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强弓劲弩 > 第53章 正阳公主远嫁燕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手有段日子没有去留意张良,农庄里来往去留的人也挺多,像张良这样的流民隔一两个月就来几个,过几个月就又走几个。

倒也不是农庄刻意不留人,而是农庄里的各坊师傅,对学徒要求挺高,没有眼力劲,手不勤脚不勤的懒人,各坊师傅不愿意带。

玉手自打经历师叔都曾心怀不轨,有意无意打探农庄之事,最后为了一己私利,对母亲弟弟痛下杀手。玉手看谁都心怀戒备之心,这疑邻盗斧之心一起,自然看谁都像暗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玉手看着张良一门心思专注冶炼之事,虽说不出张良有何居心,可心疑之感,却日渐增长。

庖丁多次对玉手说过,若非是来偷艺,但凡一个心怀叵测之人,他是绝不会一天到晚只盯着冶炼炉。只有真正的匠人才会如此,庖丁让玉手不要见人就像防贼一般,可玉手还是不听,她决意要把张良来在农庄之因,探查清楚。

张良此刻心中已有自己的盘算,庖丁的农庄有冶炼工坊,可以让他的冶炼制作之技有用武之地,也就暂时没有了衣食之忧。

张良还观察到庖丁的农庄,不止有来往赵魏楚三国的马队,还有来往秦国的马队,这让张良心生他想。

父兄目前应该是被囚禁于秦国,但却毫无音讯,自己若想见到父兄,可以考虑借助庖丁农庄里去往秦国的马队。

张良还有一个心思,既然父兄大致已被囚禁于秦国,自己若是前去营救,那手中势必要有些钱财,即便他之前没有做过疏通关节之事,可到时难免开口求人,没有点好处,谁人肯出手相救。

张良这些时日一直想着如何见到父兄,知晓父兄身在何处后,又该如何搭救。

张良满脑子都是这些想法,最后张良思前想后,算是捋出来一点头绪。张良觉着只有从商,才可将心中所想实现。商人可以名正言顺的四处走动,正好可以四处打探父兄的音讯。

张良见农庄冶炼工坊制作出的农具,被庖丁农庄的马队卖到他国,张良就想着将自己之前在韩国做出的铁制炊具在农庄里做出来,获得庖丁的认可之后,再去找庖丁商量,看看能否让自己跟从马队去往秦国。

张良这样一想,也就对在冶炼工坊之事更为上心,可这农庄冶炼工坊不是自家工坊,可以为所欲为。

张良还不能让冶炼工坊的匠人察觉出自己的意图,所以张良还在找寻机会,如何从别处弄些铁制原料,还不让冶炼匠人起疑。

张良私下打听去往楚国魏国的马队,也是知晓了一些铁制农具的消息。庖丁农庄的冶炼工坊,还没有做出过铁制农具炊具,也有别处农庄前来打问过铁制农具。

庖丁应该是没有见识过铁制农具,见来人打问铁制农具,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张良决意找庖丁说起此事,张良找到庖丁,言语谨慎地说道,子房不才,在韩国之时,曾制作过铁制农具,庄主若是有心一试,子房愿在农庄制作些铁制农具。

庖丁不知铁质农具为何物,只听别处农庄来人很是推崇铁制农具,心里也有些动心,想着不妨一试,也就听从张良所言,先去采买些铁制石料过来,让张良做出一些再看究竟。

张良竭力回忆着在韩国兵器坊的时候,自己与父兄制作铁制炊具农具的过程。

庖丁看到自己从未见过的黑黢黢的铁制农具和炊具,上前试了试硬度,感觉铁制农具比之青铜农具,坚硬许多,也是面露喜色,嘴里也是感慨道,怪不得别处农庄来农庄问过几次,这铁制农具还真比青铜农具,强了不少。

庖丁对铁制炊具细细地查看之后,也是赞赏有加,尤其是看到铁制炊具内壁光滑,心中也是浮想不停,对着张良说道,公子好手段,这铁制农具若是能多做些出来,这周边几处农庄前来采买,那都不在话下,农庄马队生意都能大有益处。

