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年。

棉花的种植面积再一次扩大。

范围也扩展到整个大周适合种植的区域。

去年西瓜试种成功。

在小皇帝的授意下,选择关中平原的沙地,开始大量种植。

辽西郡的那些高句丽百姓及俘虏到达中原地区。

其中的刺头全部送往矿山,煤窑。

甩个性,有的时候无疑就是催命符。

中原有句古话说得很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其他的士卒,少部分调派到边疆要塞。

剩下的,不论是士卒还是百姓。

全部分散安排到大周各地,成为自耕农。

辽东郡。

从中原迁徙过来的五万户百姓,全部到位。

在太守的安排下。

实行均田令,每户都能分到相应的田地。

其他还没开发的地方,任由各家自行开荒垦田。

这些田地仍然是五年内免收田租。

有些原本不太情愿过来的百姓。

看到这些肥沃的黑土地后,心中那一丝不快消失了。

这里地多人少,大把的土地让他们耕种。

不像在中原时,朝廷能分配的田地有限。

每个家庭分到的田地都是不足份的。

虽然冬天气候条件差了些。

但只要能让全家人吃饱饭,冻一点又有何惧?

贺若弼一边配合太守安顿百姓,建坊市,学堂。

一边着手设立军府。

并在辽东开采铁矿,辽东城建高炉,大力炼铁,打造兵器。

大周百姓所到之处,便是军队的稳固后方。

这正是小皇帝和贺若弼制定的“步步为营”战略。

把后勤补给“大后方”,直接搬到敌人家门口。

看你还如何施展拖延,诈降战术。

历史上。

高句丽面对中原大军,便是采用诱敌深入,分散抵抗,打持久战的策略。

若是大军不能快速取胜,他们就和你死磕到底。

拖到你弹尽粮绝,拖到天寒地冻。

最后没办法,只能撤军。

要是中原大军摧枯拉朽,颇有亡其国,灭其种之时。

高句丽便施展诈降手段。

杀一两个替死鬼,表示愿意臣服中原王朝,承诺年年纳贡。

等到朝廷撤军,规矩不了几年,便又开始作死。

说白了。

人家就是看准了你鞭长莫及,明目张胆地跟你耍无赖。

对于这种赖皮,就得在他头顶悬一把刀。

要有随时拿捏他的手段。

只要是中原百姓能种出庄稼的地方,就算十个高句丽也不够看。

何况。

小皇帝脑子里可没有什么朝贡体系和羁縻统治。

赶巧遇上全球温湿的特定时期。

北方很多原本不适合农耕的地区也能种植庄稼了。

水稻在东北试种成功,恰好就是赶上天时之利。

有人,有地,有技术。

小小高句丽,拿什么跟大周斗?

这就是小皇帝经营辽西,大量移民的目的所在!

贺若弼到东北一年多后,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气候。

并且。

在去年的时候,把他的几位妻妾接到了辽西龙城。

冬天大雪茫茫地时候。

狗拉雪橇成了便利的出行工具。

滑雪板也出现了。

这些都是小皇帝和他书信往来时提出的一些东西。

贺若弼召集一些工匠,把它变成了现实。

有了这两样东西。

哪怕是大雪封山,也能进山狩猎。

让见识后的百姓啧啧称奇,直呼是个好玩意。

开春以来。

库莫奚、契丹、室韦、靺鞨部落,有不少人来到辽河平原地带。

继辽西龙城后。

辽东城也成了这些部落与中原交易的场所。

也有一部分留在了辽东郡,定居下来。

自打接受中原王朝册封后,各部与中原的交往愈加频繁了。

各部首领也定时派出商队,到龙城和辽东城贸易。

中原的铁器,纸墨,绢帛,陶瓷,烈酒等物品,都是他们所需之物。

……

“陛下,东北那地方,冬天的时候真的冻到撒尿都要拿根棍子吗?”

王鹰有些好奇地问道。

“哈哈,你听谁胡说的?”

“真那么冻的话,还敢野外撒尿么,直接把家伙什给冻掉了……”

再恶劣的地方,都具备其特有的生存之道。

就连北极,都有长期定居的因纽特人。

而且,他们和中原人一样,都是黄种人。

“臣也是听一些去过辽西的行商胡扯的。”

王鹰讪讪一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你想呀,能种水稻的地方,就算冻那也就几个月时间。”

“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暖和的。”

这就是中原地区的人对东北的误解。

总认为那是天寒地冻,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

“也是啊,连关中都不能大量种植水稻,但东北却可以。”

想着只有南方能才种植的水稻,也能在东北生长。

似乎那里一下子就从苦寒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宇文衍放下手中的画笔。

侍女竹竹用一张纸把上面的墨迹压干。

兰兰和菊菊一人一头,把画拿了起来。

“哇,好威武的战船!”

“陛下,这就是杨将军他们打造的五牙战舰么?”

墨言看着小皇帝绘制的这幅写实画作。

脸上露出了赞叹之色。

杨素二月间回京述职时,给皇帝详细描述了五牙战舰的模样。

舰高五层,长约60米,宽15米,高30余米。

能装载近千名军士。

威风凛凛,威武霸气。

六根长15米的拍竿系有数百斤的巨石,随时能给四面敌船给予毁灭性打击。

“对,杨将军造的就是这种战舰。”

看着大周工匠造出来的这等水上巨物。

小皇帝对于打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更加有信心了。

任何一种新生技术,事物的出现。

都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沉淀的。

不可能突然间就从无到有,井喷式的出现。

那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陛下,臣随郧国公南征时,见过长江上陈朝的战船。”

“相比起这种五牙战舰来,简直逊色多了。”

王鹰也是眼睛冒光,为大周拥有此等巨舰振奋不已。

要知道,陈朝最为倚仗的就是水军。

也是大周以后统一全国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有了这等战舰,将极大缩小与南朝水军的差距。

大周获胜的概率又增加了几分。

“就算没有五牙战舰,南陈一样没有丝毫胜算。”

“这是大势所趋,无论如何,大周都将一统天下。”

宇文衍盯着画作,一边淡然说道。

言语间语气坚定,自信满满,霸气侧露。

王鹰和墨言听着小皇帝的话语。

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陛下说南陈没有胜算,那就必定是没有胜算。

用最平淡的语气,说最霸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