在某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试点项目,光明厂凭借其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成功中标了部分农机设备的供应任务。

在项目启动会上,王大山充满信心地对团队成员说:“同志们,这次试点项目是对我们光明厂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展示我们实力的绝佳机会。我们要把我们最新研发的农机设备和最好的技术服务带到试点地区,让农民兄弟们切实感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好处。”

技术人员小王问道:“王厂长,试点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复杂,既有粮食作物,又有经济作物,我们的农机设备能满足这么多样化的需求吗?”

王大山回答道:“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作物种植特点,对农机设备进行针对性的调试和优化。我们在之前研发山区农机设备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次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确保每一台农机都能在试点地区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王大山带领团队深入试点地区,与当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

他们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作物种植习惯,对农机设备进行了现场调试和改进。

当地一位老农看着正在田间作业的光明厂农机,竖起大拇指说:“这光明厂的机器就是厉害,比俺们以前用过的都好使。这播种的深度和间距都刚刚好,种出来的庄稼肯定能丰收。”

王大山笑着说:“大爷,您满意就好。我们还会不断改进,让这机器更好用。您在使用过程中有啥问题或者建议,随时告诉我们。”

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试点项目,光明厂的农机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光明厂的技术团队也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反馈信息,为后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