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继母文中的炮灰15
元薇面不改色悠然踏入了封氏居住的院落。
甫一进门,她便笑意盈盈地向封氏行礼问安:";给母亲请安。";
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一般动听。
封氏原本正因封知凝的事而黯然神伤,愁容满面。
当她瞧见元薇那张如花似玉的笑脸时,整个人犹如沐浴在春日暖阳之中,顿时精神起来。
她连忙伸手将元薇扶拉近,眼中满是慈爱与关切之情,柔声问道:";可吃了朝食?";
面对封氏的嘘寒问暖,元薇始终面带微笑,逐一回答着封氏的问题,言语间尽显乖巧懂事之态。
不仅如此,她还不忘反过来关怀封氏的身体状况,询问近日是否安好,有无不适之感。
封氏的心情就在元薇这一声声温柔体贴的问候中,逐渐由阴转晴,慢慢地变得愉悦起来。
不知不觉间,她已然将令她心烦意乱的封知凝彻彻底底地抛诸脑后,满心满眼都只有眼前这个善解人意的贴心小棉袄。
";我的儿,你切莫只顾着操心母亲我,倒是你自己也得多加进补调养身子才是。";
封氏一边说着,一边忙不迭地吩咐身旁的丫鬟赶紧给元薇呈上一碗燕窝以及几碟精致可口的点心,嘴里还念叨着:
";女孩子家,就该多多滋补滋养,才能出落得越发水灵灵!";
如此这般,成婚之后方能尽早诞下子嗣。
这最后一句话,封氏并未宣之于口。
元薇尚未成婚,此时谈论此等事宜并非恰当之举。
一想到来年元薇便要嫁与太子殿下,这嫁妆之事看来得加紧筹备才行。
这般思量着,封氏不禁又琢磨起,皇上怎地至今仍未降下赐婚旨意呢?
此事理应是毫无变数才对啊!
元薇眼见方才还喜笑颜开的封氏,转瞬之间面色之上又增添了几缕忧愁之色,心下暗自揣测莫非其仍旧对封知凝之事难以释怀?
元薇对此倒是并无太多伤感之意,只是有些替原主委屈和不值罢了。
她笑着柔声问道:“母亲是在为表姐之事忧心?”
总归还是需要弄清楚封氏心中究竟作何想法,如此一来,方可知晓自己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封氏。
封氏乍闻元薇此问,先是微微一愣,稍顷回过神来,知晓元薇是误解了。
遂展颜一笑道:“并非如此,你可是听到桃月那丫头来过府上?我方才已吩咐常嬷嬷,命她将桃月送回去了。”
封氏轻柔地拉住元薇的手,目光落在元薇那白皙嫩滑、宛如羊脂玉般的小手上,眼中流露出无比的喜爱之情。
她轻轻地摩挲着元薇的手背,仿佛在感受那份细腻与温暖。
“薇儿,你表姐……,她曾经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至少在母亲身边她一直都是柔顺善良的。”
“那个时候,你和你大姐都不在娘的身边,只有她常常陪伴左右,想尽办法逗娘开心。”
封氏说着并未再以母亲自居,她在试图拉近与元薇的距离,让彼此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一些。
经过这两日的相处,她发现其实她们母女之间完全可以不再像从前那般生疏。
既然元薇已然迈出了第一步,主动向她靠近,那么她自己自然也不愿因某些误会而令元薇心生怯意,再次退缩回去。
“不管怎样,你才是娘亲生的孩子,是娘历经十月怀胎之苦所生下的宝贝女儿。在封知凝和你之间,娘毫无疑问会选择站在你这边。况且,这次的确是知凝犯下了错误。”
说到此处,封氏不禁长长地叹息一声,脸上浮现出一丝懊悔之色。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会忍不住去想,当初将你表姐接到咱们国公府来小住,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决定?”
”如今看来,似乎并没有哪个人能够领会我的这番好意,就连你大舅母也是如此,不仅不领情,反倒时常对我颇有怨言。”
封氏知道,自己的大嫂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要把她自己的女儿也送来国公府,让她亲自教养罢了。
只是她难道就不曾想想,她那女儿究竟是何种模样?
性格敏感又冲动,目光狭隘且短浅,更要命的是,妒忌之心还异常强烈。
是她没有接来过吗?
将其接入府中是怎样一幅景象,大嫂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搅得整个府邸鸡犬不宁!
连世子都不得不亲自出面告诫她,切莫再接霞姐儿入府了。
毕竟世子也不愿看到她因为自己的娘家侄女,与自己亲生子女之间产生隔阂、变得生疏起来。
“这怎能是您的过错呢?分明是表姐不知晓珍惜罢了。”
元薇柔声宽慰道。
“日后我定会多多前来陪伴于您身旁,娘可千万莫要嫌弃我烦人。”
封氏轻瞥了一下她,嗔怪道:
“我何时曾有过嫌弃你的念头?竟会在此胡言乱语。眼看着你即将嫁人,又还能伴我多长时间呢?”
听到这话,元薇娇嗔地摇晃起封氏的手臂,撒起娇来不肯罢休。
“哎呀,娘~”
“呵呵呵,好好好,娘不再说了,娘不再说了便是。”
封氏满脸宠溺地笑着应和道。
其实,元薇的内心深处并未泛起半丝羞怯之意,她不过是配合着封氏罢了。
只不过,提到嫁人之事,确实也是到了该去见见太子的时候了。
不管太子遭遇意外究竟是否偶然,元薇都觉得他暂时还不能出事。
景武帝膝下子嗣众多,但真正长大成人且崭露头角的仅有前五位皇子。
大皇子萧承轩,自幼便体质孱弱不堪,终日与药石为伴,鲜少出现在人前。
二皇子萧承铭,对书画之道情有独钟,整日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仿佛世间万物皆不如他笔下的山水花鸟来得有趣。
三皇子萧承煜,则是个深藏不露之人。
在外人面前,他总是表现得温文尔雅、礼贤下士,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然而实际上,其内心却充满了野心和算计,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如何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排在第四位的正是当朝太子萧承宸。
身为一国之储君,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在这种高压之下,就不知道他实际上的性格,是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