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汐虽然对陈杏一家人不熟,但是通过一顿饭的功夫,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的。
夫妻俩也没有空手上门,提着之前准备好的山货。
陈杏夫妇带着孩子们,站在大门口空旷的场地上,看到不远处十亩地大荷塘,因低温结上一层白色薄冰。
占地宽广的高墙大宅,左侧右侧的墙体,被红色绿色的爬山虎,均匀的覆盖住,从远处村道那边看过来,整个房子与大山绿植融合。
只要不是站在正门前,就很容易因视觉问题,忽略这里会有如此豪宅。门上挂着御赐的,积善之家牌匾。
沈氏夫妻顿时觉得,提着山货上门过于寒酸了,可贵重的也拿不出来呀!
知道今天家里来客,顾汐一早就没有出门,安排家里的小厮丫环们,磨豆浆做几板豆腐出来,因为工坊所需的大石磨,还没准备到位,所以村口的工坊,今年没有推出豆腐。只推出豆芽菜,黄豆酱油这些。
自家人想吃豆腐的时候,就用家里的小石磨,现磨豆浆现做的豆腐。
自家养的猪下小猪仔后,顾汐就舍不得宰了吃。不过兔子鸡鸭鹅,还是舍得吃的。五个小家庭组成的家族,大人小孩加在一起四十人呢!
还有包括她家新养的几十号人,一顿饭下来需要大量食材。
鸡宰上十只,兔子来十只,空间里的野牛肉拿出三十斤,风干的鲍鱼干虾都拿出来些。菜园里能抗寒的冬季绿叶菜,工坊里送来的水嫩豆芽菜。
顾汐指挥着下人们打杂,何婶与王氏掌厨,满屋飘着香气,极其丰盛的一餐饮食。
秋天采回来的山楂,放在空间也没有坏。就拿出来清洗干净,在后院另起一锅,倒入白糖加上野生蜂蜜,熬出冒泡的糖浆,山楂果倒进去拌均匀,各个裹上糖浆后,颜色变的更透亮新鲜。
冷却后外衣变的坚硬,外面的甜刚好中和内里的酸。家里的孩子们也多,万一吃多吃伤食了,有山楂果解腻促消化挺好的。
荷叶来后院报:“夫人,外院小姑一家人早到了,一直没进来。”
顾汐笑呵呵的走出家门,丝毫没有富贵架子说:“杏,这是怎得了?是不认识二嫂了?还是不认识二嫂家了?门口站这么久都不进来。”
多亏了顾汐的主动破冰,缓解了陈杏一家人的自卑焦虑。连忙递上带来的山货,纷纷开口喊:“二嫂,二舅母”
顾汐也不是那种,看人下菜碟的。
明显看的出小姑一家人,露出的窘迫之情,高兴的接过山货,亲自打开说:“这干蕨菜可是好东西喔!得采老多新鲜的,才能晒出这些呢?二嫂就不客气收下了。”
即便是亲戚,面对极大的差距,那种没办法控制的,内心深处生发的自卑感,矮人一截的心理,顾汐是理解的。
东西交给丫环拿去库房,笑着拍拍三个孩子肩膀:“哎哟!几个外甥都长这么高啦!时间是过的真快呀!感觉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都快成小大人了。
这个时间你们表兄弟,都在中院跟着夫子学习呢?再等一个时辰,夫子宣布课业结束了,你们表兄们在好好的玩耍。”
陈杏笑着接话:“可不是吗?这几年正是窜个头的时候。二嫂你是把夫子请到家中,给侄子们授课呀!”
“嗯,暂时在家学习,等到过完年后,就送孩子去青峰镇的学堂。”
“来来,都别在这站着说话了,院子里有风吹也怪冷的,王管家带着孩子姑丈,去暖厅里坐着用茶,再派人请公公和大伯哥早点来,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
王管家恭敬的行礼:“是,夫人”
第一次亲眼看到,二嫂只要动动口,就能轻松使唤下人做事。
沈猎户局促不已,忙结结巴巴的说:“不冷,真不冷,二嫂千万别这么客气,来一趟已经给你添不少麻烦,有什么事需要我出力的,二嫂尽管吩咐。”
沈猎户进院子之前,看到外面码放好大一堆,整整齐齐的柴火。进来后看到厨房外墙根,也整齐堆着劈好的木柴。还有干净到无灰尘的地面,他自觉的想找点事情干,都没有切入点。
“哪能让客人来干活的呀!都是血亲的一家人,你们不用拘束,都自便些、怎么舒服的怎么来。
顾汐说着吩咐丫环,把刚做好的山楂果,端出来一份,先给三个孩子甜甜嘴。
几人闲聊了一会,院子里的香味越来越重,陈杏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闻过这么浓香的味道,其他三家人都还没有过来。
看着自家几个人,都在那咽着口水,深吸着空气。
陈杏找借口说:“二嫂,昨天来的晚,没机会带孩子们,好好看看山泉村。这次回来发现变化太大了,正好这会我带着他们,去附近转一转,看一看。”
“行啊!正好离开饭还有些时间,我估计爹娘他们呀!要忙活到掐着饭点来。大哥也整天爱在地里干活,你要是看到了,就叫上他们早点来。”
也许是门第太高了,也许是自家的孩子们,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上。大嫂三弟媳家几个小的,没事很少主动上门玩闹。只有全家人聚餐的时候,才能看到各家孩子们上门。
“好嘞!”陈杏是猛点头求之不得!
