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兆都在为南行做准备,眼下阿里商行和晴文馆已经可以完全独立运转,每个月都能给李兆带来上百万两银子的利润,其中自然是以阿里商行为主。

香皂、肥皂以及镜子不仅在大唐境内铺开了销路,同时也开始出口到别国,尤其是在草原部落的销量最为可观,这些都是他们无法找到替代品的商品。

阿里商行手上的商品如今就是硬通货,毕竟这是全天下独一份,李兆并没有大量的吸纳银两,比起银子,用商品兑换其他资源则是更加重要,比如兑换大唐稀缺的皮草以及马匹,这也是为了日后的海外贸易做准备。

如今的阿里商行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临安城里不少人都会通过阿里商行购买其他商品。

面对如此多的事务,黄大楼一个人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忙得过来。

李兆便是将阿里商行不同的业务板块外包给了内务府那些合作商,这些人一听是跟阿里商行合作,那自然一百个愿意。

甚至李兆要提前收取所谓的保证金,这些人也是排着队往内务府送钱。

谁还不知道阿里商行的东西有多赚钱?

关键是这些生意都是用内务府的招牌在进行,绝对是名正言顺,根本不用担心被官府找麻烦。

那些处于观望没有成为合作商的商贾自然是肠子都悔青了。

虽然这样一来李兆会少赚一些钱,但有一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天下的钱有很多,不可能一个人吃得完。

不仅如此,这些看似分散的商贾和自己的利益长期捆绑,慢慢的便会形成所谓的利益共同体。

虽然大唐不抑制商事,但商贾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很多人都会忽视商贾这个群体。

而李兆却是知道,如果掌控了这些商贾,那无疑是把住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毫不夸张的说,若是这些商贾一致对外,即便是户部也得掂量一下这其中的份量。

至于晴文馆,如今临安城谁还不知道晴文馆,就连八岁的小孩都知道,晴文馆的姑娘最漂亮。

虽然临安城的其他青楼都学着晴文馆的新玩法,也开始搞什么打pK,搞什么听声转身的戏码。

但终究是后来者,人们往往只会记住第一名是谁,哪怕第二名学的再像,那他也只是第二名。

晴文馆也按照李兆初期的规划,在秦思思的打理下,晴文馆会定期将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整理,然后统一呈报给李兆。

即便目前看来大部分的情报都比较鸡肋,但也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三教九流之地从古至今都是消息传递最密集的地方,而晴文馆里也不乏朝中大员来光顾,长此以往,等晴文馆真的开遍天下之时,李兆即便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事,这才是晴文馆的恐怖之处。

离开临安城后李兆最忌惮的一个人,自然就是老二,毕竟这位是男主角。

这也是李兆撺掇燕王跟老二打擂台的原因,虽然原着里燕王没能打赢老二,但终究给老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眼下礼部已经将圣旨传达到临安城里的各家王府,以及皇室宗亲的手里。

虽然这些人对于推恩令深恶痛绝,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推恩令就像是慢性毒药,但总算是能离开临安城,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燕王在离开临安后的第一时间便召集手上的力量,对老二麾下的势力开始动手。

最让老二头疼的就是,燕王居然直接撕破脸皮,对老二最重要的北方边军下手。

许以高官厚禄利诱老二麾下的将领,甚至是派出高手刺杀。

燕王在年轻之时也是执掌中军的大都督,尤其是在草原上更是杀出了赫赫威名,为朝廷平定了困扰许久的朵颜、木剌、库察汗三部,这也是燕王为什么在朝中能站稳脚跟的关键原因,毕竟人家可是靠着一刀一刀杀出来的地位。

燕王虽然从军中退下来,但和三部之间依旧有联系,尤其是朵颜部长期都得到燕王的帮扶,更是唯燕王马首是瞻。

就在不久前,朝廷就收到了北部边军的急报,说是朵颜部突然开始袭扰长平关,双方皆是损失惨重。

而且这朵颜部虽然打得凶悍,却好像没有大举入侵的迹象,大部分时候都是打了就跑,这也让守关的军队极为苦恼...这就像是身上爬着蚂蚁,虽然不至死,但是恶心人...

这长平关的守军和将领就是以前的镇北大将军的老部下,如今更是老二的嫡系军队。

以老二智商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谁的手笔,只是他想不到燕王会突然对自己发难...

讲道理自己最近也没有招惹他啊,虽然之前抢了燕王手上的舟山出海口,但这件事情也不至于让燕王完全撕破脸皮 啊。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燕王颇有一副要跟自己不死不休的样子...

老二甚至不惜放低姿态派人去给燕王示好,想要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结果自己派过去的人连燕王的面都没有见到。

李兆看到老二被搞得这么惨,当然是心里安稳了不少...看到你过得不好,那我就安心了...

临安城往南百里,射洪县。

射洪县临近朝杭运河,顺着朝杭运河便可以直接和长江接轨,进而直接出海。

而射洪县也是靠着运河的便利,虽然县城的规模不大,但是经济却是极为繁盛。

一处码头边上,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巨大造船厂屹立于此。

在大唐之前,造船业是被朝廷掌控的产业,但随着大唐解封海禁,民间的造船产业也开始欣欣向荣。

尤其是在前朝之时,一位名叫郑和的太监率领两百多艘船下西洋,不仅开启了华夏的航海时代,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造船业。

最大的宝船排水量达到了近三万吨,甚至超过了后世的万吨货轮,可见有多震撼人心。

此时的一座船坞内,数百名匠人正在对一艘广船进行最后的上漆加固。

广船虽然比不上宝船那般庞大,但却是一艘战舰,其船身的坚固程度远超寻常的船只,为了减少船身的摇摆,广船的中线面安装有深过龙骨的中央插板,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抗横漂作用,这都是为了海上作战而设计的。

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位容貌倾城倾国的女子走到广船下。

四周的工匠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个女子,暗道,这人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仙女?

不过一看到年轻男子身后的一帮凶神恶煞的护卫,便纷纷又将目光移开。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是当看到这艘广船之时,李兆还是忍不住感叹。

“如果原本的华夏没有出现那些糟心事,后世又怎么会被列强打得站不起来...”

这个世界不同于自己所熟悉的历史,穿越到这本书中,李兆能感觉到写书的人想要弥补一些心中的遗憾,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东西都安排在了书中。

对此李兆也是感同身受,心里不禁暗道,这一世的华夏绝不可能被人入侵...不仅如此,等以后有机会了,老子还要出海去找找场子...

喜欢殖民是吧?看看谁殖民谁?

秦思思虽然听不懂李兆在说什么,不过还是开口道:“殿下,奴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不过燕王不是已经送了一座岛给殿下了吗,怎么还要造这么大的船?”

李兆笑了笑:“既然都出海了,本殿下有个地方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