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一路有医 > 第428章 罗慧敏的分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8章 罗慧敏的分析

张三也就是随口一问,他是来找罗慧敏咨询医院投资事宜的,“跟我回家,有事问你。”

这话听得罗慧敏心里美滋滋的,镇子上的男人对媳妇都是这样呼来喝去的,她一直觉得这才像是一家人。。。。。。

张三房间里,罗慧敏听张三说他在自己筹措开设医院的资金,登时笑的跌倒在张三身上。

好半天她才止了笑声,“你知道成立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需要多少钱吗?你就是预支十年的分红最多也就是能买几台设备。”

“到底需要多少钱?”张三被她笑的有些脑了。

“具体数字要看医院规模了,即使是一般的三甲医院投资也是以亿为单位的。”罗慧敏努力收敛笑容。

“所以你就别惦记这个了,等你有决定了资金自然也就来了。”

有了成立医院的念头后,她第一时间就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答案和她预计一样,罗达用就两个字,支持!

不仅支持还对她的眼光大加赞赏,罗达用甚至还告诉她医院挂牌之时他会出席剪彩活动。

罗慧敏知道这是父亲在暗示她到时候双方家长就该见面了,这样两个人的关系也就可以正式确定。

对此她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除了罗达用何宝珠也对罗慧敏的计划极有兴趣。

她很严肃的向罗慧敏表示,这个医院无论投资多少何氏集团至少要占30%的股份。

当然,投资的唯一前提就是这家医院的主人必须是张三。

之后就是方言梅和张华荣都纷纷表示愿意出资和张三一起成立一家医院。

如果不是罗慧敏告诉对方还没有和张三沟通此事,张华荣此刻只怕已经在来凤凰市的路上了。

听到要以亿为单位,张三彻底不淡定了。这个数字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估,也不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那就再等等吧。”张三有点想放弃了,“要不就搞个中医馆吧。”

罗慧敏已经成功勾起了他的事业欲,在路上他就想好了如果困难太大就先开个中医馆。

等条件成熟了再升级成中医院,反正他还年轻,慢慢积累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不行。”罗慧敏坚决反对,“又不是没条件,要做就一步到位,我可不想你苦哈哈的蹉跎了自己。”

她很清楚张三的心理,对此她也早有准备,“你一定要对投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投资不是借钱,更不是赠与。

是需要回报的,是看好了项目之后愿意用风险换取未来收益的一种理性经济行为。

这种行为和感情并没有直接关系,比如你,你会支持我注定会失败的生意吗?所以。。。。。”

“我会。。。。。”罗慧敏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就被张三打断,“只要我有。”

这话张三说得极为认真,才刚一说完就被罗慧敏狠狠抱住了脑袋。

罗慧敏也只是想举个例子,没想到张三居然非常认真的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瞬间她就被感动的破防。。。。。

亲热了一会她才警告张三,“我在给你分析什么叫投资,你不许再打断我。”她必须要抓紧时间消除张三的顾虑,否则真的会夜长梦多。

跟着她又重新开始了刚才的话题,“在有些人眼里,你就是最好的项目。

一个可以治愈癌症的医生,你想想会有多少人看好你。所以他们是冲着你的能力而来,因为他们知道你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回报。”

“可投资太大要求的回报也会更多,我可挣不来上亿的钱。”

张三认可了罗慧敏的分析,但数字太大。而他也仅仅是一个中医,别说回报就是回本他都没有信心。

“所以才要中西医结合。”罗慧敏思维很清晰,“你知道西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不等张三回答她直接继续,“是利润高,是普及率高,是认可度高,有了西医就有了利润,有了利润投资也就有了回报。”

这话张三虽然听着极为不适,可他无法反驳。不得不承认,罗慧敏说的都是事实。

“那我就不考虑西医了。”张三话里有情绪,“中医院就挺好,还不需要投资。”

“也不是不行。”罗慧敏果断换了策略,“可你一个人能治疗多少患者?即使再有十个你,又能治疗多少患者?

中医强调个人能力,治疗讲究一人一方。西医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综合能力,大多都是标准化治疗。

你即使再不喜欢也不能否认西医的治疗效率要远远高于中医。”

“所以中西医结合会对患者带来更大好处?”张三犹豫发问,曹志华也曾说过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是必须要走的路。

“肯定是这样啊。”罗慧敏很高兴自己可以引导张三的思想,“西医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可中医也难免有不足之处。

如果你担心西医收费过高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费用降到最低。平价医疗,只要经营不会产生赤字就可以。”

“投资怎么办?人家是需要回报的。”张三疑惑看着罗慧敏。

他虽然被对方最后这句话打动,可这明显和之前的说法有矛盾,他认为平价医疗与投资回报之间是冲突关系。

“你太单纯了。”罗慧敏咯咯笑着,“投资回报也是有期限一说的,我们可以把这个期限延长至10年、20年、100年。”

罗慧敏向张三算了一个账,“一个亿的借款,如果分期100年来偿还每年只需要偿还100万,你觉得还有压力吗?

投资回报也可以这样操作。”

张三被她的话惊呆,他觉得罗慧敏是在坑那些投资人,可为什么没有一点负罪感?

“有人愿意接受这样形式的投资?”

如果这样的条件都能有人投资,张三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再考虑资金的问题了。

“有啊。”罗慧敏开始为张三普及,“在国外有很多富豪都是这样操作的,不过说法不一,他们把这种形式称之为赞助。

他们会不停赞助一些顶尖医院,目的就是为了享有优先治疗权以及可以享受最顶尖的医疗资源。

这其实就是投资,只不过要求的回报不同而已。可你不接受赞助,我只能想到这样一种投资方式了。”

说到这里罗慧敏看起来有些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