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去几日,四大军团剿灭狼族二十万士兵的消息热度,在金刚寺灭门事件的冲击下迅速降温。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焦点早已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转移到了金刚寺的覆灭上。

这则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不仅在三州之地掀起千层浪,更是跨越山川河流,传到了其他各州。

一时间,整个天下都沉浸在议论的热潮之中。

在各州的酒馆、茶楼里,众人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

一位身着长衫的文人摇头叹息道:“秦霄此举太过狠辣,金刚寺毕竟是江湖圣地,他竟毫不留情地将其灭门,可见其手段之强硬。”

一旁的人则紧握着拳头,目光中透露出担忧:“是啊,连金刚寺都不是他的对手,咱们这些小势力,在他面前岂不是不堪一击?我看,得找个靠山,不然性命堪忧。”

与此同时,一股暗流在江湖和朝堂中悄然涌动。

一些原本各自为政的势力,开始频繁接触,秘密商讨联盟事宜。

在一座隐蔽的山庄内,几个门派的掌门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率先开口:“秦霄的势力扩张太快,若不加以遏制,迟早会威胁到咱们的生存。我提议,咱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霄。”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深知,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秦霄抗衡,只有团结起来,才有一线生机。

就在各方势力紧锣密鼓地筹备联盟之时,徐州和离州的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得知金刚寺灭门的消息后,原本负隅顽抗的各方势力瞬间绝望,抵抗的情绪烟消云散。

一些胆小怕事的势力,纷纷收拾行囊,逃离两州,试图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风港。

而更多的势力则选择了投降,他们深知,在秦霄的强大实力面前,抵抗只是徒劳。

就这样,徐州和离州顺利被秦霄拿下。

天魔教和柴家在得知大势已去后,提前搜刮了大量财物,仓皇逃窜。

前线胜利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天下,秦霄掌控的地盘上,百姓们欢呼雀跃,沉浸在喜悦之中。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人们相互庆祝。

“咱们这下可安全了,秦王实力越强,咱们的日子就越好过。”

一位老妇人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那些家族和门派也不例外,他们深知,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家族才能长盛不衰,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对他们而言,秦霄的胜利,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秦霄的胜利而高兴。

那些心怀野心的人,对秦霄的崛起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他们不甘心看到秦霄称霸天下,试图寻找机会,推翻秦霄的统治。

书房里,烛台散发着柔和光晕,将满室的书卷染上一层暖黄。

秦霄身着玄色锦袍,身姿挺拔地坐在案前,手中握着前线各大军团情报。

他眉头紧锁,目光在情报上快速扫视,神色凝重。

良久,他微微眯起双眼,寒光从眼眸中一闪而过。

“沐瑶。”

秦霄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钱沐瑶一直安静地站在一旁,听到召唤,立刻上前一步:“少爷,有何吩咐?”

“你通知刘猛,让他率领白虎军团攻打凉州。我要狼族永远留在凉州,四大生肖军团一同跟随他前去凉州。”

秦霄话语简短,却字字如刀,带着十足的压迫感,

“再通知白玉霜,命她率领朱雀军团前往徐州镇守。玄武军团原地待命,继续在福州防备海盗。”

钱沐瑶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应道:“少爷,我马上安排人去通知。”

说罢,她转身快步离去,衣袂飘动间,带出一阵轻微的风声。

秦霄负手立于书房窗边,望着夜幕笼罩下的府邸庭院,神色冷峻。

刘猛前往凉州的决策,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局势的深刻洞察与长远考量。

狼族屡屡犯境,烧杀抢掠,凉州百姓苦不堪言。

村庄被付之一炬,无辜百姓惨遭屠戮,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这些惨状通过情报源源不断地呈现在秦霄眼前,每一份报告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

除此之外,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现在若不趁狼族和各大势力元气大伤之时夺取凉州地盘,日后再想进军凉州,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秦霄目光深邃,凝视着窗外的黑暗,心中暗自盘算,此时动手,不仅能为凉州百姓报仇雪恨,还能极大地扩充领地,增强自身实力。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与忙碌的政务中悄然流逝,一个月转瞬即逝。

徐州、福州、离州,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大街上,摊位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曾经被战火摧毁的店铺,如今已重新开张。

铁匠铺里,炉火熊熊,铁匠们挥汗如雨,打造着农具和兵器。

布庄内,五彩斑斓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顾客们挑选着心仪的布料。

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晨曦初破,柔和的光线穿过薄雾,洒在徐州、福州和离州这片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土地上。

三州之地虽已初步恢复平静,但战争的创伤依旧清晰可见,断壁残垣间,处处弥漫着百废待兴的气息。

在三州之地各个城镇,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修建房屋。

得益于水泥的广泛使用,建筑进度比以往快了许多。

崭新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取代了曾经被战火摧毁的废墟。

与此同时,修路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宽阔的道路上,人来人往,马车穿梭其中。

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为当地百姓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不辞辛劳地工作着,渐渐从战争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他们相信,只要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然而,并非所有百姓都对秦霄充满感激。

在一些小巷深处,偶尔能听到对秦霄的痛恨。

有些百姓在战争中失去了至亲,心中的悲痛难以平复,将这份怨恨归咎于秦霄。

但这样的声音,很快被大多数百姓的赞誉声淹没。

多数百姓从心底感激秦霄,因为他不仅结束了战争,还为他们带来了安稳的生活,让子孙后代不用再经历乱世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