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 > 第313章 兵不血刃拿下逻些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兵不血刃拿下逻些城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在这短暂而又关键的时期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大唐的旗帜下,如潮水般汇聚了数量多达两万的农奴。

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拖家带口,带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大唐的信任,紧紧地围绕在大唐军队周围。

这些农奴们虽然衣衫褴褛、面容疲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曾经,他们在奴隶主的恐怖统治下苦苦挣扎,承受着无尽的苦难和压迫。

如今,大唐军队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曙光,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随。

在临时搭建的营地中,孩子们的哭声和大人们的低语交织在一起,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他们心中却有了依靠,不再像以前那样绝望和无助。

而城内的动乱却依旧没有结束。

喊杀声、争斗声时不时地从城墙内传来,浓烟在城中升腾而起,让整个逻些城笼罩在一片混乱和紧张的氛围之中。

然而,李承乾却显得格外沉着冷静,他并不急于发动进攻。

他深知,此时的局势需要更加谨慎地应对,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强攻。

在一些熟悉城内情况的农奴的带领下,李承乾带领着一部分大唐将士向逻些城的四面八方散去。

他们穿梭在城外的村庄、田野和山谷之间,寻找那些还在受苦受难的农奴。

每到一处,李承乾都会亲自与农奴们交流,向他们讲述大唐的政策和善意,承诺会给他们带来自由和尊严。

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李承乾看到了一群骨瘦如柴、衣不蔽体的农奴。

他们蜷缩在破旧的毛毡中,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李承乾立刻命令将士们分发食物,亲自为一位老人喂水。

在另一个山谷中,他们遇到了一群被奴隶主囚禁的农奴。

李承乾带领将士们迅速解救了他们,农奴们纷纷跪地感谢。

就这样,李承乾和他的队伍不断地扩大着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农奴得到了解救和安抚。

他们在大唐的旗帜下逐渐团结起来,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逻些城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唐的影响力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逻些城内的血腥争斗终于在一片死寂中迎来了结局,投降派历经残酷的厮杀后,终于占据了上风。

城门口,气氛凝重而压抑。投降派的士兵们押解着文成公主的儿子,缓缓走出城门。

他们个个面容疲惫但又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姿态,身上的铠甲沾满了鲜血,手中的武器还滴着未干的血迹,那是他们在这场残酷内乱中留下的罪证。

文成公主的儿子,一个年幼的孩子,此刻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他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士兵环绕着,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陷入这样的境地,曾经熟悉的城市如今变得如此陌生和可怕。

投降派的首领走在队伍的前列,他的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担忧。

他知道,这一刻的选择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当他们逐渐靠近大唐军队的阵营时,他停下脚步,高声喊道:“我们投降了!我们愿将逻些城献给大唐,只求大唐能放过我们一命!”

李承乾带领着大唐将士们严阵以待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目光落在文成公主的儿子身上,这也算是他的小侄子。

随后,他看向投降派的众人,大声说道:“只要你们真心投降,大唐自会公正对待你们。”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大唐军队开始有序地接收投降。

士兵们迅速上前,解除了投降派士兵的武器,将他们集中看管起来。

文成公主的儿子被小心翼翼地接到了李承乾身边,李承乾轻声安慰着他,让他不要害怕。

随后,大唐军队正式进入逻些城。

城中弥漫着血腥和硝烟的味道,街道上一片狼藉,房屋破损不堪,百姓们躲在角落里,眼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李承乾下令士兵们不得扰民,要尽快恢复城中的秩序。

将士们开始清理战场,救治伤者,同时安抚百姓。

他们向百姓们宣传大唐的政策,告诉他们从此将不再受压迫和剥削,生活会逐渐好起来。

百姓们起初还有些疑虑,但看到大唐将士们的友善和公正,心中的恐惧也渐渐消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承乾着手对吐蕃进行全面的治理和收服工作。

他任命了合适的官员,建立了新的秩序,促进了吐蕃与大唐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曾经动荡不安的逻些城,在大唐的统治下,逐渐恢复了生机,成为了大唐西部边疆的重要一部分。

至于李承乾承诺的不会对投降派动手,这没错。

他在当时的情境下,以王者的气度和胸怀,给予了投降派安心的保证,为的是能够顺利地收服逻些城,让这片土地尽快恢复和平与稳定。

但这只是他的个人承诺,不代表是大唐的承诺。

在他率领大军离开逻些城时,留下的三千大唐将士可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

这三千将士肩负着维护大唐在这片新领土上权威和秩序的重任,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李承乾在战略层面的考量有所不同。

当李承乾的大军渐行渐远,逻些城的氛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投降派们起初还沉浸在李承乾承诺带来的短暂安心之中,但很快他们就感受到了来自三千大唐将士的无形压力。

这些将士们目光冷峻,行动整齐划一,他们在城中巡逻时,脚步声仿佛都带着一种威严的震慑。

对于投降派曾经在吐蕃内部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们在动乱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大唐将士们心中有着自己的判断。

虽然没有立刻采取激烈的行动,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把高悬的利剑,让投降派们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