这铁制炊具,公子若是制作再能精巧些,庖丁想拿些去往楚军之中,让楚军试用一二。若是楚军能中意,那子房便是上天送给我庖丁的财神。

庖丁越想越美,拉着张良就要一起去饮酒庆贺,把在场的农庄里那几个冶炼工坊的匠人,弄得面面相觑。

庖丁对张良是彻底放开芥蒂,可玉手还是心有不解,张良在农庄众人里太过显眼,也太过异常。

虽说张良所做之事对农庄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可张良来在农庄只是数月时光,玉手对其底细还有诸多未解。

玉手实在是放心不下,父亲待如兄弟的师叔尚且能为一己私利,出手残害母亲弟弟,这张良一个才来农庄的他国流民,又如何能让人放心。

玉手借着学艺之名,整天跟在张良后面,也是对着张良问长问短,可言语之中,总带些打探张良来历之词。

张良已察觉出玉手对自己心存芥蒂,很不想太多理会玉手,只管干着自己手中的活计。

张良越是有意躲避玉手,玉手越是觉着张良可疑。玉手也察觉出张良有意闪躲,也觉着自己太过心急,也就又装作要跟从张良学艺。

玉手既想学艺,又想趁机套话,也就有些心不在焉,一个没留神,没注意到旁边两个冶炼师傅正抬着一大砂锅铜汁朝她走来,冶炼师傅吃力地抬着砂锅里的铜汁,正要倒入一旁的青铜模具之内。

那一大砂锅里烧化成水的铜汁,两个冶炼师傅本就抬得很是吃力,没曾想玉手突然闪身在张良身前,挡住了两个冶炼师傅正要倒入模具的铜汁,两个冶炼师傅被玉手猛然一扰,已然收不住抬着的砂锅,顿时装满铜汁的砂锅倒向一旁,铜汁四溅。

张良一看装满铜汁的砂锅倾倒,立时察觉不好,奋力一把将在砂锅一侧的玉手推出数步之远,自己才连忙跳开。

张良感觉身上一阵热烫,身上几处都被铜汁烫焦,原来是四溅的铜汁,把张良身上衣服烧穿后,又粘附在了张良身上。

张良被铜汁烫的连声惨叫,边脱衣服掸去火红的铜汁,边跑去一旁的水缸里消除烫伤之痛。

玉手被张良给推出十步之远后,自己身上没有被铜汁烫到半点,看着张良被铜汁烫得连喊带叫,玉手也只是呆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良被冶炼匠人拉去查看伤势,玉手像是做了坏事的孩子一般,跟在冶炼匠人身后,偷偷查看着张良的伤势。

张良背上脖子上胳膊上,都有被铜汁烫伤之处,满身水泡,伤势看着惨不忍睹。

庖丁听闻张良被铜汁烫伤,也是急忙从房内找了许多烫伤药出来,让张良尽快敷到伤处。

玉手在一旁远远看着,一声没敢多说,只是一会看着张良,一会看着庖丁。

庖丁看到玉手朝自己观望,也是一脸责怪之情,可又在张良当面,不好多说。

玉手看到冶炼匠人把张良安顿好后,这才像做贼一般,悄无声息地来找庖丁。

庖丁一见玉手进来,立时拉长了脸,责问道,叫你不要去追问子房,你偏是不听,这下可好,闯下祸端了,我看你明日如何面对子房。

正阳公主从王兄嬴政那里获知,夫君公子丹已被燕王立为新太子,心里那叫一个欣喜,自己的夫君被立为燕国太子,那自己岂不是就是一国储君的妻子。

嬴政见正阳公主喜形于色,忍不住对着正阳公主出言嘲讽道,妹妹休要高兴太早,这公子丹变身太子丹,于妹妹未必是好事。

正阳公主一听嬴政这是再给自己泼凉水,心中顿时不悦,即刻回顶道,王兄这是不相信太子丹会来接妹妹,正阳坚信夫君绝不会食言,还请王兄勿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嬴政苦笑道,非是王兄小肚鸡肠,那太子丹素有野心,为人处世更是非常人所能揣测。如今太子丹已是燕国储君,王兄对其也是不好约束,若是太子丹不派使者前来秦国接妹妹去燕国,王兄也不好强求,到时妹妹怕是要失落。

