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这批人就是千金买来的马骨,而且这批马骨必须是镀金马骨。
其他人再来,可就没有这么大的待遇了。
对于林瑞这一操作,王国强还是有些担忧的:“林瑞,咱们这种做法,是否有些,有些不合规矩,国家没有这样做的先例。”
林瑞呵呵一笑说到:“人家已经是离退休的工人,已经不拿工资,只有退休工资,理应不在受到工厂管辖。再说了,他们就是来发挥余热,对咱们进行技术支持的。这些老前辈的大公无私精神,应该值得赞扬,被人称颂才对,而不应该被打压,遏制。”
“至于工资,咱们没有发工资啊,绝对没有,那些老前辈高风亮节,大公无私,怎么会拿工资呢。那是我们深感老同志们这么大年龄了还在帮咱们工厂培养工人,劳心劳力,以至于他们的身体状态堪忧,特意调拨的一批身体疗养费,用于给老同志们调养身体的,总不能这些老同志真的累坏的身体吧。”
关于顾长安他们三位退休人员,任职向阳公社炼钢厂的工资待遇发放名头,这个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王国强也是头疼不已,国内无开先例啊。离退休人员只有养老金,哪能再领工资。
而林瑞这一番话听的王国强是目瞪口呆,原来,发钱的事,还有这么多门道,不发工资,只发身体疗养费。顿时,让这些钱有了出处,那些离退休老工人的心中担忧也可以扫去了。
是王国强一直给他们保证,工资绝无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掉工资名头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在炼钢厂任职的。
林瑞这一改头换面的说法,让王国强眼前一亮,至此,离退休老工人来任职的工资待遇问题,彻底没有了问题。
王国强就没有想到工资还可以这么发,此时,他真的恨不得敲开林瑞的小脑瓜是怎么长的,脑回路是不是真的迥异于他们这代人。
接下来,二人又谈了一些有关老工人来工厂任职的一些安排问题。
他们招收离退休老工人当然是来当技术领头人,来做技术辅导,来做技术顾问,甚至来开培训班,帮他们培养技术工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厂里这些农转工的现代工人,尽快的培养出合格的产业工人。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人的技术跟上工厂的发展,让工厂两条腿齐平,向阳炼钢厂在他的驾驭下,才能迈开大步往前冲,而不是独腿单蹦。
合格的工人,先进的技术,这是一个工厂发展的两要素。
可国家目前规矩如此,退休就退休,可没有返聘这一说。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工人一个岗,一个岗位传后代,人走岗位在,这才是当前势局。林瑞只是巧立名目,就给硬生生的打破了。
就比如顾长安,本来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可为了大儿子,他只能把工作岗位转给大儿子,让大儿子顶岗。
大儿子顶岗是顶的工作名额,可不是顾长安的工作岗位。而古长安退休之后,只有退休的待遇,可不能拿工资的,这时候的收入可跟上班时候是天差地别的。
至于这个小儿子以后怎么办?
原阳炼钢厂以后招收工人了,他可以想办法找关系,让小儿子进去当临时工。
可原阳钢铁厂家大业大,职工数千的大厂,里面关系错综复杂,顾长安要是没有一定的关系,还真不一定能进得去,他只是一个七级钳工。
在这个年代,只要当上了工人,那就相当于有了编制,除非犯了很大的错误,否则,工厂都不敢随意开除任意一位工人,铁饭碗,就是这么说的。
可以说就是在工厂里打扫厕所的工人,那都是端着铁饭碗,一辈子都吃国家的,真正的做到了吃喝不愁。
这就是工人在这个年代老大哥的地位保障,那可不仅仅是说说,而是落实到了各个方面的。
这就造成了工作岗位的稀缺,而招收工人的名额,往往又把持在一些上层领导手里,比如林瑞,他从后林队招收来的几个人,还有大姐夫生产队里的工人名额,都是林瑞点头招过来的。
不要说什么以权谋私,时局几乎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刚好趁着大炼钢这股子东风,向阳公社这个炼钢厂根本建不起来,上级也不可能批准,可以说顾明泽他们真正的抓住了这个时局的机会,吃了一波红利,炼钢厂才得以建立起来,这才造就了几百上千的工作岗位。
有人会说,祖国可以大量建设工厂,来增加工作岗位,反正当时的商品奇缺,又不愁卖。可这又牵扯到一个国家统筹的问题,以及宏观调控的问题,所以,一个工厂的建设,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你有钱都不一定能成。
所以,这才造就了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弥足珍贵,而每一次工厂招工,那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阳炼钢厂已经是步入稳定的成熟企业,不可能大量招收工人,而每次招收,其实也都是紧着工厂子弟招收。
顾长安可以说原本在原阳炼钢厂的地位,那也跟王国强差不多,这就造成了他大儿子被迫顶他班,小儿子连进厂当临时工的机会他都搞不定。
同样是工厂子弟,对于这种数千人的大厂,那工厂子弟也是成千上万,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至于其他的同来的另外两位,情况也只是比顾长安好一点。
说白了,一是来向阳公社,对着这份工作确实热爱,另外一个就是有后辈子女,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也不能安排太多人进原阳钢铁厂,占据太多的工人名额。
而向阳公社炼钢厂这次刚好是一个机会。
根据王国强的说法,剩下的那些有来的意向,却没有下定决心的,一是他们可能有一定的机会安排下自己的子女,在一个就是这个机会并不是很大,只是有希望。
另外一个就是心存顾虑,一个公社级别的小炼钢厂,能有多大的前程?、
既然有人走在前面蹚路,那何不先等等,再看看。
夜幕降临。
两道身影坐在向阳公社炼钢厂的大门口的台阶上,时而长谈,说的都是炼钢厂的一些决策,时而凝望天空,久久无语,那是在沉思这个决策的可行性。
保卫科的人警惕四方,无一人去打扰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