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带着技能面板重回2011 > 第109章 水稻智能农机的实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水稻智能农机的实验

这款水稻种植使用的自动化智能农机和以往的农机外表看起来差别明显。

首先就不再是车型,而是呈一个八边形的机器,两套行走方案,其一是蜘蛛腿,方便农机在没有公路的地形和水田里行走,其二是轮子,这和原先的车型差不多,在公路上行动。

没有座位,机器上方分几层,最上面一层是停放各类的无人机,中间是存放化肥的空间,最下面一层是存放水稻苗的空间。

农机四周都是摄像头,传感器,作为农机的眼睛收集信息,还有机械手臂,非常小巧灵活,仅用两根手指就能飞快地分出秧苗,然后插秧。

上个月为了测试,李星就亲自做了水稻育苗,水稻为了保证存活率,都是得先育苗,然后插秧。

当然也有少部分地区,是直接播撒稻种,不育苗,这种地区的种植条件较为优越,即使缺少育苗这一步骤,水稻存活率也很高。

有这么优越种植条件的地区不多,咱们国家绝大部分水稻种植都是先育苗,再移植插秧。

当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直接播种水稻的方式正在逐渐被更多地区所接受和采用。

如果不需要育苗,插秧,那么水稻的无人化智能种植会更简单,甚至不需要给农机设计几对机械手,直接均匀地撒种就行。

李星这次实验的还是以先育苗,后移植插秧的这种农机,当然第一台实验农机是水稻的种植,为了符合北方水稻种植的时间,此前他为了实验先自己做了一亩水田的前期工作。

包括耕田,施底肥,防水管理,种子处理和育苗。

农机接下来要实验的是插秧,包括去育苗水田里获取秧苗,装入水稻秧苗层,然后扫描水田,插秧,对水田水深进行管理。

无人机收集水稻成长信息,施追肥,无人机收集虫害信息,喷洒农药防虫害,无人机扫描水田,判定是否需要除草,释放除草小型蜘蛛。

每日精细化管理水田到9月中,开始控制水分,促进水稻成熟,收割,运输到指定位置。

当起前期的工作,这台农机也可以做,耕田靠农机下方的机械结构,施底肥就根据计算均匀地释放肥料层中的肥料,水量管理就是传感器感知到水田水深,根据数据进行放水或者注水任务。

种子处理和育苗也比较简单,根据作业任务自动制作育苗田,然后均匀撒种,盖膜,等待水稻秧苗长到合适程度,开始插秧。

“小凡,把电池搬出来,安装上去吧,然后启动检查一下集群AI系统,进行农机自我检查。”

“好的,父亲。”

李星话音刚落,两个机器人就一块行动,到电池存放的仓库取来电池,安装到水稻种植智能农机上。

“水稻无人化智能农机开机成功,现在开始各模块自检。”

“动力系统之蜘蛛腿行动系统,正常。”

“动力系统之车轮行动系统,正常”

“电池系统,正常。”

“收集信息无人机,正常。”

“施追肥无人机,正常。”

“喷洒农药无人机,正常。”

“机械手臂8只,正常。”

“除草专用蜘蛛机器人10只,正常。”

“耕田机械,正常。”

“播撒系统,正常。”

很快水稻智能农机的自检就完成。

“您好,使用者,现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数据库,为您推荐自动化设置任务模式,该模式将通过数据库现有数据,结合您的农业生产条件,自动化生成最佳任务方案。”

“例如根据数据库中您所在地区,为您推荐种植方式,种子种类,化肥种类和施肥频率等。”

“本系统还拥有第二种专门为专业人士设置的手动化设置任务模式,如果您拥有极强的专业知识,觉得自己的种植方案比数据库中的最佳方案还好,或者您在做特定实验。”

“请选择手动化设置任务模式,然后在农机正前方的设置面板处设置任务,祝你使用愉快。”

李星选择了自动化任务,然后除去他自己亲自做了的那部分准备任务,从插秧开始。

水稻智能农机又发出提示音:“请用户离开农机至少1米距离,以防阻挡无人机起飞。”