正阳公主赌气说道,王兄大可不必替妹妹担心,正阳自视看人不差,太子丹绝不是那薄情寡义之人。

正阳公主嘴上硬气回怼嬴政,可心里没有半点底气。太子丹那时同意与自己在秦国成亲,本就有为迷惑嬴政之意。自己让王兄嬴政亲自保媒,执意要嫁,太子丹身为质子,不敢推脱,才勉为其难,应允了婚事。

如今太子丹已是燕国储君,自己于太子丹已无多少可用之利,将自己接去燕国,只会是在身边多一个秦国细作,太子丹又何必如此。

正阳公主在秦国眼巴巴地盼了数月,终于还是等来了太子丹派人前来接她。

正阳公主兴高采烈地向王兄嬴政辞行。嬴政看着这个不谙世事的妹妹,只是说了一句,燕国乃苦寒之地,妹妹多加保重就是。若真有一日,妹妹愿回返秦国,只管差人来信便是,王兄随时静候妹妹回返秦国。

正阳公主一路颠簸到了燕国,太子丹亲自在燕都城门前相迎,正阳公主也是感动到不能自已,泪水硬是止不住。

正阳公主在燕国待了几日,便察觉出太子丹对自己十分生疏,甚至可以说是冷漠。正阳公主觉着太子丹这次接自己来燕国,只是不想食言,让他人笑话而已。

正阳公主哪能想到,燕太子丹已经另有主意,已在预谋刺杀秦王嬴政。按照石不当的话说,刺杀嬴政风险颇大,然获利丰厚,只需三五人合力,这比联合齐楚魏赵四国攻秦简单多了。石不当说出这番话语后,把燕太子丹给吓懵了。石不当又是一番惊天之语,韩国已被秦国吞并,魏赵齐楚这四国还未看清走势,或是看清了,可出于各种私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赵魏齐楚四国又或者自以为本国还很强大,一旦秦国用兵,喊叫几声合纵联军,便可把秦军吓退。

燕太子丹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燕国比这四国国力要弱,秦军想攻灭赵国,绝非易事,也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可若是绕远先来攻灭燕国,燕国能否撑得住三个月都很难说。

燕国大夫田光对石不当刺秦之计,也是心有所动,更是给燕太子丹出了一个极佳主意,可拿燕国督亢十六城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前去秦国诈降,伺机刺杀秦王嬴政。这是个大胆冒险,但是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一旦刺杀嬴政得逞,那秦国势必内乱,到时赵魏齐楚如何对秦,实难预料,但有一点可知,秦国必然大乱,大乱之后,对燕国而言,利大于弊。

秦国大乱,赵魏齐楚四国势必会有所动作,燕国那时不但可以自保,还可趁机攻占秦国九原郡来壮大国力。

石不当刺秦之计,太过激猛,燕太子丹未敢立时应允,只说是容他三思几日。况且樊於期当日逃至燕国之时,燕王允诺绝不将其送回秦国。

如今大夫田光想以樊於期项上人头作为献礼,用以麻痹取悦嬴政,这不光是要陷燕王于不仁不义,还会让燕国背负失信天下之责。

燕太子丹还另有顾忌,刺杀嬴政,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步皆要周密,这行刺之人,行刺之法都还未定,行刺嬴政也才一大胆谋划之念,稍有泄露,只会得不偿失。

燕太子丹虽对刺杀嬴政还在两可之间,但对近在咫尺的正阳公主已是百般防范。正阳公主乃秦国公主,燕太子丹本就在其当面不愿多言,生怕正阳公主会泄露燕国机密,如今自己已有刺杀嬴政之心,更是得有意疏远正阳公主。

正阳公主猜测燕太子丹刻意避让自己,定是有事相瞒。于是自己也对燕太子丹处处留意,不时还会四处打探,想着能有所收获。没曾想,正阳公主即便是身为燕国储君之妻,可因燕太子丹刻意安排,正阳公主再是费心打探,最后能算得上有价值的内情并不多。

