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萨斯帝国集团军中,担任队伍先锋的通常是盾卫和帝国前锋精锐。
盾卫是装备有重甲和巨盾的重装士兵,极难被击溃,负责吸引敌军火力掩护友军进攻。整合运动对这一兵种并不陌生,因为爱国者的游击队里也有。
受限于重甲和巨盾,盾卫的行进速度谈不上多快。
帝国前锋精锐就是常规意义上的排头兵,攻守兼备,擅长近身搏斗和投掷,在最前沿阵地与敌人战斗。
紧随其后看情况加入战局的是突击者和乌萨斯裂兽组成的突击力量,装备护甲和制式长矛的突击者能有效撕裂敌方阵线,乌萨斯裂兽则是复杂地形冲击敌方阵线的最佳选择。
位于整个阵型最靠后位置的是帝国炮火部队还有着铠术师。
简单来说就是炮兵和穿戴制式铠甲防护的重装术师。后者是对整合运动来说最危险的目标。
除了以上常规兵种外,乌萨斯各集团军也有一些特殊精锐部队。但主要战斗力还是靠这些常见兵种构成。
\"发现敌情,立即采取行动。\"
\"收到,远程射击已就位。\"
“火力手就位。”
“突击手就位。”
“出击!”
战术电台中传来冷静的命令,等候多时的整合运动小队向着小心前进的帝国集团军小队发起攻击。
源石技艺驱动的箭矢化为一道闪光,洞穿下意识举盾的乌萨斯盾卫。恐怖的破甲箭矢搭配着独特的碎甲击,击穿了盾卫信赖的大盾。
“有埋伏!!”
率领这支帝国小队的队长第一时间发出怒吼试图整队,可他只来得及说出这么一句话。隐藏在距他不到五十米距离的猎手已经射出致命弩箭,直接爆头。
小队长直接倒在地上,成了第一位牺牲者。
被箭矢击穿大盾的盾卫还没有死,厚重的盔甲救了他的命,减轻了箭矢的冲击力。但他还不如死了的好,受创严重的他已经失去行动能力,沉重的盔甲在他本人体力流逝的情况下就是困住他的棺材板。
‘轰隆!’
数发源石榴弹陆续轰击,将整个小队覆盖。帝国前锋精锐单薄到约等于没有的护甲面对源石榴弹的杀伤破片毫无抵抗力,一时间东倒西歪躺倒一片。少数幸运儿处于爆炸中心,直接被炸飞。
即使是泰拉人的体质,这种空中飞人十来米再落地也好不到哪去。
茂密的树木让源石榴弹的杀伤未能最大化,不过效果已经足够。等待许久的整合运动突击手掏出弓弩开始补刀,确保还能动的帝国士兵去世。
帝国前锋精锐基本上在这一波打击下死亡,只剩下几名盾卫苦苦支撑。
迎接他们的不是敌人的突击手,而是死神的呼啸声。
‘轰!’
一人一发源石破甲弹的高规格待遇下,几名盾卫死的非常安详。就算是重装步兵,也不可能在近距离抵挡这种针对维多利亚战车设计的破甲弹轰击。
盾卫们随着自己的盔甲一起四分五裂。
前后不超过三分钟,战斗就结束了。从始至终,这支乌萨斯小队都没看到敌人在哪。只能看到远处的树木一阵晃动。
保持伪装的整合运动小队已经转移位置,开始寻找新的受害者。
配置到小队的战术电台是整合运动完成这种麻雀战的核心,互相之间能够保持通讯形成协同。
如果遇到规模比较大的帝国部队,率先发现的整合运动小队就会呼叫周边的其它小队迅速合围,形成局部的人数优势。
帝国集团军以往可行的源石炮开路战法这一次不太奏效,炮火开路的话会引来整合运动的炮火反击。
无人机引导也因为整合运动的无人机拦截效果不佳,重型轰炸无人机倒是可以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却也是整合运动奇怪防空武器的头号目标。
整合运动装备有保护伞外贸型一次性单兵源石防空导弹,对付空中目标时杀伤力惊人。
该装备比普通的源石榴弹发射器昂贵的多,但是拿来跟帝国集团军宝贵的重型无人机换的话,那就血赚不亏。
要知道泰拉多数国家的防空都属于‘防空防空、十防九空’的水平。整合运动装备了源石防空导弹后已经是泰拉最强大的单兵防空力量。嗯,排除那些有强力对空术式的术师后。
帝国皮糙肉厚的重型无人机也经不起源石防空导弹的打击,挨上一发就伤筋动骨,挨上两发必然要坠机。
大沼泽上空不时就能看到炸裂的火球,那就是重型无人机最后的景象。
帝国一个集团军攻入大沼泽后,伤亡有些承受不住。
跟整合运动武装到牙齿的小队交火,帝国集团军在装备上处于劣势。
但帝国集团军这一次没有退路。他们接到了死命令,必须攻下大沼泽深夺回北方地区。
不过领军的将领也不能就这么傻乎乎的近树林接着送。帝国集团军很快就改变了部队编制,在小队中编入帝国突击者还有着甲术师加强小队战斗力。
同时帝国集团军也改变了本来全线进攻的态势,正在收缩兵力在几个方向上集结。
为了不被整合运动的炮火一锅端了,帝国集团军整体来说是一个分散的阵线。
乌萨斯帝国集团军正在从战争中学习,成长。
双方围绕大沼泽的争夺。短期内肯定出不了结果。帝国方面损惨重、整合运动也有不小的伤亡。这么没拼下去整合运动一方顶不住的。
拉比尤清楚这一点,眼下他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得不跟帝国集团军在这消耗。
“守林人那边进展不错。让奇袭部队出击,趁着现在绕开正面敌人。无人机和火炮配合支援,务必压制住帝国的火力。”
为了不跟帝国集团军打这种没把握的消耗战,拉比尤决定冒险。派出手中精锐袭击帝国集团军的后勤线。
跟主场作战的整合运动不同,帝国集团军现在深入敌方控制区。他们的补给线拉得很长,从西伯亚要塞都市往前线陆行舰运输补给。
补给线长就意味着有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