如果是跟大嫂三嫂之间,想说什么话?她脱口就说出来了。可是面对贵气十足的二嫂,她就拘束很多,想说什么话,在脑子里反复过几遍,到底合不合适能不能说?
走出大宅后,几个孩子话都多了,抛出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大林子激动的说:“爹娘,二舅母家做什么吃的?怎会那般的香?我都馋得直流口水了。”
陈杏手指点着儿子额头:“你那是被红果,给酸到流口水吧!”
三丫抢着替大哥说话:“娘,二舅母家的红果,是甜的不酸可好吃了。”
两个儿子也附和的点头。
“啊?那我以前怎么吃的红果,能酸到牙疼呢?所以今天见了才没吃的。早知道是甜的,娘也要尝尝呀!”
丈夫抿嘴轻笑,孩子们也捂着嘴偷乐。
二林子说:“爹娘,我看到二舅母家有好多下人,你说表哥表姐他们,是不是都不用干活的呀!我可真羡慕他们能读书识字。”
面对儿子抛出来的问题,这对爹娘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昨夜陈杏跟丈夫商量过,娘给的建议搬到山泉村来住。当时夫妻俩还在犹豫,今日在外面逛了一圈,眼看之处的产业,都是二嫂家的地和工坊等。
在路遇到本村的村民们,认出是陈虎家的闺女回村了,都热情的打招呼聊聊家常。很明显能看的出,大家日子都过的很不错,毕竟面黄肌瘦与红光满面,是肉眼可见的区别。
在走到没人的地方,沈猎户下定决心说:“杏,要不咱们就听娘的,待会吃完饭后,问问二嫂有没有活,是我们能干的。
咱们来山泉村做工,攒攒银子说不定将来,也能送孩子去学堂,读个几年书呢?打猎还是不够稳定,值钱的猛兽也打不到,小猎物又不够养活一家人的。”
陈杏看向身旁丈夫的侧脸说:“你确定舍得离开山坳啦!其实我觉得住在山坳里,除了环境是熟悉的,邻舍住的分散偏远,出了什么危险的事情,都喊不到人来帮忙。
再说了咱家在山坳里,除了三间木头屋子,也没什么亲戚牵绊的,一家七口人都搬出来,将来孩子们说媒嫁娶都要容易些。”
孩子们在旁边听到爹娘对话,也赞成搬来山泉村住,这里可比山坳有意思多了。
大林子成熟的语气说:“娘,我也能干活挣银子。到时候咱们家,也盖一个气派的砖瓦房。”
眼看孩子妻子都赞成,沈猎户最后一丝犹豫也散了。
几人还没有逛到养殖场,在田埂上碰到挖沟渠的大牛。
沈猎户上前问:“大舅哥,你这是在做什么?我来帮你一起干。”
“妹夫就别下来了,我这已经差不多弄好了。我看这块地距离泉口近,我准备趁着冬天,把水放进来泡一泡,将这块地改成水田。明年也跟着二弟妹家,种上一块水稻,以后就能吃上大米饭了。”
陈大牛走上田埂,拍拍裤脚扛着铁锹,一边同妹夫聊天,一边往老二家走。
除了在镇上做工的人没有来,五家人陆续都来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是堂亲表亲的,很快就玩混到一起。
陈二好动好武,自从家里新来的护院,每次夫子授课结束后,也不像弟弟们练字看书,就爱向护院们讨教手脚功夫。
这会正在院子里,给弟弟妹妹们秀三脚猫身手呢?大家也都相当给陈二面子,围成一圈化为气氛组,拍手鼓掌叫好,陈二面前就差放个收钱的碗了。
顾汐眼含笑意的看着,院中开心热闹的孩子们。
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宴席,荤的、素的、山珍的、海味的应有都有,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都吃的那叫个开怀尽兴。
几个大点的孙子陪着,爷爷大伯姑父坐在一桌,顾汐拿出小份的虎骨酒,可把公公几人给喝美了。
饭后李氏亲自来给小姑一家人,谋求做工的机会,婆婆这个面子当然是要给的。顾汐没有犹豫的答应下来,正好养殖场也需要人。
猪是越养越多了,得有专人专项负责。家里又攒下那么多的蛋,也都需要抓紧孵化,要不然等大的卖完,小的还未供应上。
这个工作量,仅靠着婆婆一人,肯定忙不下来的。有陈杏的加入,她求之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