正阳公主在秦国时,便已怀有身孕,燕太子丹也是有鉴于此,才未听石不当之言,执意从秦国接了正阳公主来到燕国。

燕太子丹对正阳公主也还算不错,储君之妻该有的名分规制都有。

燕太子丹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旁观者清,自己为防刺杀秦王嬴政计划泄露,时时有意防范正阳公主,这恰恰让正阳公主起了疑心,加之近日与燕太子丹来往之人,并非朝中大夫将军,而是上卿门客,且行踪诡秘,所去之处也都是兵器坊之类地方,种种迹象来看,丈夫燕太子丹定是谋划一件与秦国相关的之事。

正阳公主从诞下燕太子丹的儿子之后,一下就感觉自己是燕国人了,这种想法在看见儿子的第一眼就自然而生了。

正阳公主眼中,燕国一下变得比秦国都亲切许多,放眼望去,燕国大地好像都是自己儿子的。

正阳公主想了很多很多,连儿子以后怎么富国强军的国策都想了很多,是效仿商鞅还是管仲,是像秦国那样实行伍什制,还是借鉴魏国的魏武卒,满脑子都是如何辅佐儿子成为诸侯霸主,时刻都在为儿子,也就是未来燕国国王谋划着。

正阳公主自己也奇怪,怎么儿子的出生,自己一下就变成了一个纯纯粹粹的燕国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阳公主上心的打探,加上出入太子府邸的便利,再有石不当心急地催促,大胆的言说,让正阳公主有了偷听到刺杀王兄嬴政的机会。

正阳公主也是被石不当与太子丹几人的胆大妄为给震惊了,放眼天下,竟还有人敢有如此想法。刺杀王兄嬴政,这种逆天而为之事,怎会有人敢去说去想,太子丹这个夫君也真如王兄所言,非常人所能揣测。

正阳公主偷听到了太子丹的逆天改命之想,从一开始的惊愕,到后来竟能坦然自若也是因为儿子的诞生。正阳公主也是觉着奇怪,明明自己是秦国公主,如今却一心想着为燕国谋利。

正阳公主没有因王兄嬴政的告诫,就处处提防太子丹,如今心系燕国,只是因为儿子的出生。儿子要想成为燕国的王,首先燕国得存在,若想儿子的王位坐的稳,除了燕国自身要强大,还不能让秦国壮大,任何威胁燕国的国家都是燕国的敌人,哪怕是自己的母国秦国,哪怕是对自己无比宠溺的王兄嬴政。

正阳公主原来只觉得燕太子丹勇气可嘉,天真的想用刺杀王兄嬴政,来搅乱六国,彻底摆脱秦国与日俱增的灭国压力,借机壮大燕国。

可正阳公主再以一个燕国王后的角度转念一想,瞬间就觉着王兄嬴政之命也不是不能牺牲,比起用数十万燕国将士浴血奋战与强大的秦军对抗,找个刺客一击即中的解决父王嬴政,代价小不说,还能出奇效。对燕国来说,六国纷争,肯定要比秦国一统天下好多了。

正阳公主也察觉到自己和燕太子丹是一类人,从小就听王兄嬴政说,你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孩,你是王的女儿。

这句话对她影响深远,慢慢长大的那些年,王兄嬴政的这句话时常在耳边回荡,虽然到今天,她依然不知道王的女儿到底应该如何,可这并不妨碍她理解的王的女儿的真实含义,那就是为所欲为。

正阳公主的母亲对其十分溺爱,舍不得她远嫁,该到婚嫁的年龄,也总是哀求嬴政,不要让正阳公主远嫁,嬴政对正阳公主也是宠爱,也就答应正阳公主的母亲和别的公主不一样,想做些王的儿女该做的事,全然不顾后果。

正阳公主从来没想过最坏的结果,或者不愿意那么想,如果燕太子丹派出的杀手刺杀一旦失利,燕国就可能会最先被灭国。燕太子丹想过失利的后果,他会一直向北逃去严寒之地。

正阳公主还没想过,耳边又响起,那句王的女儿就应该做王的女儿该做的事。

真到了那时,她能面对一切的后果,就像她能理解亡国国君全家都被灭口这样的事,她认为这就是当王当后,当太子当公主的风险,成王败寇就是她对自己做出选择最好的解释。

王的女儿绝不能过着平庸的日子,这是正阳公主最新的一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