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衣锦还乡
“大汽车来了,大汽车来了...”
“林技术员回来了。”
“四驴子回来了,”
“林丰回来了。”
“大林回来了...”
林瑞他们四人开着四辆手扶拖拉机还没有进后林队,就有在地里干活的社员发现,老远的就挥手打着招呼,甚至有巡逻的卫兵直接跳上了手扶拖拉机的车厢,非要坐一坐拖拉机兜兜风。
在这个年代, 凡是机器带轮子能跑的,那都是汽车,绝对高端的东西。一辆手扶拖拉机在这个时代的农村带来的震撼,真比后世一辆私人直升飞机在农村带来的震撼还大。
后世已经逐渐问世的飞行汽车,私人小飞机,已经开始在大城市里试航,而现在的农村,一辆自行车都视若珍宝。手扶拖拉机,放在向阳公社,那也是身份的象征,仿若后世乡镇上的大劳。
四辆手扶拖拉机一直开到后林队队部才停下来,早已经听到消息的队长王传名,会计林东来已经在大门外等待着。
林瑞就没有让他们失望过,王传名这激动的手都在颤抖,这都是他后林队走出去的人。
特别是林瑞,简直就是他们后林队的名片,自从他上任以来,无论是大队开会,还是公社里开大会,谁不对他王传名笑脸相对。
前林的朱大常在自己跟前,现在可敢放一个屁。
这都是林瑞给他们后林带来的底气。
王传名看到林瑞熄火停车,不先给他们打招呼,直接对着旁边的林云生喊道:“云生,你跟屠子你们几个,赶紧去杀一只羊,找一只大的肥羊,明天咱们后林队开镰收麦子,今天晚上,咱们给全体社员炖羊肉,吃泡馍。”
林云生一脸喜色,这次杀羊他再也没有任何的抗拒心理,反而心甘情愿,甚至还问了一句杀一只是不是太少,听的王传名都是一愣,禁不住哈哈大笑。
羊毛,可是他们后林队的一大收入来源,吃一只可以,吃两只,王传名这个铁公鸡可不舍得。
林汉云笑着连忙拉着正一脸不舍的离开的毛屠子,他儿子毛大林可是开上了手扶拖拉机,会开车了啊,这是多大的本事,他们后林队不算独一份,那也是四分之一。
那边的林东来看着从手扶拖拉机上下来的林丰,也是满脸的激动,大手拍着儿子的肩膀,连声叫好,一巴掌直接把林丰拍了个趔趄。
后林队里,现在谁不羡慕他林东来有了一个好儿子,现在说媒的媒婆都快把门槛子踏烂了,他们夫妻俩现在还在挑挑拣拣,一定要给儿子找一个好媳妇,不然,哪能配的上他家的大工人。
张彩娥性格大大咧咧的,可不管别人说啥,在路上就丢掉手里的镰刀,一跃跳上了四驴子开的手扶拖拉机,那高兴劲儿,终于等到她男人回来了。
农忙季节,中小学生早已经放假,就连大学生也要下去支农,只是他们这边远的小农村,还没有大学生能跑这么远来。
在路上的时候,林瑞就高兴的一把把林小平提上了车,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感受一下驾驶的乐趣,高兴的小家伙大喊大叫。
至于应月娥,也是激动的看着自家儿子风光无限,满脸的欣慰跟自豪:这就是她养的好儿子。
后林队杀羊庆祝,为明天开镰壮威,谁都知道,这是看在林瑞的面子上,他们才能吃上羊肉的。
要是平时,最多平常大锅饭罢了。
林瑞跟王传名打了个招呼,让林丰留下来给王传名介绍收割机以及脱粒机的便利,以及配套的双头犁好处,他则到队里拉来一辆架子车,从手扶拖拉机的车斗里拖下来两个布袋,直接拉着回家去 。
林瑞环顾四周,都是笑脸相迎的社员,每一个人都热情的不得了,恨不得拉着林瑞大谈三天,要去请他大吃三天的热情劲儿。
林瑞顿时心中生出了一份自豪,衣锦还乡,不外如此。锦衣夜行,他不喜耶,只有如此,他母亲在队里才不敢有人欺负。
林瑞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一个老宅的人,在最外围,黑瘦黑瘦,满头黄枯头发的林小敏怯生生的看着他,不敢上前。
林瑞笑着对她招了招手:“小敏,来,到大哥这里来,大哥带你回家。”
她动了一下脚步,面露激动,却似乎有些担心,连忙又停住了脚步。这个时候,身边的林小平连忙小跑过去,把林小敏拉了过来。
除了林小敏,老宅人一个未见,全队人差不多可都到场了啊。老宅人也是除了林小敏之外,无人可亲,连他老子都是如此。
林瑞哂然一笑,他林瑞只有娘生,何来爹养?
这一次,他那大堂哥林永旺,不敢再出现在自己面前,亦是不敢再耀武扬威了。大伯娘再也不敢含沙射影,奶奶爷爷也不敢仗着血脉身份肆无忌惮。
斜阳西下,此时天光真好。
林瑞拉着车子,看了一眼身边的应月娥,还有正在跟着林小敏分糖果吃的林小平,只觉得此刻,岁月静好。
“娘,咱们回家,今天我要吃娘炖的铁锅烤大鹅,听说彩娥嫂子给咱们家送了一只老鹅。”
应月娥伸手摸了一下儿子的脑袋,都比自己高了,她还是笑着说到:“臭小子,想吃鹅肉吃咱们自家的,你忘了,你走的时候盐的两只大鹅还没有吃完呢。你彩娥嫂子家里的那大鹅是人家看宅子的,咱咋能要人家的。再说,咱们家又不缺这点吃的,要不是你彩娥嫂子非要给留下,那几个鹅蛋我都不想留,都是乡里乡亲的。”
林瑞听的哈哈笑了起来:“还是彩娥嫂子会来事,不要就不要吧,娘你做主就行,咱们家还真不缺这点吃的。”
林瑞每次回来,都会把家里的面缸放满,一个小麦粉,一缸玉米面,然后再放一缸红薯干子粉。紫冰薯自然是少不掉。
地窖里的紫冰薯储存必须放冰,他那个存放紫冰薯的地窖就专门做了处理,里面放了冰块,才能保证不坏,不过,地窖终归太小,规矩也就撑过这个忙季,家里也存不住紫冰薯了。
至于队里的紫冰薯,可是一点也没有吃,全部留作种子,只待今年冬季,出苗之后,能种多少就种多少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