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哥,你快起来吧,不然大家以为我把你怎么样呢?”小姑娘着急的说道。
一旁负责的大堂秩序的银行的保卫人员连忙走了过来,“小桃,怎么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大哥看到我拿出纸币,立马就跪了下去。跟我没关系啊。我就是给他看看纸币的样式。”
保卫人员随即对着中年男人说道:“大哥,这是陛下新弄出的纸币,各式面额都有我们大明前朝陛下的头像,说是为了纪念他们。没事的,没事的,快起来。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纸币的话。小陶给大哥拿银币吧。”说完把中年男子给扶了起来。
“不不不,我要这个。”
“行了,没事了,大家别看了,小桃继续给大哥办理吧。”
“大哥,这是你的钱,这是你的存折,存折你一定一定要收好。”小桃一脸郑重的说道。
“姑娘,怎么呢?不就是几十两银子吗?不用这么严肃吧?”
“几十两?大哥,你等一下,我在确认一下。”说完小桃,立马又回到后面的架子上,翻看着记录,确认了好几次,长出了一口气,吓死我了,这个要是弄错,我的麻烦就大了。
“大哥,我确认了好几次,没错,存折你一定得收好。”小桃随即扭头看了一眼周围,见周围人没有在意他们这边,小声的说道:“大哥,你这个账户里面有五千两银币,千万别弄丢了。”
老兵,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你没弄错吧?”
“没有,我确认了好几次。”
“好了,大哥,钱你收好,折子也收好。”随即小桃大声的喊道:“下一位!”
老兵杵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朝门外走去。
老兵叫郑木,因为伤一条腿,只能从战场上退下来,打算回到了京城郊外,自己的家乡。临走的时候,队伍上负责军需物资的军需官,给他和其他一些残疾的士兵一人发了一个折子。说里面有他们的抚恤金。回到京师去商业银行就能领取,但是没有告诉他们数额。
于是他回到京师,没有回到自己的家,第一时间便来到银行准备取一些钱带回去。
老郑走出门外,打开折子来看,上面的字他只认识几个,尤其是那一些符号,他根本认不得。一直在想,会不会是兵部搞错了,以前他们队伍牺牲的兄弟,也没有拿到这么多钱。
随即拄着拐棍。向着兵部走去。
“兵部,衙门,闲人不得擅闯。”郑木走到兵部衙门的时候,被守卫的卫兵拦了下来。
“你好,我是退下来的士兵,过来问问我这个抚恤金是怎么回事?”
门口的士兵打量了一下郑木,“好的,你跟我进来吧。”
士兵把他带到一间屋子前,士兵敲了敲门。
随即门就开了,高斗枢走了出来,“有什么事情吗?”
“大人,这位老兵来询问他的抚恤金是怎么回事。”
“这位老哥,怎么了?是没有发吗?不应该啊,户部早就把钱拨过去了啊”
郑木连连摆手说道:“大人,不是的,不是的,小的就是来问一下,这钱是不是给多了?”说完把折子掏了出来,递给了高斗枢。
高斗枢随即接过折子,然后打开看了看,又看了看郑木,点点头,“没错,是这个数啊,大哥你也是实诚,从来只有觉得给少了的才跑来问。”
“不是,是小的怕弄错了,用起来不放心,万一那天朝廷追查,小的就算有几百张嘴都说不清啊。”
“没事的,放心用,这是朝廷对你们抚恤。本来是朝廷要负责因伤致残或者牺牲士兵家人的生活,孩子的养育的,但是因为人数太多了,所以我们兵部,就统一折算成银子。发放给你们。”
“原来我们牺牲的兄弟才几百两银子,我只不过才少了一支腿,”
还没等郑木说完,高斗枢便打断了他,“你说的是原来,咱们陛下虽然爱财,但是对于有功于大明的,都是极为慷慨的,所以,放心用吧。好了,你送他出去吧。”
郑木一脸懵的跟着士兵慢慢的走出了衙门。随即趴在地上,向着皇城叩了三个响头。
在乾清宫的朱由检,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郑木又回到了商业银行,大堂的保卫人员看到还是那个老哥后,连忙走过来:“老哥,你还有什么事情没办完吗?”
“小哥,我想在取点钱。”
“好的,您这边请,”随即给郑木指了个空的柜台。
小桃看见又是那个老兵回来了,连忙起身问道:“老哥,您这是?”
“姑娘,我想再取点钱。”
“哦,好的,您想取多少?”
“两百两银币,一百两纸币,一百两银币。”
“好的,您稍等,”
周围人看到这个瘸子取了一百两的纸币,嗤之以鼻的说道:“老哥,你小心纸币又变成原来那样,成为废纸一堆。”
“不,我相信陛下,就像陛下相信我们能够平定辽东一样,”郑木坚定的说道。
一句话,让那些想要嘲讽的人,纷纷把话语咽了回去。
“对,这位老哥说的有道理,我们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全靠陛下,我们为什么不相信陛下?小姑娘,我取五千两纸币。”
大堂里的人,原本想要取银币的,纷纷的改换成纸币,一些取了银币的,纷纷又排起了队,准备把银币换成纸币。
“这纸币,做的真漂亮,比原来那种好看多,弄得我都不想拿出去花了。”
“我就打算拿回去供起来,你看啊,这是成祖的头像。”
“我这个是太祖的,”
“你钱多,你厉害,行了么?”
