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264章 增兵疑云(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洎对徐铉的话,怀疑一半,相信一半。

怀疑之处,在于徐铉是为自己着想,而全无私心,无论怎么说,张洎也是宦海沉浮多年之人,疑心极重,就算是徐铉这种公认的老好人,他也提防着。

相信之处,在于徐铉为自己着想,也就是“志在丞相”,南唐官场最辉煌的一代,就是冯延巳、宋齐丘等人,这些人舞文弄墨、朋党专权,一直压着徐铉、韩熙载等人一头,而徐铉也是公认的“江南才子”,他自然不会甘心。

转念一想,若是赵匡义做皇帝,也不是不可能,他毕竟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又是极有手腕、能力的人,就算不能越过赵匡胤直接称帝,将来也可以“兄终弟及”,自己只要抱紧赵匡义的大腿就行。

几乎在一瞬间,张洎就定义好了自己的角色,对比后世,大概就是高拱对朱载坖(裕王)的关系。

曲终人散终有时,直教相思无处解。

金陵的热闹繁华,随着夜色渐渐深沉、明月渐渐西转,终于湮灭在了江南的雾霭朦胧当中。

一方面,金吾卫负责遣送张洎、赵匡义回到驿馆,另一方面,在韩通的坚持下,姚凤恭无奈地同行,两人连夜过江,返回扬州去了。

天近寅时,御书房中,又燃起了明亮的烛火。

从小周后寝宫中溜出来的李煜,正焦急地踱步,等待着约见之人。

好累,忙完家事、忙国事,怪不得说“自古名利不如闲”,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日不暇给、吐食握发,怪不得短命的那么多。

终于,殿外传来了匆匆的脚步,清风引领之下,潘慎修、徐铉、刘政咨、陈乔四人走了进来,脸上难掩倦色,心情却很愉悦。

“臣参见陛下,吾皇……”

“众卿平身!”

李煜赶紧迎了上来,将自己的“四大天王”扶起来,由衷地说了一句:“演得不错!”

假的,从一开始就全都是假的。

潘慎修的醉话,陈乔的掩护,刘政咨的撺掇,徐铉的背叛,都是做给江北来人看的。

说实话,这四位的演技没那么高明,甚至说,整个过程设计也乱七八糟、漏洞百出,可这恰恰是李煜希望呈现的效果。

众人之间说法不一,前后矛盾,能够造成一种南唐内部君臣不合、臣子冲突的假象,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演戏嘛,把假的演成真的,很不容易。

反过来说,想把真的演成假的,更不容易。

对待狡猾的对手,无论多高明的计策、多逼真的演技,都可能存在漏洞,但要是计划本身就“漏洞百出”呢?

没错,狡猾的对手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进一步“利令智昏”,潜意识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说法,并自己去论证正确性。

简单地说,就是给张洎、姚凤恭等人内心种下一颗“怀疑种子”,直接计划成不成功,并不重要,关键要让他们自己猜忌。

而最终的答案,解释权始终掌控在南唐手中。

“徐卿,张洎怀疑你了吗?”

徐铉说道:“陛下,张洎肯定心中存疑,不过,臣按照吩咐,已经答应将他的家人归还。”

张洎妻子陈氏,以及两个儿子张安期、张方回,此时都被羁押在江宁大营,以奴身做工,他们同样都是李煜手中的棋子。

李煜说道:“意料之中。刘卿,姚凤恭那边呢?”

刘政咨一笑,说道:“姚凤恭一心想要促成两国联合的局面,他回去之后,一定会鼓动符太后,让出鹰游山、大运河的路线,但韩通未必同意。”

李煜不在意,说道:“扬州的实际控制权,是在李重进手中,他只会站在符太后一边,毕竟,还要靠郭宗训给自己撑场面。只要李重进与韩通之间发生矛盾,扬州与汴梁之间,嫌隙也会不断扩大。”

陈乔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是否要向李重进示好?毕竟,我朝交易战马,鹰游山、大运河是极为重要的。”

李煜摇摇头,说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重进不会因为一句承诺,就同意的。恐怕,最后还是要让李重进打抽丰(秋风)才行,哼,也没关系。”

入冬之前的交易,可以分给李重进一些战马,反正他也会用来打赵匡胤。

在不久的将来,打下楚州、海州(江苏范围)之后,一起算总账。

李煜转头,笑着问潘慎修:“潘卿,你那边怎么样?朕看你醉的厉害。”

潘慎修一躬身,说道:“陛下,以臣的酒量,那点酒不足为道。不过,陛下吩咐的事情,臣也不露痕迹地转告给张洎了。”

徐铉插话,问道:“陛下,可是透露增兵的消息?”

李煜点点头,说道:“潘卿醉态之下说出增兵消息,是为了引起张洎的注意,徐卿再无意中透露,是为了让张洎重视。”

刘政咨询问:“陛下,张洎是否会相信?”

李煜思忖了一下,肯定地说:“他不会相信!”

四人一愣,那不是白玩儿了?事实上,对付赵匡胤的计策当中,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陈乔启奏:“陛下,张洎对臣有怨气,要不要我再去透露一下,说不定,事情就能办成。”

李煜明白,陈乔的意思是自己被嫉恨,可以到张洎面前耀武扬威一把,然后说“大唐增兵,迟早灭了赵匡胤”,这种话的可信度更高。

然而,李煜又摇了摇头:“这样太刻意了,过犹不及,我看,还是让文阳郡公安排一下,在江宁大营里演一出戏。”

这时候,潘慎修忍不住了,问道:“陛下,莫非真要大举增兵?眼下,虽然新稻、新麦已经收获,可年半耕种在即,大举征兵,恐怕百姓负担过重。”

闻听此话,不仅李煜笑了,就连刘政咨、陈乔也笑了,剩下徐铉与潘慎修两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也难怪,军机大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南唐确实要增兵,而且是在全国范围之内,征调兵源!

陆氏《南唐书》中记载:民产两千以上出一卒,新置产出一卒,三丁者出一卒。

由此看来,南唐征兵过程中,名额是可以买卖转让的,家中钱多的,可以出钱让人顶替,这样一来,就存在很多漏洞。

比如,一个富户不舍得自己儿子去打仗,要买一个名额,那么面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是年纪大的老头,哪一个价格更低?当然是老头。

可是,老弱病残送到军营里面,战斗力就不可恭维了。

这次增兵,李煜杜绝了“花钱买人”的现象,不管有多少钱,不管是什么身份,家有三丁的情况下,必须派出一名从军。

而且,这个新征入伍的人,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年龄在15-35岁之间。

古代人崇尚多子多福,即便“三丁抽一”的标准,兵源也是庞大数量,没关系,各州府在遣送新兵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测试。

包括跑步、骑马、弓箭等多种项目,一定要优中选优。

兵部尚书卢俦统管此次征兵,皇帝谕旨传递到南唐各个角落,上下官员敢有糊弄的,夷三族!

这一举措,不是李煜的原创,完全是跟周世宗郭荣学的。

后周中央禁军的战斗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要知道,只用了四十二天,就从契丹手里夺回了三州,燕云十六州实际只有十三州在外。

李煜也要打造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