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63:我成了我大伯 > 第187章 十年变迁(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同如今都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以他这些年的表现,他做下的决定家里是不会做太多干涉的,顶多也就是问一问他的想法罢了。

事实上当下并不是最适合做生意的时候,按照孙同最初的想法,他完全可以在铁路系统再多混些年月然后在辞职下海经商。

可问题是这样安排对他们这个小家庭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把老婆孩子都留在市内,他自己在老家那边生活,老婆那边既要上学还要照顾家里的四个孩子,这说的过去吗?

再说了,前些年他留在铁路系统工作,那是因为时代的特殊,他必须要出门工作才行。

可如今已经没了这个顾虑了,那他为啥还要坚持?

“老大,你前边的计划书里提到,要扶持滨城本地文化产业,这里边有什么说法?”

“就是办报、办杂志、办电影厂,这些文化产业咱们东北这边一直都不是太重视,可咱们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文化产业才是最大的宣传阵地,上边这两年下达的那些文件到底是什么意思,爸你自己也清楚,既然下定决心要发展经济,那咱们都得从多方面下手,前边我就跟你说过,滨城以后不能只发展工业,一条腿走路实在是太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主准备,要是能把文化产业发展起来,那以后滨城还愁没有宣传渠道吗?”

“你这个说法倒是新鲜,前两样倒是好说,可电影厂要怎么办?咱们本地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啊。”

“本地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可滨城的文艺工作者可不少,您不会安排人去找他们啊,只要把电影厂办起来,那咱们就可以多搞一些宣传滨城的电影,到时候咱们滨城的名字不就能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吗?只要大家记住有滨城这么个地方,那以后你们市政府想要做点什么可不就是事半功倍了吗?”

“这事等等再说吧,得先拿到会议上议一议,关于你说的办大学那事,我到是比较看好,如今咱们这边的大学还是太少了一些,确实可以多办一些,不过办大学也不是说办就能办的,还是得等到省里边开会的时候,跟上边商量一下。”

“这事不急,现在滨城这边要做的事情不少,到处都要花钱,所以办大学完全可以在等一等。”

“那你说我们需要办什么样的大学?”

“综合类大学和专科学院都得办,综合类大学不会建就按照燕大的架子去搭,关键还是专科学院,什么邮电大学、科技大学、电子大学、航空大学、农业大学,只要是有利于我们滨城发展的,那都可以搞嘛,不过艺术类和体育类的专科学校咱们也不能放弃,像是什么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这些也都可以搞一搞。”

“这么多?”

办大学那可是需要花钱的,关键是这还不是有钱就能办的,你还得有人才。

如果换做是国外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那到是可以用钱直接挖人,可就国内这环境,你挖个人试试,官司闹不好就能直接打到中央去。

“多吗?不多啊,想要发展,可不就需要各行业的人才吗?从外边找,能不能找得到先不说,找到了人家就一定会来吗?与其费那么大的力气,我觉得还不如由自己来培养为好,再说了,咱们滨城如今别的不多,就空闲的土地多,接下来你们市委和市政府完全可以专门拿出一块地来建设大学城,到时候将这些学校全部集中到一起,反倒利于你们去管理。”

说到这,孙同又将自己闲着没事画的一张城市规划图给拿了出来。

孙同手中的这张图,算是将滨城各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所担任的角色给标明了。

虽说孙同这一世并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但要是能够充当一把滨城发展的总设计师,那他孙某人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按照孙同的设想,如果滨城真的能够按照他的设想一步步的走下去的话,那未来滨城的经济全国是否能进全国前五他不敢保证,但常年维持在前十之内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你不从政还真是可惜啦,只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本事,耽误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