郑木带着自己的钱和折子,去附近的店铺。买了几套衣服,还有一些糖果,粮食。在村榎车马行包了一辆上等的马车,回到了郑家坝
走到村口的时候,引起村民的轰动,特别是坐在村口大树下的婆婆大妈们。一脸的欣喜,以为她们的小村庄出了什么大人物了,要衣锦还乡了。
“你们看那马车,这么大啊。不知道是哪家的老爷回来了。”
“你们说会不会是张氏那口子,听说郑老大在辽东打鞑子呢?”
“不应该吧,一个丘八能有这么多钱?坐这么豪华的马车?”
“过去了,咱们跟过去,看看去了谁家?”
马车在村子拐了几个弯,最后稳稳的停在了郑家的院门口。
“真的是郑家老大回来啦,这是发了啊。郑老太要享福喽。”
郑木在车夫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了下来,走到门口,用力的拍了拍门。“娘,荷花,我回来了”
郑老太带着儿媳正在堂屋里,纺着线。突然听到敲门声,“木子回来了,我怎么听见有人在敲门。还是木子的声音。”
“是啊,娘,我也听见了。我去开门。”张氏连忙三步并两步的走到了院门前。打开门,看到一个面色黝黑的汉子。拄着拐杖的站在门口。
“荷花,我回来了,”郑木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笑着说道。
“木子,你的腿。。。”张氏眼圈瞬间就红了。
“没事,没事,一条腿而已。娘身体怎么样?”
“娘,木子回来了,娘,”张氏哽咽的向着里面喊着。
郑老太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连忙起身,蹒跚的向着院门口而来,“木啊,我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
郑木连忙一瘸一拐的跑了过去,把他的娘扶住。“娘,孩儿回来了,”
“木子,你的腿。”说完,郑老太和张氏再也忍不住思念和悲痛的情绪,呜呜的哭了起来。
“娘,荷花,别哭了, 我没事的,没事的,”郑木也红着眼睛,安慰道。
“荷花,不哭了,只要人活着就好,回来就好。”郑老太擦了一下眼睛对着张氏说道,“木子,快进屋,快进屋。”
”娘,等一下。”随即郑木来到门口。向着车夫拱手说道:“车夫大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没事,你们一家团圆,我也替你感到高兴。”
郑木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币,“这是二十两,谢谢车夫大哥了。”
车夫看了一下郑木的递过来纸币,“等会儿。这个东西我们不收,用银币吧。”
“不收,为什么不收?陛下发的,难道你认为这是假的?”
“啊,这,这我回去不好交代啊,大哥要不你看看,还有没有银币?”
“你以为我想用这个啊,就是银币花光了,早知道,我多取点了,哎。”郑木叹了一口气说道。随即抓了抓脑袋。“你等我一下。”
随即来到郑老太的身前。“娘,家里有没有二十两?”
“有是有,不过在你的折子里,要去京师取。现在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只有几两。”
“行吧,我再和他说说。”
回到马车跟前,对着车夫说道:“车夫大哥,你看啊,我家就在这,这钱你先收了,回去如果交不了差,你再回来找我,这样,我再多给你五两算是答谢,你看怎么样?”
“行吧,我见你也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没少打过鞑子。那个五两我就不要了,你就给我二十两的包车费用就可以了。”
“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行了,快让人把东西搬下来吧。”
周围人看到这一幕,婆婆大妈们又开始了,
“哎,我还以为郑家老大是发了财嘞,搞了半天是租的车啊。”
“你看他的腿。不租车能回来吗?”
“哎,可怜哦,幸好我没让我的娃去当兵,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
郑老太听到这话,顿时不高兴,对着这群乌鸦就是一顿输出,“我们家老大,怎么样,关你们屁事!一天到晚,咸吃萝卜淡操心。”
“好了,娘,别理他们。快点把东西搬下来吧,荷花来搭把手。”说完三人开始把马车的东西,搬下来,郑老太的邻居也过来帮忙,不一会就把院门堆成一个小山,啥都有,吃的用的,穿的。
“丁叔,谢谢你啊,”
“都是邻居,客气啥哦,”
东西卸下来之后,一群婆婆大妈瞬间闭嘴了,讪讪的朝着自己家走去,“有点臭钱,有啥了不起的。”回去之后便向着自己的男人,自己的娃,无情的输出的,“你看看人家郑老大,当了兵回来,拉一马车的东西,你们就只知道一天天的缩在家里,像一个王八一样。”
“木子,你买这么多东西做啥?这不是浪费钱吗?”郑老太埋怨的说道。“娘,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回来就成。”
“娘,您看您,这么多年,拉扯我们兄妹几个长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儿子心里不好受啊。这都是小钱。”
“娘没事,你这次回来了,就不走了是吧,那你和荷花就的好好努力,早点让娘抱上大胖孙子,这才是孝顺。
“娘,您说什么啊?我去做饭去,”荷花红着脸跑到厨房,准备做饭了。
郑木和郑老太说了一会话后,来到了厨房,掏出一个折子递给了荷花,
“荷花,这是我的抚恤金,你保管着。”
荷花打开折子。“木子,四千七百九十两,怎么这么多钱?”
“这是朝廷发的,你收好了,过几天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一下,让你和娘住的舒服一些。”
荷花连忙点点头,“快给炤里加柴火。”
没过多久一桌丰盛的晚饭便端上了桌,郑老太还把下午帮忙的老丁一家也叫来吃饭,郑木的两个妹妹已经嫁到隔壁村了。
一桌人开开心心的吃着饭,郑老太一边笑呵呵的听着郑木说起战场上那一些有趣的事。一边给郑木夹着菜,让他多吃一些。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忘记有人在等我们?无论多忙,请一定记得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