李星退了一步,无人机启动,飞出去,很快扫描到要种植的水田,开始作业。

农机到水田是没有公路的,只有一条小路,农机收起轮子,伸展出的蜘蛛腿,行动并不慢,相当于一个人快走的速度,略慢于跑步速度。

水稻智能农机到达育苗床,展开自己的机械臂,就开始拔秧苗,8条机械臂动作比人还快,而且它8只手,效率再提升4倍。

机械臂敏捷又规律地将秧苗放置到它的秧苗存放区层,很快就把秧苗全都整整齐齐地放进去了,李星看到了一种美感。

拔完秧苗,农机开始把育苗用的育苗床翻耕了一下,因为一般育苗床都是特地用泥土堆起来,略微高于水面的,方便种子萌芽。

插秧时,这块育苗床要重新翻耕一下,使其高度和水田其他地方一致,低于水面5到10厘米。

然后农机走到水田田头,以倒退的方式插秧,一次插秧根据水田边的形状决定机械臂数量,如果规则的4边行就是8个机械臂都插,如果不规则,简单计算一下。

从这头走到那一头,一次插8株秧苗,很快一亩田2的两万株秧苗就全插完了,总之非常整齐,完美,强迫症看了表示舒适。

一个小时搞完一亩田,而如果同样的工作,一个人来做,少说也得20个小时,一天还搞不完,得两天,或者两个人做一天。

插秧要不停地弯腰,伸腰,对腰的损伤非常大,很多种一辈子地的农民腰多少都有一些劳损问题。

当然坐办公室,一天坐十来个小时的白领,腰有伤的也不少,李星前世好多程序同事都有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的问题。

李星看水稻智能农机干了一小时的活,看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但是他的实验室基地也就这一块农田,智能农机也没其他活可以干了。

李星下田仔细检查水稻的插秧,插得很不错,没有弄断根部,这活就是干得一个字,漂亮。

电池支撑水稻智能农机高强度工作了一小时,电量下降不到5%,也就是还没花到5度电,如果在家一个小时用5度电,会觉得很贵,电费爆炸。

但是农忙时,花2块5毛钱去请一个工人插秧一天,人家会觉得你是个弱智。

实验进行得很顺利,李星也就放心了,接下来就是小凡着手设计其他农作物农机,还有适配各种地形,各种大小的农机。

这工作量就大了去了,当然小凡作为超级AI,这点活不在话下,况且很多农作物的种植逻辑完全一致,也不需要重复设计,做一款功能复杂一点,能种植多种农作物的农机就行。

李星在实验室基地,自己当个讨厌鬼,各种人工阻挠农机工作,看它的安全逻辑是否合格,别到时候伤到人就不好了。

结论是非常不错,他自己作死,农机也没伤到他,完美符合李星以人为本的核心原理,只要安全性不出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哪怕真的哪款农机有问题,种的农作物大失败,完全挂掉,没有收成,李星都能用钱解决,但是伤到人,这就不止钱的事情了。

无论自己变得多强大,李星都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星星,来一趟,带上你的超级电池。”,李星还在学习和做实验的时候,李嘉奕打来电话。

“好,李叔。”

李星带上3块一百度电的电池,赶往李叔那边。

“来,星星,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周教授,是电池方面的专家,也是电网系统的人。”

“这是李星,水木大学大三学生,天才,超级电池就是他搞出来的,超大型蓄电池工厂方案也是他提的。”

“你好,你好,李星同学。”,周教授伸出手来,表现得非常热情。

“你好,周教授,喊我小李就行。”,李星从不在为国为民的大佬面前装。

“你把电池带来了吗?”,周教授上来就是问电池,显然非常关心。

“带来了,在车里。”,李星回答道。

“周教授,别着急,又跑不了,我今天陪李星一起跟着你去做实验,放心。”,李嘉奕说明周教授来意。

“那行,咱们就出发。”,李星也不磨叽。

三个人坐李星的车,李星开车,周教授给他设置了他们研究所的导航。

到了研究所门口,做完登记,李星直接根据周教授安排,把车开到了电池实验场地。

“来,小心点,慢慢抬。”,周教授把这三块电池当成宝贝,一再吩咐参与实验的人小心再小心。

“周教授,没事,如果这点磕碰都搞不定,安全性那么低,怎么可能做超大型蓄电池工厂,那不成了一颗注定要爆炸的炸弹了么。”,李星开口让工作人员别那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