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 > 第271章 出发前的论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是,大唐将士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拥有先进的装备和坚定的信念,准备与鞑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骑兵们手中的燧发枪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先进的武器将成为他们在战场上的利器。

小钢炮被小心地安置在一旁,散发着威严的气息。

炸药包也准备得十分充足,它们将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威力。

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果敢,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使命的担当。

这支精锐之师即将踏上穿越之旅,为了后世华夏的生存,他们将奋勇前行,不惜一切代价。

见一千大军准备停当,李承乾却没有马上出发,而是让众人下马席地而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凝重。

他想要向所有人讲述那段历史,因为大明本不该亡,是很多的巧合才促成了大明的意外灭亡。

李世民似乎感受到自己好大儿激动的情绪,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别多想,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

李承乾深吸了口气:“我知道,我们此次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让他们明白,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即便便宜的反贼或者权臣,也不能便宜异族!”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历史上也就大明灭亡的蹊跷,其他朝代的灭亡都不一样,你这么说有失偏颇。”

李承乾叹了口气,直接坐在地上。

其他人也都围了上来,准备听取他讲述那段历史。

李承乾的视线扫过所有人:“诸位,大明的灭亡,实乃诸多因素交织所致。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种种困境让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走向了末路。

但我们必须明白,无论国家衰弱到何种地步,都必须以抵御外敌为第一要务。

即便内部出现纷争,被他人取代,也绝不能便宜异族。”

众人静静地聆听着,神色肃穆。

他们能感受到李承乾话语中的沉重与坚定。

“清军入关这个时机是历史性的,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

李承乾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众人陷入沉思。

“早了,李自成还没有消灭北方地区 30 万明军主力,主力还在,崇祯就会集结勤王军保卫京城。

那时,清军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难以轻易拿下山海关或者攻进大明京师。”

李承乾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思索:“晚一点,李自成就在北方地区站稳脚跟,凭借自身实力也能击退人数稀少的清兵。

如此一来,历史的走向或许会截然不同。”

“可李自成接连大战消耗北方 30 万明军主力,却正好为清军扫除障碍。”

他微微叹息:“另一边,如果没有清军消灭了洪承畴、祖大寿、卢象升,全大明军精锐八大总兵,明军也早就把李自成剿灭了。

只能说,清朝和大顺朝是互相成就。”

李承乾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最终倒霉的却是大明朝,真是太可惜了……”

众人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

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崇祯的无奈。

长孙无忌却是说道:“臣觉得大明亡于党争,从宣德年间开始,大明就已经走入死胡同。

文人的权利随着开国勋贵和靖难勋贵的凋零,彻底掌握了朝政。”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据臣了解,大明时期虽然没了世家,但那些文臣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和后续江南一带的工商业资本,在大明中后期,已经掌握了朝政,甚至能暗中做掉皇帝。

大明历史上有些皇帝就死的不明不白,这很可疑。”

长孙无忌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充满了疑惑与担忧。

“而且就是在这些地主阶级的配合下,清国才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北方,覆灭南明。

所以,臣觉得即便大唐世家有朝一日会在殿下的手中走向消亡,可能崛起的新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资本,也会演变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世家,继续影响着王朝的兴衰。”

他的话语如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头。

“包括殿下此次推行的航海贸易利益分配,就很有可能造就出一个变种的世家,和大明江南工商业资本一模一样的世家!”

长孙无忌的担忧不无道理,众人陷入了沉思。

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在推动发展的同时,避免新的势力过度膨胀,影响王朝的稳定。

李承乾听后,沉默片刻,说道:“舅舅所言极是,我们必须警惕新势力的崛起,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在大唐重演。

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航海贸易的推行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在发展中寻找平衡,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不过你们也大可放心,工商业资本是在我手上促成,也必然在我手上取缔.....”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文臣都是一愣。

随即几人郑重拱手道:“还请殿下赐教。”

李承乾嘴角一扬:“很简单,只要朝廷始终掌握着暴力机构,也就是军队,即便工商业资本实力迅速膨胀,朝廷也有能力一手按下。”

“而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在这些工商业资本发展壮大后,用绝对的武力推行国有化!”

李承乾的话语掷地有声。

“诸如钢铁,矿产、军工、造船,包括远洋海洋贸易,都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

至于玻璃、纺织、香皂这类产业,虽然利润极高,却可以下放到民间竞争。

我们要做的就是培植世家的竞争势力,比如地位低下的商人!”

长孙无忌等人听后却没有多认同。

这些事说起来简单,可具体实施起来却又很多阻碍或者意外。

他们微微皱眉,心中充满了疑虑。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工商业的发展充满变数,且各方利益错综复杂,推行国有化必然会遭到强烈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